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市占率下滑,韩国电池厂商不行了?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市占率下滑,韩国电池厂商不行了?
[ 复制链接 ]
直子的爱本
2023-1-15 18:57:54
近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一组数据引发市场关注。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高居第一、第二,分别占据37.1%和13.6%的市场份额,而韩国三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的占有率合计为23.1%,同比下滑7.4个百分点。这引发了部分业内人士对于韩国电池企业的唱衰声,韩国媒体也忧心忡忡。莫非,韩国电池厂商在走下坡路了?
0
1
从30.5%掉至23.1%
整体来看,2022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446 GWh,同比增长74.7%。其中,宁德时代排在第一位,电池装机量为165.7 GWh,同比翻番,而市占率也由上年同期的31.8%提升至37.1%,尤其是11月单月的市占率高达40.9%。宁德时代与排在其后的企业之间形成了较为悬殊的差距。之所以如此,主要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迅猛增长,而宁德时代包揽了大量中高端客户。
比亚迪也超过LG新能源和松下,由上年同期的第四位,一举跃升至第二位。与TOP10中的其他九家电池企业不同,比亚迪除了是电池厂商,还是整车厂商,而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热销,累计销量186万辆,同比增长逾两倍。这也使得比亚迪在2022年1~11月,实现电池装机量60.6 GWh,同比增长170%,市占率由上年同期的9%提升至13.6%。
相比之下,韩国三大电池厂商同期的电池装机量虽然也在增长,但增幅没有宁德时代、比亚迪那么大,这也使得其在电池装机量提升的同时,市占率出现下滑,尤其是LG新能源下滑最厉害,从19.6%降至12.3%,掉到了第三位。SK On和三星SDI则仍然排在第五位和第六位。这三家企业市占率合计为23.1%,而上年同期是30.5%。
“韩国最大(电池)厂商LG新能源被比亚迪超越,排名下滑了一位,看起来(韩国企业)已经被中国企业的跃进形成压制之势。”韩国《朝鲜日报》如是评论道。
0
2
受累于欧洲市场放缓
市占率的下滑,是不是意味着韩国电池厂商已经落后了?事实并非如此。从装机量的变化来看,2022年1~11月,LG新能源同比增长9.7%至54.8 GWh,SK On同比增长72%至26.1 GWh,三星SDI同比增长75%至22.1 GWh,后两家的增幅其实也相当高。
中韩电池厂商市占率的上涨和下滑,可能主要是受双方所押注市场的发展状况所影响。从全球来看,中国、欧洲和北美,是公认的三个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应区域的动力电池市场,也更加蓬勃向上。现阶段,电池厂商的交付工作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欧洲,而前者市场增速更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日前预计,2023年,在没有突发事件的前提下,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将保持30%~40%增速,以2022年约700万辆为基数来计算,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到近1000万辆。基于本土优势,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等一众中国电池厂商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空间。
至于韩国电池厂商,此前主要押注欧洲市场,尤其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欧洲各国将对汽车业的扶持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韩国电池厂商乘势异军突起,尤其是LG新能源一举跃升至第二位。不过,进入2022年,受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通胀高企等因素影响,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放缓。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欧洲纯电动及插混车销量合计为169万辆,而2021年同期为157万辆。可以看出,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欧洲都不如中国,对于韩国电池厂商的加成效果自然大大减弱。
0
3
欧美产能激进扩张
那么,这种韩国电池厂商份额下滑的局面今后是否还会继续下去?恐怕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背靠LG集团、三星集团、SK集团这三大韩国财阀,上述三家韩国电池厂商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资金实力都不容小觑,而欧洲和北美市场都可能为它们提供再次腾飞的机遇。
先看欧洲,就在2022年,欧盟先后通过了2035年“禁燃令”,以及更加严苛的欧七排放标准,这很可能会令欧洲汽车行业本就在推进的电动化转型再次提速,对于在欧洲拥有稳定占有率优势的韩国电池厂商来说是一大利好。当前,韩国电池厂商正积极重金布局欧洲,以掌握欧洲动力电池市场主导权。例如,LG新能源计划将波兰工厂产能扩充一倍,SK On于2022年7月宣布筹集20亿美元资金,加速欧洲工厂建设。
至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被视为下一个最具潜力的大型新能源汽车市场,但中国电池厂商不太容易从中得利。2022年8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通过,使得搭载中国动力电池的车型将失去补贴资格,中国企业争夺北美客户难上加难,在北美当地建厂成为必选项。宁德时代赴美建厂计划此前戛然而止,而前不久有传言称,宁德时代有意与福特在美国合建电池工厂,此事至今尚无下文。
相比之下,韩国电池厂商在美国可谓如鱼得水,2022年频繁官宣建厂计划。以LG新能源为例,其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设立该公司在美国的第二座全资电池工厂,并在加拿大与Stellantis合建电池工厂,还考虑与现代汽车在美国合建两座电池工厂。通用汽车也是其合作伙伴兼大客户,就在前不久,美国能源部表示,同意提供低息贷款,帮助LG新能源和通用汽车在美国新建三座电池合资工厂,而第四座工厂可能选址印第安纳州。同样,三星SDI和SK On也在美国加速建厂。
一旦上述工厂在今后一两年或两三年内投产交付,可以预见的是,以LG新能源为代表的韩国厂商的装机量将迎来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更何况,根据美国总统拜登设定的目标,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美国新车销量的50%。无论是通用、福特、Stellantis,还是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都在美国加紧投放电动车型,这对于韩国电池厂商来说可谓是巨大的机遇。
在2022年,韩国电池厂商的全球市占率的确出现了下滑,但从近两年尤其是2022年它们在欧洲和美国市场的激进产能扩张来看,一场“硬仗”还在后头,中国企业也要早做打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直子的爱本
关注
主题数82
广明源SafeGlo全方位紫外线消杀传送台提供有力保障
阅读 6653
风格大变!新一代雅阁官图发布
阅读 2935
被起诉、联创逃离、威马下坠,沈晖成2022年最惨的人? ...
阅读 2623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