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新能源补贴13年账单:投入超1521亿,覆盖317万辆车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新能源补贴13年账单:投入超1521亿,覆盖317万辆车
[ 复制链接 ]
一生和尚尚iu
2023-1-11 10:16:49
比亚迪又又又涨价了。在2022年多次调价之后,2023年伊始,比亚迪对旗下一些新能源车型进行了数千元的价格上调。在公告中,比亚迪表示涨价的一大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取消。
所谓的补贴,就是指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可获得一次性补助。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从2010年政策起步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超过1521亿元,至少覆盖了317万辆汽车。
财政补贴的结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彻底进入纯市场化的交易时代,13年的财政补贴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什么?补贴政策的彻底退出,汽车品牌们做好准备了吗?
近年来,补贴力度一直在减小
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当时国务院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战略,但最初补贴的重点是公共服务领域,也就是在公交、出租、环卫等领域进行推广新能源汽车。2010年,财政部开始对私人购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进行试点,并于2013年正式出台全国统一的补贴标准。
而这之后的十年间,补贴标准并非一成不变。
从最开始购买一辆新能源车可享受6万的补贴,到最后受惠额度降到了1万出头。
同时,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数要求也在不断变高,
从2016年前纯电动车里程数达80公里即可享受补贴,到2020年起步里程至少是300公里。
除了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在日益增高,单车的补贴金额也在不断下降。
2016年前,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平均得到了10多万元的补贴,而到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2万元以下。
对于补贴直接的受益者车企来说,新能源补贴的重要性也在慢慢下降。
以上海汽车和东风汽车为例,2016年新能源补贴分别占新能源汽车收入的34.4%和53.2%,后者的补贴甚至占据了收入的半壁江山。但到2021年,这一比重已分别下降到了5.3%和10.9%。
千亿补贴带来了什么?
在最初的政策规划中,新能源补贴计划于2020年结束,并在更早的时间减小补贴力度。
但由于彼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尚未成熟,每一次补贴的退坡都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带来了显著影响。
2016年1月,在补贴首次退坡后的第一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从8.4万辆下降至2.2万辆,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即使到了2019年,新能源汽车品牌依然承受不起补贴力度减小的影响,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甚至出现了融资困难的情况。
但随着近两年电池等技术的进步和新能源汽车消费习惯的逐步养成,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对于市场的冲击力也在减弱。
到2022年1月,补贴减少后,当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只环比下降了18.8%,考虑到新春长假的存在,汽车的销量整体会不可避免地降低,从2016年到2021年的各个一月份,整个汽车行业销量环比平均下降14%左右。这代表着,补贴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正越来越小。
另外,根据业内人士的观察,
近两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攀升,已不再是财政补贴的刺激,而是市场自身的内驱力。
2010年,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仅7千辆,市场占有率微乎其微,到如今年销量达数百万辆。仅2022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已突破了600万辆,市场占有率上升到25%,平均每4辆新车里面,就有1辆是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离赚钱还有段距离
虽然补贴额度越来越小、对车企的重要性也在逐年降低,但补贴的退场,对绝大多数汽车品牌而言,都绝对难以忽略。
以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好的比亚迪为例,根据其2022年上半年的财报计算,其单车净利润不到6千元。
这意味着没有补贴后,如果不涨价,比亚迪每卖一辆车,就要倒贴数千元。
头部品牌尚且如此,其他国产品牌可见一斑。不少车企的2022年半年报透露,平均卖出一辆车,车企面临的不是盈利,反而是亏损。理想、小鹏、蔚来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的销量激增,却依然没能盈利,还未达到销量增速伴随着利润增速的规模效应。
而2022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一路暴涨,更是压在各个车企头上的巨石。
蔚来汽车CEO李斌曾这么解释自家品牌汽车价格上调:“原材料特别是电池原材料今年涨得太多,近期看不到下降趋势,本来想扛一扛,疫情这么一搞更扛不住了,涨价也是迫不得已。”
涨价对车企来说也并非一个轻松的决定。
对于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而言,涨价与否就是在市场份额和利润之间做抉择。
和比亚迪等品牌不同,为了争取消费者,包括吉利、五菱新能源等车企在内都选择维持原价,小鹏、岚图等车企甚至还为车主们推出了保价方案。
但没有新能源汽车品牌能像特斯拉一样,选择在此时降价。在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高达30.6%的特斯拉,为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在2023年1月6日宣布旗下多款车型大幅降价,其中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降价 3.6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最多,降幅达4.8万元。而它大幅降价的底气,也正是来源于它极高的毛利率。
国补退场,对各大新能源车企而言,没有大水后,要想活下去,就只能靠真本事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一生和尚尚iu
关注
主题数110
NLM5中继采集采发仪如何才能更省电?
阅读 6290
早报:Mate50 RS 保时捷再开售 比亚迪海外扩张提速
阅读 4168
100多万的顶级比亚迪要来了!网友:高攀不起……
阅读 2947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