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上每售出四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的时候,足以说明新能源的市场化教育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大众正在接受这个新物种。而相比过去一年市场端的繁花似锦,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端的发展能否与之呼应呢?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梳理2022年已经发布、或是原计划在这一年发布但因各种原因跳票的新能源重点技术。
★麒麟电池:参数拉满,价格劝退?
里程焦虑仍是压在电动汽车身上的两座大山之一,当过去几年锂离子电池在化学属性层面陷入突破瓶颈,电芯能量密度难再提升,各大车企和供应商纷纷将目光转向动力电池的物理布置层面,以期通过高集成度在车内塞入更多电池。
取消传统模组(Module)设计的CTP(Cell to Pack)电池应运而生,没有中间的模组模组环节,电芯(Cell)直接集成组包(Pack),电池包空间利用率大踏步提升。而在2022年6月23日,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发布第三代CTP电池——麒麟电池,将CTP电池的参数推向新高峰。
首先在电池体积利用率方面,麒麟电池达到了72%,这一数据甚至超过了理论上比CTP更具集成效率的CTC(Cell to Chassis)技术:采用CTC布置方式的特斯拉4680电池体积利用率为63%,采用CTB(Cell to Body,与CTC实际为同类技术)布置方式的比亚迪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为66%。
与空间利用率相呼应的,是麒麟电池的能量密度来到新高度。填充三元锂电芯的情况下,麒麟电池包能量密度为255W·h/kg,而当下同样搭载三元锂电池的主流电动车型,其电池包能量密度一般在180W·h/kg。如果这些主流车型换装麒麟电池,续航里程将突破1000km(CLTC工况下)。
而最先将CTC技术落地的则是中国厂商,2022年4月25日,零跑发布CTC技术,搭载在品牌首款轿车车型C01上。比亚迪在不久后也推出CTB技术,同样搭载在轿车车型海豹上。
不过在技术路线上,零跑CTC和比亚迪CTB并不相同。零跑CTC其实是通过对电池下托盘和下车体部件的集成耦合,将大模组电池集成在底盘之上,更确切地讲是MTC(Module to Chassis)。比亚迪则是“向上”集成,将车身地板与电池上盖板集成,如此偷出10mm的Z向(垂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