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盘点造车大佬们的这一年:风光、失意、挺着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盘点造车大佬们的这一年:风光、失意、挺着
[ 复制链接 ]
李圆子wzl
2022-12-30 21:35:03
作者:郭儒逸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壹
2022过去了,造车的人会不会怀念它?
风光的、失意的、挺着的,年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玩家们心绪各异。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2022堪称关键节点,不止是造车生意的转折,更是人生的大起大落。
56岁的王传福,度过的是风头正盛的一年。
过去三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连续突破20万辆,在排行榜上一骑绝尘。自4月份宣布停产燃油车之后,比亚迪迎来爆发,成为新能源赛道上的巨鳄。虽然2022年股价小幅下跌,巴菲特也几次减持股票,但王传福还是大赢家。
比亚迪试图改变的,还有市场对这家车企的传统印象。明年1月初,比亚迪的高端品牌“仰望”将正式发布,售价或达到百万级别。在中低端市场苦斗了这么多年后,它终于要走向豪华。虽然并不是一款走量的车,但无疑会在调性上刷新外界的认知——在燃油车时代毫无发言权的比亚迪,迫切要翻身了。
造车新势力们则五味杂陈。
2022是“蔚小理”频放卫星的一年。
理想L9发布时,李想放话称这是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哪怕是和库里南相比;小鹏G9上市时,何小鹏的口气小了点,但也宣称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并且表示会像保时捷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而早就以高端自居的蔚来,在ET5车型发布时,也豪言一年内销量将超越宝马3系。一时间,拳打脚踢燃油豪华品牌,成了这几家的拿手好戏。
2022年,造车三兄弟频出豪言。图源: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它们也遭遇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疫情对供应链的严重冲击。在年销量跨过十万大关之后,造车三兄弟今年的销量目标均难以完成。此外,它们梦寐以求的盈利也尚未实现。放了一通卫星,还需要市场能够买账。
同样爱逞口舌之快的,还有华为的余承东。
余承东掌管华为汽车业务,今年在各种内外部场合,他讲了太多颇有争议的话。比如问界要“第一年干翻特斯拉”,“问界M7超越百万豪车体验”,“有人喷问界车不好看,那是他的品味比较low”……
余承东俨然今年车圈最好斗的那个,怒怼和调侃对手,几乎是家常便饭。
他未必是这样的性格,但处在华为这个位置上,不得不如此去做。据媒体报道,在12月份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余承东表示汽车业务要在2025年盈利。但考虑到华为合作的各汽车品牌现状,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典型的“余氏大话”?
贰
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词,那就是“败局”。
曾经属于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威马,更加沉寂。不只是销量排行榜上低迷,在市场上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低。这一年听到最多关于威马的消息,是掉队、降薪、裁员,以及创始人所谓12亿年薪的争议。威马与蔚小理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被一些后起玩家超越,在这张牌桌上它还能不能撑下去?
如果要复盘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的兴衰,威马算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它曾是绝对的资本宠儿,从2016年获得A轮融资,一直到2022年还拿下Pre-IPO轮融资,获得的融资总额达到350亿。
它也一度想冲击上市,从2020年觊觎“科创板汽车第一股”,到今年6月转战港交所,但却始终无果而终。有时候,一旦错过窗口期,可能就很难再有了。
败局中的悲情人物还有李一男。
52岁的李一男曾是明星打工人,也是个连续创业者。他在2018年加入造车大潮,在新能源车圈混迹三四年后,今年12月份,因旗下首款自游家车型无法交付,不得不向用户退款。李一男是2022公开“倒下”的造车大佬,玩不起,就干脆不玩了。就像他年中接受采访时所说,自己并不是第一次经历公司倒闭,大不了看钱跟不上,付完遣散费就不搞了。
李一男。图源:视觉中国
不知道说这番话时,他是对造车仍充满憧憬,还是得知败局已定,无力挽回。可以确定的是,他的这段造车生涯已经结束。
除了这些新势力玩家,今年品尝到苦果的,还有宝能的姚振华。
