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年在何处|回老家过年,一个被催婚“95后”的怕与爱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年在何处|回老家过年,一个被催婚“95后”的怕与爱
[ 复制链接 ]
林焕裕
2023-1-23 22:00:23
2023年1月21日,农历新年来了。26岁的许非像往常一样跟随父母回到了四伯家和奶奶一起团年。年夜饭桌上,他提心吊胆地想父母或亲戚会不会当面催婚,所幸的是“躲过一劫”。过了初一,大家庭团年结束,他长舒了一口气。
大年三十赶集的人。
许非已经回家快一个月了。2022年12月26日,在985高校读研的他回到湖北老家。正值传统节气里的腊月初,家里置办年货的日子。父母为了迎接他回来,多灌了三十斤腊肠。
但日子一长,他就发现这些物质的安稳不足以弥合他与父母的“精神间隙”。平常日子里,父母会有意无意地催婚。他只得采取拖延战术,避免矛盾爆发。
许非有过两段感情,但在他敏感的认知里,它们都不能被称作“爱情”。他始终记得蔡澜说:“可以相信爱情,但不要迷信。”他喜欢这个答案,带着期待的爱情。拉锯战中,他与父母达成了唯一共识——感情在前,婚姻在后。
如今,许非还有一年半就要毕业了。打算靠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在二线城市安个家,当然也离不开父母的帮衬。他有时会迷茫,觉得自己不一定能经得住社会的锤炼。但是他依旧抱有超越一点现有生活的希望。
以下为许非的口述:
许非四伯家正在准备年夜饭的菜肴。
1月21日,大年三十,我和爸妈一起去看奶奶,她现在住在四伯家,所以照例要去那里团年。那边是乡下,往年我们都烧火盆取暖。现在条件好了,都开空调了,但火盆还是得烧,一烧一整天。柴火要填够,不能熄,寓意着新年红红火火。
许非四伯家的炭火盆。
年夜饭我们分两桌,一桌大人一桌小孩。都二十六了,我还是喜欢挤小孩那桌。然后和他们一起看电视,等春晚倒计时,快到十二点一起去放烟花。老家镇上的房子都是一家一栋的小楼,沿着路边拔地而起。每家都要在零点前把烟花在自家门前摆好。电视上新年钟声的响起,烟花沿着主路,照亮每家每户的夜空,新年就算到了。烟花炮竹燃放剩下的垃圾也不能扔,我奶奶说这是财,过完年才能扔。
许非一家的年夜饭。
零点家门口放的烟花。
老家亲戚住得近,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去大伯家吃饺子。初二“回娘家”,我没结婚,就跟爸妈回姥姥家吃饭。
结婚的事他们两年前就开始催我了,今年也不例外。
1月7日,我和爸妈一起看电视,电视上在放小品,第一个讲大龄女青年被催婚,第二个讲生小孩。我当时就抱怨这演得太无聊。爸妈就说:“你们年轻人不懂,有家庭才会幸福,有人爱你照顾你。”我说:“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自己都养不活。”我妈就觉得,“等有了孩子,再苦再累,回家看一眼小孩就幸福。”说到这我就沉默了。
我回家已经快一个月了,去年12月26日回的。有时外面待久了,总想回家看一两眼。但回去我就得想方设法让我妈高兴——刻意早起,按时吃早饭。在家我也不敢点外卖,我妈会觉得我浪费。那天回家他们来接我,还切了一盘我最喜欢的腊肠,是老家必备的年货。从农历腊月开始,年货就是爸妈的心事。他们一放假就会往市场上跑,看到品质好的牛羊鱼肉就会买去,腌制、吹干,做腊肉。往年家里都会准备二十多斤腊肠,这两年我在外面,爸妈就准备得特别多,有五六十斤。
许非父母办的年货。
两年前,爸妈向我催婚的时候说过,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我才有动力承担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
但我不觉得。元旦假期,我和我妈一起去她表姐家。妈妈的表姐至今没结婚。每次回家后,我妈都说她家太冷清,虽然自在,那也是没有羁绊的、断裂的生活。
我爸妈的理想儿媳妇和绝大多数家庭一样——善良孝顺,条件相当。但他们还是和我说,前提是双方要有感情。反而我有时会劝他们,时代变化了,人心没有那么纯粹,找到一个交付真心的人很难。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但他们不听,默认我过两年就会结婚。我只得采取拖延战术,画大饼:缘分未到,时机不成熟,等工作稳定了我再想结婚的事情……有时也会拿我屡次相亲失败的大表姐当挡箭牌:“你看急啥,我大姐今年都31了,催了几年了还不是没结婚。”能糊弄一次是一次。再过两年矛盾估计会更加激烈,我只能躲着。
