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首席看市|2023年市场怎么走? 十大券商基金首席观点来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首席看市|2023年市场怎么走? 十大券商基金首席观点来了
[ 复制链接 ]
激活
2023-1-27 20:15:05
原标题:首席看市|2023年市场怎么走? 十大券商基金首席观点来了
岁且更始,时乃日新。展望2023年,随着防疫政策逐步调整,多位业内人士直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可期,房地产销售也有望在政策支持下实现回暖。新的一年,市场会迎来怎样的投资机会,后续走势又将如何?对此,北京商报记者特邀多家证券公司、基金机构首席从宏观经济、权益市场等多角度对2023年市场走势进行观点展望。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
整体来看,2023年的宏观市场或比较乐观,但也要防范“灰犀牛”或“黑天鹅”的风险。对2023年,宏观经济主要有两个关注点。一是海外问题,由于2022年受美联储加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比较紧张,特别是对于我国的人民币汇率,金融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目前来看,随着美国经济的一些主要数据,最新的CPI数据、PMI数据公布,2023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可能比较大,所以美联储也会放缓加息,因此今年海外市场的压力或会比2022年要小。
第二点,从国内经济来看,在疫情后,居民生活逐步回归正常,会相对明显带动消费。从2023年的消费来看,对于经济会有明显的拉升,且消费在中国宏观经济里的比重也较高,约占百分之六七十。因此,对于今年稳住经济大盘的作用或会比较明显。另一方面,随着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如“三支箭”“16条”等出台,以及年初央行调整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下限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预计2023年的房地产销售可能会逐步转正。
总体而言,在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表现会更好,包括今年初也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股票市场均有明显回升,也代表了投资者的信心在进一步加强。当然,展望全年,也要关注部分风险的存在,包括海外经济衰退可能会对我国的出口造成冲击,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稳对于大宗商品的影响等,同样值得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
2022年是中国经济“艰难”走过的一年,而2023年将是中国经济万象“复苏”的一年。2023年,我国经济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总基调仍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扩内需、提信心被摆在优先位置,多项政策合力将推动经济企稳复苏。我们认为,2023年经济复苏面临的压力或将主要是疫情防控调整后确诊峰值的到来、当前外需的趋势性转弱、地产低迷叠加地方财政压力加剧以及企业和居民预期的延续偏弱。
为应对2023年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在居民预期完全恢复前,财政政策的拉动作用短期看应强于货币政策;在加大房地产资金供给支持的同时,居民需求端的调控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在长效机制改革方面,配合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进一步促进要素资源的自由流通有望使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助力经济增长中枢上移。
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下行尾声,复苏前夕”的拐点附近。综合考虑全球经济衰退趋势和国内稳增长的宏观环境,2023年我国经济主题仍将是恢复性增长。随着新冠口服药上市和新型疫苗便捷接种,疫情对经济影响有望逐渐减弱,经济表现将会好于去年,全年GDP增速估计在4%-5%区间。预计在内需修复及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双重作用下,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将有所抬升,而大部分权益资产价格仍在估值低位,投资价值相对凸显。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
:
2022年是“国内经济承压+全球流动性收敛”,如果2023年国内增长和全球流动性将先后度过压力峰值,则新的组合对中国资产相对有利。如前所述,当前经济增速已低于中期目标和财政平衡的要求,随着“小步走、不停步”的防疫策略优化、地产的再度均衡,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的落地,国内经济有较大概率度过压力峰值。美联储仍在加息过程中,确定加息结束仍为时过早;但美国通胀拐点已经确认,且基准利率已至4%的高水位,2023年全球流动性拐点将度过压力峰值。这种组合对中国资产相对有利。一则国内相当于处于“衰退后期”向“复苏前期”的逐步过渡,权益资产经验上较好的时段一般是衰退后期和复苏前期;二则全球流动性压力减轻释放资产估值压力;三则中国经济处于增长左侧、海外处于增长右侧,跨境资金流动有利于国内,人民币汇率的表现也会更为稳定。
宏观面处于逻辑有待于进一步明朗的状态,即关键线索均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宏观面还处于上下行风险不对称的状态,即未来逻辑改善的空间要显著大于逻辑恶化的空间。胜率由确定性决定,赔率由空间决定。权益资产处于胜率尚不高但赔率较高的位置,如我们前期指出的“处于价值相对凸显的位置”,特别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我们倾向于认为在姿态上应逐步积极;债券资产正好相反,胜率仍相对有利,疫情和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仍形成对利率的压制;但赔率偏低是主要约束。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总监徐高:
祝各位投资者新春快乐,兔年大吉!刚刚过去的一年,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投资者,都是相对艰苦的一年。但随着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减小,以及国内宏观政策向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三稳”聚焦,中国经济有望在兔年触底回升,明显复苏。国内经济的向好将有利于权益市场。与经济复苏相关性较强的周期类板块、大金融以及过去两年受到抑制的消费,都将是投资者在兔年可以关注的方向。在此衷心祝愿投资者们在兔年取得丰厚收益!恭喜发财!
