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比亚迪“仰望”高端,特斯拉举起“价格屠刀”,怎么选?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比亚迪“仰望”高端,特斯拉举起“价格屠刀”,怎么选? ...
[ 复制链接 ]
文叶儿
2023-1-11 10:16:49
图片来源:度哥
1月5日的比亚迪发布会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把车横着开了出来,让不少网友评论“这一波被比亚迪装到了”。
冲击高端,一直是不少国内车企的梦想,为此做了各种尝试。堆砌冰箱、彩电、大沙发就不说了,素有网约车形象的
广汽埃安,在去年还破天荒式地发布了售价超百万的轿跑Hyper GT;小鹏更是推出了飞行汽车旅航者X2,预计2024年上线。
比亚迪当然也不甘示弱。在发布会上,王传福开着出场的是硬派越野仰望U8车型,同时带来的还有纯电超跑仰望U9。通过展示新车横向行驶、原地调头、水上行驶等黑科技,宣示自己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车企。
不过《车圈能见度》查了一下,这些看似酷炫的科技,实际上底层技术很早就被一些国家研发出来,只不过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商业化量产。而文章开头提到的横向行驶技术,在工业上也早已被普遍应用。
有趣的是,在比亚迪刚刚开完发布会的第二天,特斯拉就迎来了今年的首次降价。一个想卖得更贵,一个想卖得更多,谁更能赢得市场青睐?
1
新科技?No,旧技术
●
近两年,汽车发布会现场吹牛似乎已成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国内车企的做法也大多如出一辙:把智能座舱做到极致、车内屏幕绝不能少、硬件参数要堆满,最后再对比一遍宝马X5、奔驰GLE、奥迪Q7等,彰显自己能够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媲美豪华品牌的配置。
不过,此次比亚迪的发布会似乎是行业内的“另类”。发布会的重点不再是宣传智能座舱,也没有如今业内已经玩烂了的豪华品牌对标,而是亮相了几个很少见但是看起来很炫的技术,比如横向移动、原地调头以及在水里开车。
在整个发布会中,比亚迪甚至将大多数时间花在了讲解技术上,似乎也在暗示其想以硬技术打动消费者的决心。
但是,在《车圈能见度》看来,本次发布会上,比亚迪把大量功夫花在技术介绍上的这一行为,本质上与李想cue到
库里南,以及余大嘴的“遥遥领先”一样,看上去更像一种营销策略,目的其或许是:让消费者知道自己很牛,不要用普通国产车的帽子扣向自己。
不过,横向移动、原地调头、水中行驶这些看起来很炫的技术,其实早在几十年就已出现了,其中有一些技术甚至在其它领域已是司空见惯的存在,只不过受制于成本、应用场景等因素并未在汽车上大规模应用。
可以说,和那些热忠于在汽车里面多放几个彩电的车企类似,比亚迪此次发布的产品也组合了一些技术。
比如此次发布会中最亮眼的全新技术平台“易四方”,可以让汽车的四个车轮分别由单独的四个电机驱动,每个车轮都能自由地转速和旋转方向,从而实现一些传统集中式电机无法完成的动作。
但其实,早在100多年前,保时捷就推出了轮毂电机的车,就是将电机放在轮毂里,实现驱动。后来由于难以降低簧下质量、无法解决散热等问题始终无法量产。本次比亚迪发布的两款车,采用的是和轮毂电机理念类似的轮边电机,不同之处在于驱动电机置于车轮外部,动力通过轮边减速器传递至车轮。
再比如,发布会上仰望U8横着开出来的场景,有博主指出这只不过是在工业上早已应用成熟的麦克纳姆轮的作用。其原理是在车轮的一周装上多个45度斜角的滚轮,当车轮转动时这些滚轮就会产生一个和前进方向呈45度夹角的分力,然后利用这个特性在车辆的两个对角线上撞上两组完全相反的麦轮,便可以实现很多高难度的动作。
虽然麦克纳姆轮可以让车辆在狭小的空间实现高度自由的运动,但由于其具有能量损耗大、舒适性拉胯、寿命短的劣势,在汽车领域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也就是说,即使仰望U8在实车发布的时候真的用上麦克纳姆轮,依旧会面临这些缺陷。消费者真的会为了能横着开车,而放弃轮胎的耐用性和舒适性吗?