因当年“宝万之争”而声名鹊起的姚老板,这几年高开低走,风光不再。宝能汽车在2017年成立,高调进入新能源造车领域。姚振华当时宣称,从2018年起,连续5年共投入500亿用于造车。但事实上,宝能旗下观致汽车销量寥寥,几乎已被市场淡忘。12月初,观致汽车生产线设备被申请法拍,宝能“用10-15年时间打造国际一流汽车集团”的目标,大概率不会实现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仍在艰难挣扎。
恒大最近公布了旗下恒驰5汽车的交付进展——截至2022年12月7日,交付量超过100辆。恒驰5在9月份正式量产,这个成绩单放到现在火热的新能源市场上,根本不够看。
在造车方面,许家印也和姚振华一样有过“不着边际”的目标,动辄就要在几年内做成世界一流,但这似乎大大超过了他们的能力边际,这些目标不仅没能实现,还沦为坊间的谈资笑料。
许家印。图源:视觉中国
新能源汽车曾被恒大视为转型的方向,不过在债务困局之下,靠卖车贴补现金流的计划难以达成。而且,恒大汽车的运营状况一直成迷,市场上始终弥漫着严重的不信任气息。许家印的造车梦,越发遥远。
叁
已交付的各有喜忧,而还没正式下场的玩家,同样在感受着冲击。
2022是小米宣布造车的第二年,过去600多天内,小米造车的进展时有传出,据称团队规模已超过1800人。
雷军曾说过小米造车是被逼出来的决定,如果不跟上这个风口,那就会落伍。他押上了全部声誉,进行这场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今年10月份,他在个人Twitter上公开聊了聊造车以来的心得,其中谈到目标时,他表示小米汽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全球前五,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
过去一年,小米不景气的传闻也不少,其港股股价更是腰斩。到年末,一则大裁员的消息,让外界对这家公司的前景又生忧虑。而雷军的造车计划是否受到影响,尚不得而知。
与小米汽车将在2024年量产的计划相比,贾跃亭的FF 91则更像是一个期货产品,充满薛定谔色彩。
2022原本是FF 91的交付年,不出意外的是,它果然又爽约了。这款6年前就亮相,贾跃亭一再推迟交付的车型,或许已将市场的热情消磨殆尽。不久前,法拉第未来又表态称,FF 91将在2023年4月底之前交付,但前提是大约1.5亿美元的资金及时到位。
看到这个前置条件,即便到时FF 91又难产,也不会令人大惊小怪。
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赛道,分化加剧,变数增多。
头部的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优势明显,但均频繁陷入舆论风波;几家主流的造车新势力,获得新订单和扭亏为盈是两个难题;传统主机厂,包括外资和国产品牌仍然没能搅动市场;至于一大批没落玩家,基本上已被残酷淘汰。
最近李斌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表示,如果从实际结果去评价2022年,蔚来的队伍阵型没有散,应该说挺过来了。他拿2019年举例称,当时是自己一家公司有问题(李斌被称为“2019最惨的男人”),但2022年则是全行业都有问题,都比较辛苦,蔚来并不是最惨的那个。
在政策层面,2022年也是国家补贴政策的分水岭,新能源购置补贴将在12月31日终止,之后上牌的车辆将不再享有补贴。按照现行政策,购买一辆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的财政补贴分别为12600元和4800元,而国补退出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由政策转为市场导向,2023年玩家们将进行更刺激的肉搏。
从销量上来说,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00万辆,市占率达到25%。与国家规划的2025年节点相比,已提前三年完成市占率目标。2023年,中汽协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市占率进一步扩至32%。这意味着这个市场的盘子会更大,无论是巨鳄还是黑马,新能源赛道都有新的故事可讲。
所有人都希望涌向头部。余承东预计,国内汽车市场的最终主力玩家,不会超过5个。华为的目标就是做到第一,因为没人会记住第二。现在2022过去了,造车大佬们或许都在校正着各自的目标,他们正在苦熬冬天,准备新的厮杀。
*头图购买于视觉中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 回复
或许你会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斌是2022年最猥琐的男人,没有之一。
2022-12-30 22:35:00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李圆子wzl
关注
主题数103
艾迈斯欧司朗光学解决方案取得重大进展
阅读 16284
小米造车资质路线曝光:宝沃破小米立,宝沃死小米生 ...
阅读 4536
马斯克:特斯拉的目标是FSD在年底前准备就绪
阅读 3997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