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回乡见闻】一个河北乡村的年味儿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回乡见闻】一个河北乡村的年味儿
[ 复制链接 ]
赵给
2023-1-24 22:30:26
平时我们总爱告诉自己:世界那么大,想出去走走;可一旦春节来临,又总会有一种声音呼唤:旧爱那么深,想回家看看。
河北省任丘市石门桥镇史村,明朝时丁氏同族四兄弟由京西延庆迁居此村,到了清朝,王氏家族由王团也迁居该村,由此形成以这两大姓氏组成的家族式村落,至今绵延数百年。
史村地处华北油田腹地。从北京到这里,会经过任丘这座四线小镇的市区。这里对于中国经济脉搏的把握相对滞后,不过仍然可以映射出某些产业变迁的痕迹。
例如,在这里最为闻名的建材一条街,此前都是瓷砖店、卫浴店、门店鳞次栉比,但随着房地产业的涤荡,最近两三年间,不少已经改头换面,有改为干洗店的,也有改成殡葬服务的。
进了史村村头,第一感觉就是,这里早已改变了此前灰头土脸的磨样,整个大街都与城市非常相像。摆脱了脏乱差的面貌,这其实折射出农村卫生观点的极大提升。
同时,小麦、玉米、杂粮、蔬菜为主等农作物生产依然是这里的标配,这里还通过农家书屋等方式,让大家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和改良方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构建起“精神粮仓”。
(资料图)
老叔,是我的父辈兄弟中年龄最小的叔辈。去年,他自己买了一台收割机,去年秋收,他要前村后村忙前忙后,帮助小麦等作物收割,成为全村最忙的人。
我问他收入如何,他憨笑着说,比自己种地要高不少。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被称为粮食生产“两化”,未来这一进程仍会加速推进。
种粮种菜后,史村的农民有一个先天优势,他们可以驱车跨过106国道,前往不远的华北油田处销售,那里是城市聚集区,每天销量都不错。我的婶娘50多岁,今年回老家,她对我唠叨最深的感触就是,自己卖菜时开始有人对她喊“老太太,这菜多少钱一斤?”时间的印记划过长辈们的脸颊,农村人往往印刻的比城市里的人更深刻一些。
婶娘给我讲了一件事儿,让我比较触动。去年12月,他和叔叔都感染阳性,成为一大家中症状最严重的两位,不仅头疼,而且浑身酸痛。
但是她和我叔即便在症状最厉害的三四天,也依然开着电动三轮,赶往油田卖菜。一个人卖不了,就两个人去卖;坐不起来,就躺着卖。我问她,干什么这么拼,阳性最需要静养,而且也卖不了太多钱的。她说,自己知道,但是就是觉得待着也无聊,菜放坏了更是可惜。
这件事给我两点启示:一方面,现在农村确实富起来了,但要改变多年来的习惯依然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农村人有最为本真的质朴、隐忍和勤劳,这将在中国澎湃的乡村振兴大潮中,推动中国农村进一步繁荣的坚硬底座。
生活条件变好了,体现在各个方面。回家后,每位叔婶都格外热情,开心果、草莓、蓝莓、哈密瓜一应俱全,让我品尝的水果、干果的种类完全不必城市差。
去年国新办在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农村领域的发展变化时曾明确,“农村棉油糖胶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供给充裕;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提高,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只有真正回到乡村,也只有真正与多年前对比对比,才能对这些变化有更深的感悟。
史村的过年传统,保存着很多传统老礼儿,折射出浓烈的春节气息。
大年三十一起床就要调浆糊、贴春联,院门、屋门、旱厕门,大张小张区分好,统统贴上;贴完就开始包饺子,素馅一盆,肉馅一盆,错开样儿包,家里包完了,就去隔壁帮邻居家包;包完饺子去上坟,一大家子二十余口,点燃玉米秆,烧掉坟头上的所有荒草,象征告别与期盼;回来看春晚,一大家子品评着哪个节目好,哪个节目一般。
对于男孩而言,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放炮。每次放完鞭炮,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到鞭炮碎屑里,寻找那些没有响的哑炮。如果有引信,就自己塞在墙缝里点燃;如果没有,就把炮纸剥开,把里面的火药倒出来,用火柴点燃,呲地一下闪下光就没了。这个过程,仿佛是对困境企业的一次破产重整,总有办法让它们焕发一次新的生机。
当然最有过年气息的,还是大年初一,五更天起床,趁着天黑就挨家挨户拜年。如果不想起,那是不行的。十多个男孩儿每个长辈家里就会排起队来,鱼贯而入,挨个给伯、叔辈份的老人叩头。先是双臂抬过头顶,然后屈膝而跪,头碰地后才能起身。长辈们就会跑上前来拉扶,拉起来这个,另一个又跪下,又要赶紧去拉下一个。整个房间瞬时响起农村人特有的介乎“哈哈”与“嘎嘎”之间的笑声。
近几年,身边总有人说,年味儿有点淡了。对此,有人想在禁放的烟花中找寻,有人想在变淡的春晚中找寻。在这次返乡之旅中,我也找到了一些答案。在我看来,关乎年味儿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人,一个是人的关系。
人多,才能烘托出浓烈的年味儿。尤其是孩子,往往是引领我们重温年味儿的明灯。为了陪他们成长,让他们感知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重新捡起已经淡忘了的仪式感。看着他们穿新衣戴新帽,扎红头绳梳小辫,我们备年货、包饺子的动力也会强化。再加上,小辈行礼和长辈的压岁钱回应,满满当当的年味就会洋溢而出。
去年,中国人口60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虽然这是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但也必然会引发诸多层面的连锁反应。城市里少了伴随着过年而欢呼雀跃的孩童,肯定就少了最大的年味儿依托。
另一方面是人的关系,例如,多年前的农村,并没有智能手机,最多只有固定电话,大家相互之间却更有话说,春节期间的走街串巷,更是会带来平日没有的交流欢乐。
宗族关系也是其中的典型。当初,刘强东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的时候,学费还是靠着全村一起集资攒出来的500元。刘强东去读书的那一天,他担心这500元弄丢了,于是母亲帮他把钱缝在内裤里面。刘强东就带着这500元跟75个茶叶蛋到了北京。这就是全村宗族关系的典型场景,也是维系全村血脉的典型场景。
近几年记者生涯,使我走了不少南北方多地,也留意着其间的一些变化。我觉得,南方还有不少产业链式宗亲,比如在被誉为“中国门都”的浙江永康,就有不少叔叔做锁、舅舅做门的利益共同体,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养成,而且意味着它们之间不仅有宗族伦理的约束,更有利益的绑定。
北方类似宗亲关系和利益链条则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阶段性的脱离宗亲家族而独立;东北等多地更是堪称“移出地“,随着人口的流失,进一步又导致了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主体,利益链条也就无从闭环。
家乡是我们生命的开端,正是从这里,我们开启一切人生冒险,翻过岁月不同侧脸。很多时候,只有真正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待返回时,才能深刻体会到自己真正的财富在哪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赵给
关注
主题数604
101岁杨振宁露面,与林青霞同获港大名誉博士学位,发言视频公布
阅读 4602
胡锡进:公布新冠死亡数据限定“在院死亡”,应视为一种客观的努力
阅读 4507
噩耗!张常宁父亲突然因病去世,享年66岁,曾是中国男排名宿
阅读 445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