在他们心中,我没有结婚,他们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有过两段感情。一段在大学,那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喜欢一个女生。还有一段是最近,和我青梅竹马的纠缠。两段都没有真正在一起。但于我而言,都是用了心的,结束时有种深深的疲惫感。但有时我会觉得,对她们的喜欢,就只是像喜欢一个还不错的人,我不能说我“爱”她们。我也问过朋友,爱情是什么状态和感觉?她说了一些我听不懂的话,让我去看《英国病人》。
许非老家门口的公交站台。
于我而言,感情在前,婚姻在后。我不相信人性,很难轻易开始一段感情。而婚姻更像是考试作文,是最后一题的标准答卷。这个年纪你结婚了,主流社会才评判你通过了。我不喜欢孤独,但相比于两个人被迫结婚,孤独就变得可以忍受了。
我有个大学同学,也是老乡。他毕业后就上班了,做电子厂的运维,去年在双方家长的催促下结了婚,女方是之前的同事,他通知我结婚时很突然,我对他的感情印象还停留在他大学时的初恋。那时他很认真,虽然后来分手了,但他花了一年半才彻底死心。以至于听到他结婚消息时,我恍惚了一下,时间过得好快。
后来再聊起,就是他告诉我生活压力大,要还房贷,要照顾两边父母。我觉得他活得好累,但似乎也是很多人相同的处境。
还有一个小学很好的朋友也结婚了。之前看他朋友圈,他带着一双儿女吃肯德基,小朋友很可爱。那一刻我觉得他很幸福,也是属于我父母相信的那种家庭幸福。
但这似乎也不是我现在盼望的生活,记得他发朋友圈照片那天是星期三,我笑着和身边朋友吐槽:“我小学同学都儿女双全了,但我不羡慕。他要带小朋友周三去吃肯德基,浪费,我会忍一天,到疯狂星期四大吃特吃。”
家里长辈们大多在用抖音,他们还有一个抖音群,在一个圈子里互相关注,出门也会带自拍杆发抖音。来来回回推送给他们的都是差不多的东西。看到他们刷的内容我也会觉得无聊。例如我妈,以前爱看大师讲道理,例如“女人要改掉哪些缺点,才能幸福”,现在爱看“百善孝为先”、“感恩父母”的视频,还经常转发给我。
我们老家用抖音的人挺多的,不止中老年。有一次我喜欢的人(青梅竹马)发给我抖音视频,和我讲道理——抖音上某个“佛教大师”说:“路不通要学会转弯,心不悦要学会看淡。答案在明天。”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其实我爸妈对我挺好的。我是学计算机的,考研考了三年,最后从一个二本上了一个985的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期间他们没有逼着我找工作,养家赚钱,反而一直给我提供经济支持。对我的工作也没有什么要求,觉得我能养活自己就好。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很多父母倾尽所有付出,我爸妈也不例外——他们还计划着我成家了给我买房,准备了100万元首付,等我工作了给我买个车,帮助我生活起步。
《岁月神偷》里有一句台词:“做人,总要信。”我现在还是会想起《岁月神偷》里这句话,也依然渴望着爱情。蔡澜微博下面也有人问他:“还可以相信爱情吗?”他回答:“可以相信,不要迷信。”我喜欢这个答案。
学计算机不是我的爱好,只因为是热门专业,它成为了我的生存技能。但今年互联网就业不景气,我还没正式开始找工作,但得未雨绸缪了。以后我想选一个房价负担得起的城市生活——成都、苏州、长沙,那些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韵味。等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再考虑回老家。有时我会迷茫,觉得自己不一定能经得住社会的锤炼。但是我依旧抱有超越一点现有生活的希望。平时我喜欢听民谣,等工作稳定了,闲下来,我想学个乐器,给乐队打工。
(应受访者要求,许非为化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林焕裕
关注
主题数872
涟水一中校长俞军义何德何能如此任性?实名举报!
阅读 5942
有人说“中国要搞计划经济”?刘鹤:根本不可能!关于房地产、企业家、疫情,他透露
阅读 4845
河北55岁男子跳冰河救人遇难,遗体仍保持救人姿势
阅读 444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