思睿投资集团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洪灏:
展望2023年,“转折”理应成为新一年的题中应有之义。内需的释放将是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变量。随着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放松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中美需求的相对强度将开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以房地产投资周期衡量的中国经济短周期正接近其拐点,周期见底修复、中国股票市场回暖以及人民币和风险资产时来运转的机遇正蓄势待发。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周期的领先性,美国和全球经济短周期正加速下行,预示着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尚未被市场计入的若隐若现的不确定性和渐行渐近的市场震波。同时,美联储秉持鹰派货币政策的时间可能久于市场预期,这将是横亘于2023年的风险点之一。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经济的复苏之路并非坦途,力度空前的政策生效尚需时日,消费需求和房地产回暖非朝夕之功。尽管经济周期修复和市场寻底的进程将充满曲折反复,但我们对2023年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走势胜过2022年理应抱持期待。
英大证券首依畲笙觯�
尊敬的北京商报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英大证券李大霄。我们终于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23年,预计2023年我们受到疫情的影响将越来越小,经济将从低谷明显回升,人民币汇率趋强,外资将大量流入,中国最低估最优质最龙头的蓝筹股将会被全球投资者争抢,2023年将迎来中国优质资产的牛市,读者朋友仍然要坚持余钱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拥抱蓝筹股,远离高估五类股票,做好人,买好股,得好报!祝读者朋友们新年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投资顺利!取得丰厚的投资回报!新春快乐!兔年大吉!
南方基金首席投资官(权益)茅炜:
我们对2023年市场持较乐观的展望,预计国内AH股票都有不错的投资机会。在结构上,大金融、地产链、平台经济等板块之前下跌充分,因此修复性反弹的空间较大;大消费等内需板块有望在经济复苏的带动下出现盈利增长的拐点;科技和高端装备经历2022年下跌之后,估值也到了合理水平,有较好的选股空间。因此目前来看,各种风格2023年都积极可为。祝各位投资者新春快乐,阖家幸福,2023年获得更好的收益。
嘉实基金股票投研首席投资官姚志鹏:
旧岁砥砺奋进,新年再启征程。兔年的钟声敲响,新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展望2023年,将是宏观周期和企业盈利企稳复苏之年。伴随新一年经济复苏、企业盈利的扩张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我们认为2023年整个资本市场是充满希望、充满丰富机遇的。资产最重要的是方位感,在市场历史估值的相对低位、周期方向和动能都趋于向上,正是积极配置权益类资产的好时机。
从宏观视角看,2023年的宏观环境整体有望是“宏观温和复苏+盈利企稳+流动性平稳+风险偏好提升”的组合。海外流动性跨过紧缩速度的高点,国内稳增长下流动性维持宽松,预计2023年全年股市资金供求重回温和增量格局。对应类似2013、2019年的复苏周期环境,市场结构机会不断涌现,中期投资应聚焦寻找未来3年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特征的产业线索上。
从产业机遇上看,企稳年通常对应丰富结构机会,在自上而下视角下风险偏好修复和自下而上视角下有着业绩与估值扩张潜力的赛道中,很多值得关注的机会已经在逐步凸显。例如,景气度整体仍在高位、估值消化充分、预期与持仓较低、产业逻辑仍在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发展与安全统筹兼顾的新增长范式下的大安全主题,包括估值处于长期低位、行业有望困境反转的计算机、半导体方向;房地产政策纠偏和受益于疫后复苏带来需求改善的可选消费,及周期相关的地产产业链。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
A股和港股今年以来表现可圈可点,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的表现也比较亮丽。随着我国消费复苏、经济回升,各路资金流入A股和港股的意愿越来越强烈,A股和港股将走出结构性牛市的行情。现在市场反转的趋势已经形成,结构性牛市的特征逐步体现出来。现在虽然还不具备发动全面牛市的条件,只是一部分行业和股票上涨,但结构性牛市是投资者获取不错回报的良好环境,可以及时布局,从而抓住经济转型受益的机会。
随着2023年我国经济出现复苏,美联储加息也接近尾声,预估美联储或会在3月之后结束本轮加息周期,依此来看,2023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或是升值。而人民币升值无疑会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股票、债券的配置热情,从而带来资金的流入。外资的资金流入会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很多投资者会观察外资流向的指标,因此外资的流入对A股市场走强是一件好事。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
预测2023年投资主线分为三个维度展开。一是伴随经济增长稳中有进的基调确立,基建投资链条值得关注。2023年是二十大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十周年的关键节点,再叠加国企国有资产重估的大逻辑,基建端增速起到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到10%左右的增长,整体判断比较乐观。
二是消费链条。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场景在过去两年受到疫情影响,随着疫情优化管理的措施出台,2023年可能会看到消费场景的修复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今年以来居民储蓄率不断攀升,消费潜力空间较大。
三是科技成长方向。2023年以后,关键词在于发展和安全。新能源、电子半导体、军工、高端装备等投资链条在2020年之后都具备比较好的成长性,再叠加海外流动性负面因素的解除,成长板块会迎来相对比较好的估值环境和流动性环境。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激活
关注
主题数856
春节出境游太火爆,泰国预订量猛增近20倍
阅读 7040
退休后“翻船”?保险老将万峰失联
阅读 5328
(时政)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
阅读 512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