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春节的7个晚上|过年是一种感知时间的仪式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春节的7个晚上|过年是一种感知时间的仪式
[ 复制链接 ]
灿烂秋阳
2023-1-21 23:10:01
我爸94岁,过了年以虚岁计算,就是95岁了。我爸是福建南平人,我妈山东青岛人,过了年87岁。他们两个的出身,一南一北,一大山一沿海,年俗差异还是不小的。
在福建,起名叫“鲁闽”的孩子不少。这种原生家庭,一般是父亲是山东人,但我们家颠倒了。以我的见闻,在“鲁闽”或“闽鲁家庭”,年俗一般是北方压倒南方的。比如,年夜饭上,必有大杂烩这道主题菜;守岁饺子必得包上一两枚硬币,等着吃到硬币的人欢呼,今年要发财了!反正主菜主食加气氛,都是山东风格。
我爸对过年,原来没什么情绪起伏,讲究起来大概是这八九年。每到过年,会隆重而有主题地聊一些旧事。语气散漫,但有时会像批注式地突然提醒,你们要记住啊。比如,他经历中的西康省和叙永县,我当时就百度了资料。
前几年,聊的是他的青年时代,读师范,当老师,再读师范,参军,大西南剿匪,上甘岭战役。连恋爱经历也聊,我妈还在旁边,语带嘲弄地点评呢。我爸的初恋,是团里宣传股的一个女战士。那时他们在朝鲜,办战地油印小报。我爸和那个女战士,得熬夜记录收音机里的国内消息,次日刻钢板蜡纸印刷。后来,因为我爸有“历史问题”,这个女战友果断分了手。
多年之后,我5岁的姐姐夭折,爸妈去派出所注销孩子的户口。办理销户的人,居然是我爸的初恋女友,她早已从部队转业到这个派出所。一个巧遇而已。我问爸妈:“哎,好悲惨,她说了什么吗?”我妈答非所问:“她长得不好看,矮矮胖胖的像个地雷。”所谓往事如烟啊,这么戏剧性的事情,爸妈的叙述果然淡若烟云。
这几年除夕,我爸更爱回忆幼时故事。这是老年人的特点,越是年幼的事情,记忆越鲜明。
我爸生长之地,是南平市的宝珠村,位于武夷山余脉的茫荡山。此村在民国时期是“文化模范村”,爷爷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我爸回忆,每逢大年初一祭祖,爷爷都要拿着族谱,大声诵读祭祖文。初一的早餐,全家只吃青葱豆腐汤,叫“聪明汤”。吃完之后,每个孩子用红纸写下新年心愿,也算是比文采,晒愿望。
这种祭祖方式,很难再继承,但“聪明汤”可以继承。它很科学,大年夜吃了荤菜,肠胃油腻;一大早改吃青葱豆腐汤,爽口。
我爸11岁,我爷爷就去世了。爷爷久病,家里境况一直不算很好。我爸被奶奶使唤着,经常到舅舅家借米。舅舅见到八九岁的小外甥来,每次总是笑着说:“来来来,你能背多少,我就借多少。”好几里山路呢,小孩子也背不了多少。有一次快过年了,舅舅家居然也没米了。我爸听到舅妈在隔壁嘟哝,我们自己家怎么办?舅舅说,这一点先拿走,我们再想办法。
上世纪60年代初,我爸妈回乡探亲过年。三嫂为了招待我爸妈,把一只会下蛋的母鸡给杀了。后来三嫂饿死了。我爸叹息说,如果那只母鸡在,至少能下个蛋,也许我三嫂就不会饿死。我爸一直记得。少时读师范,临走三嫂给了他一块银元,那是三嫂从娘家带来的陪嫁,支撑了我爸一个学年的生活费用。
受到这么多疼爱,使我爸成了一个温暖的人。当年单位调工资,有名额限制。我爸是单位的副职领导,上头也定下了他的调资,但他两次让出了名额。我妈很生气,说,你爸就是心软,抹不开面子,每次谁来哭一通,他就心软,全让出来了。
除夕夜,一吃过年夜饭,我妈就操持着包饺子,春晚时间就是她包饺子的专用时段。
只是,妈妈的饺子馅,随着她年纪的增长,越剁越粗了。以前的年夜饺子馅,放的是幸运硬币。忘了从哪一年起,她改成放红枣了,而且一放就是好多颗。这样,零点过后吃饺子,会有更多人咬到饺子里的甜蜜红枣。她也有机会不断对孩子们说,哎呀,你今年生活会很甜蜜的。
我爸爸及我们兄妹三人,只有我会擀饺子皮。妈妈细碎的唠叨,只在这个时间,我不得不听。
妈妈会对我说,切,你爸小时候那算什么苦。我们那里,冬天下着雪,风呜呜地刮着,我连双棉鞋都没有,手上脚上都是冻疮,还得拿着耙子背着筐子,到雪地里拾草。不然,你姥娘灶里就没有烧的,家里拾柴草,全靠我一个人。过个年,你姥娘好不容易煎几段带鱼,东院送一点,西家给一点,还有什么二婶子四奶奶啦。我们几个孩子,只能吃鱼头鱼尾巴。
得承认,这确实是山东老礼数。从小的印象,我们家里但凡有点好东西,我妈第一反应,就是想着要送给谁谁谁。从前我大舅千里迢迢,每年往福建“零担托运”一大筐苹果。收到的好苹果,我妈总是分着送人了。我和妹妹吃的,永远是剜过的烂苹果。
除夕和大年初一,我家是有祭祖仪式的。我妈在那里操持供品,我爸也就是歪头看看。这位老人的态度是“不提倡,不反对 ”,最多说一句,桌上有个两三样就行了。前两年,开始批评我妈不专业:“过年是祭祖啊不是拜佛,你怎么摆个菩萨在那里。”
过年,是一种感知时间的仪式。这种感知,在我们家来说,更多是在长辈的絮叨中,一遍一遍回到旧故事里,体察岁月的温柔和爱意。想到时间总是在失去中得到的,每个来临的春天,真让人既忧伤又幸福。
海报设计:白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灿烂秋阳
关注
主题数583
东北大哥8小时狂炫40斤砂糖橘,橘子皮堆成小山丘,当事人:为表达对广西人的热情
阅读 6476
重返榜首!中超:武汉三镇2-0浙江 末轮拿下津门虎就夺冠
阅读 5165
员工疑痛批领导安排加班 中电科回应
阅读 505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