至于360度原地调头,原理更简单,就是将左右两边轮子往相反方向转动。坦克调头也是这个原理。号称特斯拉劲敌的美国汽车公司Rivian早在前年开始交付的R1T,就同样搭载了轮边驱动电机,也可实现360度原地调头。
最后我们来说说水中行驶这件事。其实人类对于水路两用车的探索从未停止,有资料记载早在1805年,美国人就发明了第一辆水陆两栖车。往后的几百年中,此项技术也在不断被完善。
在2008年日内瓦的世界车展中,瑞士汽车公司Rinspeed研发出了一款名为“sQuba”的水陆两栖车,不仅能在水面上行驶,还能潜入水深10米的地方。
因此,发布会上仰望U8涉水行驶也并不能算是新东西。退一步讲,即使比亚迪官方称整车核心系统防护能力达到IP68级别,又有多少人敢于挑战真正把车当成船开?
或许是因为应用场景过于夸张,有网友调侃道:仰望U8最大的优势在于,看到交警后能迅速调头,然后开到水里,让交警仰望……
2
比亚迪“向上”,特斯拉“向下”
●
就在比亚迪发布U8和U9的第二天,好巧不巧,特斯拉又迎来了降价。
Model 3后驱版从26.59万元降至22.99万元、高性能版从34.99万元降至32.99万元;Model Y后驱版从28.89万元降至25.99万元、长续航版从35.79万元降至30.99万元、高性能版从39.79万元降至35.99万元。
虽然特斯拉此次降价让不少消费者成了“韭菜”,但也让许多正准备涨价的新能源车企瑟瑟发抖,责骂特斯拉“不讲武德”。
在比亚迪力争高端、特斯拉却开始降维打击的背后,是二者盈利性的巨大差异。
去年全年,虽然比亚迪以186万辆的销量登顶冠军,排名第二的特斯拉在全国销量仅为131万辆,二者销量相差55万辆。但是在盈利性上,去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净利润仅为特斯拉的15%左右。并且根据券商测算,在去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单车净利润是比亚迪的6倍之多。
2023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画上句号,也给市场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去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本能实现月均销量增速在80%~100%之间。而对于2023年,大多数机构预测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的销量增速会大幅度下滑,即使是对行业抱有乐观态度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认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在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速仅为35%。
因此,想要在越来越“卷”的市场中取得更多利润,要么薄利多销,要么在维持现有的销量基础上把产品卖得更贵一些。
前者以特斯拉为代表,凭借自身产品高毛利、高品牌认可度的优势,向中低端市场拓展,实现降维打击。定价16万元起的特斯拉Model Q很有可能在今年二季度交付,预计售价在2.5万美元的Model 2或将在2024年正式推出。
后者以比亚迪、吉利、上汽等车企为代表,力求在没有了传统三大家束缚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实现弯道超车。当然,对于冲击高端,每家车企的策略也有所不同。比如比亚迪的策略是发布同级别竞争者少有的技术,来吸引市场;吉利更喜欢收购豪华品牌,然后联合研发、共用新技术,带动中低端产品的销量;至于上汽,目前《车圈能见度》也没发现这家车企用的什么策略。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高端品牌的降维打击,中低端品牌要想实现品牌向上难度会更大。为此,比亚迪实际上在过去几年也做了相当多的尝试。
在2009年,比亚迪就推出过硬顶敞篷跑车S8,售价在20万元左右。后来由于市场普遍不认可高端国产车,以及小故障频出等问题导致销量惨淡。
2010年,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创立腾势品牌,又于前年重新调整股权架构,自己主导品牌发展,在去年推出了高端MPV腾势D9,全年卖出了9803辆,还难以扛起大梁。
因此,《车圈能见度》认为,从此次发布会推出的两款车型来看,起量是一个挑战。本次发布会的最大目的或在于拉升比亚迪品牌高度,为定价在20万~35万元区间产品提升品牌力量。这样一来,消费者买10万元出头的比亚迪汽车就会想:这家车企也有上百万的产品,面子上也更说得过去。
只不过,当一心冲击高端市场的比亚迪遇到“价格屠夫”特斯拉,消费者会怎样选择呢?
作者 | 古月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END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文叶儿
关注
主题数40
结合SEPIC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流吸收器的LED背光驱动器参考设计
阅读 8444
不愁卖却大幅降价,比亚迪的目标是卷死丰田/大众?
阅读 2949
起亚高管“怒怼”比亚迪,背后早有“预谋”?
阅读 286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