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特”价冲击⑥|整体利润空间压缩,新势力们还能赚到多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特”价冲击⑥|整体利润空间压缩,新势力们还能赚到多少钱 ...
[ 复制链接 ]
毒茹医人俚
2023-1-22 20:56:35
2023年1月6日,广州车展,特斯拉。 视觉中国 图
特斯拉“跳水式”降价对于汽车行业的搅动并不止于价格和销量。
“造车新势力对特斯拉的奇招可能有些措手不及,在政府补贴退出后,大多数品牌考虑的是车价涨还是保持不变,但始料不及的是特斯拉逆向行驶。”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在新形势下,造车新势力被迫迎战。”
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宣布降价,最高降幅达到4.8万元,意料之外的是,本轮降价距特斯拉上次降价仅仅时隔两个多月。就在2022年10月24日,特斯拉中国刚刚进行调价,降价多至3.7万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特斯拉门店在降价后的周末销量暴增,各地老车主维权事件频发,“等等党”高呼要等到“19.99万的Model 3”。社交媒体上对特斯拉的讨论热度空前,业内人士纷纷猜测一众造车新势力将如何应对、新能源车降价潮是否一触即发。
不过此后数日内,小鹏、蔚来、极氪等多家造车新势力相关人士都曾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公司暂无调价计划或不会跟随降价。
直到一周之后,首家跟随降价的“出头鸟”现身,AITO问界宣布旗下问界M5 EV、问界M7舒适版与豪华版售价下调3万元左右。紧接着的1月17日,小鹏汽车宣布对G3i、P5、P7车型降价,降幅为2万-3.6万元不等。
两家造车新势力的跟随降价,令关于降价潮的讨论愈发激烈,但进一步来看,价格战的背后更关乎着数家造车新势力在2023年活得怎么样。
造车新势力的市场份额是否会被蚕食?
由于产品定位和售价的接近性,特斯拉的价格变动,最直接影响到的就是造车新势力。
从销量数据来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仍旧有着较大优势。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为41.29万辆,平均月销量为3.44万辆。同时期内,造车新势力的销量分别为哪吒15.21万辆、理想13.32万辆、蔚来12.25万辆、小鹏12.08万辆、零跑11.12万辆、极氪7.19万辆、问界7.62万辆,销量位于头部的造车新势力月均销量也仅为1万辆左右,与特斯拉有着不小的差距。
头豹研究院高级分析师赵彬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价格的下降无疑会触达特斯拉曾未涉及的消费者群体,从而转化其他品牌的用户,抢占部分用户订单;同时,Y的降价也会打动原本预算较高的用户,也会抢占一部分订单。”
华泰证券在近日的研报中提出,行业龙头特斯拉大幅降价对小鹏汽车的销量影响最大,理想次之,蔚来因产品定位高端受影响较小。
该研报认为,对小鹏而言,特斯拉降价后主销产品的价格带下探至22.99万元,与小鹏汽车当前的主销产品价格带有较大重叠,小鹏跟随特斯拉降价有助于其避免短期订单流向竞品,但是市场担心其今年的新品定价将会面临压力。
持类似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赵彬也提出了对小鹏的担忧,他表示,从小鹏的销量分布来看,P7仍然是目前销量的核心支撑,但随着比亚迪的品牌向上和特斯拉的连续降价,小鹏P7和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 之间已经没有了相对的智能化或性价比优势。而作为交替领跑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绝对龙头,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品牌背书要强于小鹏,会更让消费者心中的天平倾向前两者。
就理想而言,华泰证券认为,理想L8和L9均为家庭款6座增程 SUV,且定价均在35.98万元以上,与特斯拉价格带、目标客户均不存在正面竞争。但特斯拉降价引起的问界跟进,或将对理想在售车型的销量造成压力。此外,市场普遍担忧理想即将推出的5座中型SUV理想L7面临较大的潜在定价压力,叠加上海地区混动牌照的取消,增长将受限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恶化。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特斯拉的大幅降价对于造车新势力销量影响有限,同时,承受压力的也并不只有造车新势力。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特斯拉降价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积攒一波新订单,稳定今年第一季度排产、对竞品形成价格冲击,但大幅降价不解决产品力老旧问题,对品牌价值也有负面影响,中长期新增订单的可持续性有待验证。
该机构提到,在新能源品牌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当下竞争并非是完全的零和博弈。研发和宣发资源少、成本耐受力差、产品力差的传统燃油车或被加速挤出。
梅松林也表示,“特斯拉跳水式降价不仅蚕食造车新势力份额,更直接受冲击的是比亚迪以及传统燃油车品牌,毕竟这些品牌的目标人群更大。”
乘联会数据显示,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2022年12月造车新势力份额为13.5%,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为6.6%,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为70.6%,同比增加11.4个百分点。
行业整体利润空间或受压缩
“2023年的盈利目标,或更准确地说亏损目标得调整了,面临更多亏损,只要‘家里有矿’,大概率会牺牲利润保市场份额。”梅松林认为,“这会倒逼新势力采取更激进的方式节流,压力会传递到供应链。”
赵彬也提出,特斯拉降价拉订单的手段非常果断,直接影响到其他新势力的盈利预期,同时也会提升新势力供应链盈利的不稳定性。
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2022年第三季度经营利润为37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17.2%,单车净利润约为9570美元(约合人民币6.5万元)。然而同期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均在亏损之中。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写道,特斯拉降价代表了行业整体利润空间的压缩,这对蔚来净利润转正的目标时间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在蔚来汽车的规划中,2023年是关键一年,蔚来汽车CEO李斌表示,预计在2023年四季实现NIO品牌的盈亏平衡。华泰证券认为,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控本降费措施来面对降价压力。
成本控制也已经被小鹏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1月18日,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小鹏汽车年度总结会上多次提及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他表示,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经营利润转正。
受到特斯拉降价影响的,或许还有新势力们的供应链稳定性。“这次特斯拉如果销量大幅提升了,短期来看就会占据更多的零部件供应。”某汽车供应链企业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说道,“我们知道,其实做电动车的,大家零部件供应商会有重叠,扩产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候就要看谁更有话语权,特斯拉基本是优先被保障的。”
2023年被视作造车新势力市场化的关键一年,特斯拉降价则被分析人士视作这一过程的“加速剂”。 赵彬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延续2022年的激烈竞争,“伴随国补退场、特斯拉大幅降价等因素,也会进一步加速市场对于不合格参与者的出清。”
梅松林也表示,“能跟上特斯拉前进节奏的,股价无忧,活得越来越好。跟不上节奏的会被拖垮,快速掉队。2023年将是众多新势力的决战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自身也并非可以高枕无忧。梅松林提到,特斯拉的单品爆款可以取得超高单车毛利率,但制约了销量快速增长;完整的产品组合可以渗透更多的细分市场但效率降低了,单车毛利率降价了。“利润和销量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平衡,最终取决于特斯拉的定位:要做大众、丰田这样的主流品牌还是做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想做汽车界的苹果——量和利齐飞——恐怕很难,毕竟全球汽车销量的规模只有手机销量的二十分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毒茹医人俚
关注
主题数99
SL3150 150V降压IC 、输出5V、400mA、电动车仪表供电芯片
阅读 5875
140亿身家老板被抓,中国造车界鼻祖倒下了?
阅读 4321
小米的冬天,有多冷?
阅读 283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