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真香!特斯拉降价 3 天获 3 万辆订单

deer_____0 2023-1-13 09:23:49
" 特斯拉大幅降价后,老车主忙维权,新车主狂下单?"
据国内媒体报道,特斯拉中国降价后三天内获 3 万辆新车订单。另有消息称,多个特斯拉门店称人流量、成交量翻了数倍,降价首日(周五)特斯拉全国提车量超 1 万辆,在随后的两天(周末),国内某市每天提车量均超过 200 多辆。不过,针对上述相关报道,特斯拉方面拒绝置评。



1 月 6 日,特斯拉突然在中国大陆宣布降价销售,两款国产车型起售价均创下历史新低,其中 Model 3 直降 2.0-3.6 万元,Model Y 直降 2.9-4.8 万元。具体来看,Model 3 后驱版降价 3.6 万元,高性能版降价 2.0 万元万元;Model Y 后驱版降价 2.9 万元,长续航版降价 4.8 万元,高性能版降价 3.8 万元。
除了中国大陆外,特斯拉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启动降价。以日本市场为例,特斯拉 Model 3 起售 536.9 万日元,特斯拉 Model Y 起售 579.9 万日元,两款车型分别降价约 10%,这也是自 2021 年以来特斯拉首次下调日本车价。
随着新订单增多,特斯拉的库存也逐渐被消化。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 Model Y 后轮驱动版以及长续航版的国内交付时长延长到 2-5 周,Model 3、Model Y 高性能版的交付时长仍为 1-4 周。



对于交付周期变化,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最近一次采访中表示,"(车辆)交付周期也跟有效的工作时间有一定关系,比方说春节要放假,所以整个 1 月份只有差不多两周的时间,就不太能够达到满产状态,它肯定会比 10 月份是天天都满产时的产量不一样,相对应带来的交付周期也就会不一样。"
由于特斯拉再次大规模降价,毫无意外地再次引发维权事件。根据网上曝光的消息显示,不少车主组建 " 维权群 " 接龙各自的亏损金额,以针对降价维护自身权益,也有车主直接到特斯拉服务中心寻求解决方案,愤怒的特斯拉车主们甚至直接前往服务中心讨要说法,要求特斯拉补偿相应损失……但直至发稿前,特斯拉并未针对降价推出相关 " 保价措施 " 或 " 补偿方案 "。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 年 12 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 55,796 辆,其中出口 13,870 辆,国内零售 41926 辆。作为对比,2022 年 11 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 100,291 辆,其中出口 37,798 辆,国内零售 62493 辆。在此之前,特斯拉从 2022 年 9 月开始便多次在中国市场降价以及促销活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 10 月 24 日特斯拉中国对旗下两款车型售价进行下调,其中 Model 3 直降 1.4-1.8 万元,Model Y 直降 2.0-3.7 万元,此后的 11 月和 12 月也是接连推出一系列优惠促销活动,而从官方数据来看。一系列的降价补贴活动,似乎未能给特斯拉带来明显的销量增长。
基于此,不少媒体分析认为,降价补贴未能有效刺激销量,特斯拉在中国可能出现卖不出去的情况。不过,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却否认此说法,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斯拉用了一些比较新的理念,比如直营模式,比如价格调整策略,希望逐渐让大家觉得这些理念是可行的。对于 " 卖不动才降价 ",陶琳表示确实是无稽之谈。特斯拉比起其他的这种经销商模式的企业来讲,库存是非常透明的,大家可能看到现在我们的产量和销量之间有一些差别,主要是因为体量大了,比如一些车在运输的路上。



关于特斯拉车辆调价背后的动机与逻辑,陶琳表示," 一款产品价格的调整,实际是企业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成本变化上的一个预测。2023 年疫情基本过去了,我们认为供应链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正常了,不会像前几年那样出现各种不太能预测的这种物资短缺,进而带来成本上的不确定性。" 同时称," 价格调整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们对于供应链一个比较好的规划,整车成本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然后我们按照这种预计来做这样的调整。"
陶琳还表示," 可能也有消费者说我昨天买的,你不可能一夜之间突然成本就变了,但事实是,任何一家公司不会每天都去核算这个成本,而是按一个时间周期来进行测算的。同时,工业产品的价格不是能马上反映在终端产品上的,有些原材料现在用的可能还是几个月以前签的合同,所以其实它会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陶琳看来,特斯拉的逻辑很简单,其终端售价直接与成本挂钩。当成本出现变化时,特斯拉会第一时间调整终端价格。当然,从根本上来讲,特斯拉基于成本调整价格并没有问题,也不违反市场规则,但对于刚提新车的车主而言确实不友好,而对于有意购入特斯拉的用户而言却是绝佳机会。



在特斯拉降价后,网络上流传一张朋友圈截图,称拉朋友去特斯拉服务中心维权,结果因为太便宜买了一台。虽然不知道是真实案例还是段子,但其却说明,消费者不会和钱过不去,在大幅度的优惠面前还是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车型。
汽车行业关注 人气汽车新传媒
每天分享有价值的汽车新闻
汽车人的平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不会和钱过不去,却和命过得去,不能保障安全的车也敢买,想不通
2023-1-13 10:23: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