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特斯拉大打价格战 靠的就是这一制胜法宝

壮壮妈2017 2023-1-22 20:56:35
在汽车界,特斯拉靠单车销售利润傲视群雄,其CEO埃隆·马斯克正以此为制胜法宝,玩转他发起的电动车价格战。
            特斯拉曾是汽车行业的亏损大户。然而,该公司去年每辆车的销售利润已经领先于绝大多数竞争对手。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每辆车的毛利润为15653美元,是大众汽车的两倍多,丰田汽车的四倍,福特汽车的五倍。
            去年,特斯拉也加入涨价潮,大幅提高了包括其畅销车Model Y在内车型的价格。这主要得益于半导体以及其它材料的短缺使得汽车行业的产量下降。整个行业因此更专注于高利润率车型,并在销量下降的情况下收获了强劲的利润增长。
            但现在,特斯拉决定调转方向,利用其成本优势大打价格战。这直接挑战了通用等老牌汽车公司长期以来的行业战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些汽车公司一直奉行利润高于产量(profit-over-volume)的战略,并在疫情期间对这一战略加倍下注。
            

            
            为了控制生产成本,特斯拉大力投资于新制造技术,例如使用大型铸件代替小型金属零件等。此外,特斯拉还将电池和其它供应链部件的生产尽量纳入其汽车制造环节,并将车辆设计标准化,以提升规模效益。
            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是汽车行业的一项悠久传统。在二十世纪初,亨利·福特通过革命性的大规模量产体系大幅降低了当时T型车的价格。到了二十世纪末期,丰田公司通过其精益生产体系,获得了美国汽车公司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现在,面对特斯拉的竞争压力,丰田公司正重启其精益生产战略。
            2022年,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超过了全球市场产能,这进一步推高了电动汽车的价格。例如,福特就将其F-150电动皮卡的价格提高了40%。但现在市场分析师已发出警告,说全球电动汽车的产能可能很快就将超过需求。预计到2026年,北美电动汽车需求将达到每年280万辆左右的水平,届时北美电动汽车工厂将能够组装超过450万辆的电动汽车,使得电动汽车的总产能利用率将略低于60%。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在2022年底终止了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而特斯拉最近也下调了中国市场Model Y的售价,这一下探导致部分厂商受到直接影响。
            比如,小鹏汽车不得不也跟着降价,然而该公司的降价空间显然更小。数据显示,小鹏在去年第三季度的毛利润为每辆4565美元,净亏损高达每辆11735美元。小鹏在其声明中表示:“我们希望,在我们制造的汽车正变得更加便宜之际,有更多的人能够用上智能汽车。”
            此外,越南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Vinfast在周四也表示,将采用价格促销手段来反击特斯拉的价格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的取消,中国的电动车领头羊比亚迪宣布,自1月1日起,将上调其汽车价格。该公司目前尚未对特斯拉近期的降价做出回应。不过,比亚迪每辆车的毛利润率为5456美元,这使其在价格战中拥有比大众、丰田、通用等公司更大的财务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世间万物唯安全至上
2023-1-22 21:08:32
这么多骂特斯拉的,可消费者有自己的荷包投票!国产品牌喜欢弄一堆没用的花里胡哨的配置,卖一个好价钱,谁愿意买谁买
2023-1-22 21:20:38
特斯拉减配太严重了,隔音都没做,有品味的人不会买,还不如加钱买蔚来问界理想阿维塔极氪,
2023-1-22 21:32:20
特斯拉此次降价,说明其的确还有降价空间,难道是资本从良了?降价不如后台本土化,出现了事故自己连故障码都无法导出来,任由特斯拉自说自话,毫无可信而言。一味减配通过品牌溢价操控价格,而频繁发生的幽灵刹车、车辆失控安全问题不去解决。无人驾驶才是智能汽车的未来,特斯拉纯视觉技术毫无优势可言,此次降价只不过是马斯克又消耗一次美国品牌溢价而已。治标不治本,在智能汽车领域干咳几声有用吗?
2023-1-22 21:44:33
1,特斯拉靠一顿忽悠做出了品牌溢价,割了很多不太懂车的韭菜;2,特斯拉搞的车身一体化确实大大降低了成本,但意味着出了碰撞事故基本就要换车,根本没有零部件可以换了
2023-1-22 21:56: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