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2023中国车市|宏观层面有利有弊,品牌方面奋力向前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2023中国车市|宏观层面有利有弊,品牌方面奋力向前
[ 复制链接 ]
18010063851
2023-1-26 06:27:10
如果说2022年的中国车市关键词是“内卷”,那么2023年则可以用“惨烈”形容。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实际上,中汽协已经两次下调销量增长目标,除了少数品牌,大部分都没有完成年初定下的销量KPI。这足以说明2022年车市发展情况并不明朗。尤其是受上下半年两次疫情大范围的影响,很多品牌的生产节奏都被打断,导致终端消费需求不旺。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同比也是有所下降——2021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68.0%。
2022年中国车市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内卷,其中有传统燃油车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表征是德日一线合资品牌固守传统阵营,竭力维持局面;还有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大内斗,蔚小理面对哪吒、零跑等所谓二线新势力奋起直追,比亚迪和广汽埃安这样在产业链和渠道方面有巨大优势的强势品牌一绝绝尘,问界背靠大树好乘凉,来势汹汹,成长速度极快,更有奇瑞、长安、吉利、长城等传统自主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强势入局,它们都在资金支持、技术研发、供应量以及渠道方面都具有深厚的积累。
可以说,燃油车品牌的竞争基本没有太大变数,结果是可以预料的,而新能源品牌的竞争则不可预测,其中存在太多的变数。
2023年中国车市又会有哪些变化呢?笔者今天从宏观层面和产品层面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宏观层面 有利有弊
首先是有利的因素。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依然处在中速增长阶段,具有一定增长潜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课题组”研究认为,结合国际经验推算和Logistic模型预测,到2032年我国汽车总保有量将达到4.3亿辆,新车产销规模约为3100万辆,千人汽车拥有量大致在312辆。未来10年,我国新车销售规模将具备年均1.5%-2%的潜在增长率,而现阶段仍具备3%-4%的增长空间。
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中车龄超过6年的大约有1亿辆,已经到了更新升级阶段。据统计,这些车辆每年更新1%,将拉动销量约4个百分点。2023年的汽车消费政策宜更多关注升级消费和更新置换,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发力点,甚至应该成为汽车市场中长期政策重点。
特斯拉开年就开始降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随着供应链的成熟,原材料价格正在逐渐走低,新能源汽车降价是大势所趋。降价对于有些品牌来说并不开心,而消费者是愿意看到降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车市。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新能源品牌将会进一步挤压燃油车品牌。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而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从车市整体销量增长比例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明显更强势。燃油车品牌没有什么更有效的应对手段。
这两年,传统燃油品牌一直处于“苦苦挣扎”的状态。尤其是在2023年,这种颓势会进一步加剧。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高端、高算力芯片的供应紧缺状态,而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的局面将会更加严峻。目前电池原材料仍处于高位阶段,尽管现在有了下降的势头,但是未来预期并不明朗,短时间内价格不会回归到正常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汽车成本难以下降,且又面临着降价的市场压力,这对于电动车品牌来说并不友好等。
另外,2022年购置税政策在年底引发部分消费提前释放。2022年底经销商库存较高,2023年存在去库存压力,这些也是影响2023年汽车市场的不利因素。
品牌层面 奋力向前
车市大趋势永远是机会和困难并存。各家品牌有各自的优势,应对的措施也有所不同。笔者搜集了部分品牌在2023年的产品规划和销量目标,我们从中可以管中窥豹,能够大致看出2023年中国车市的发展脉络——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作较大,一线合资品牌依然把重点放在燃油车方面,着重在年款、中期改款在发力,力图实现利益最大化,而二线合资品牌的对策则是居中路线,燃油车和电动车齐头并进,造车新势力则是要实现产品多元化。
具体如下:
奇瑞新能源2023-2025产品规划在网上曝光。按照规划,2023年奇瑞新能源销量目标为45万台,国内销量30万台。2023年重点新车包括2023款QQ冰淇淋、代号S56的硬派纯电SUV和eQ7纯电版。
长安阿维塔将在2023年推出阿维塔11后驱版本,并发布第二款产品——全新中大型轿车(内部代号E12),同时将冲击全年10万辆订单目标。同时计划在2023年覆盖110城,渠道触点数量达到500家,将在2024年发布2款全新车型,完成2025年“4年4车”的战略规划目标。
吉利品牌官宣,将推出全新的新能源系列。目前吉利汽车旗下已经拥有了几何、极氪、极星、睿蓝、路特斯、雷达这几个新能源品牌,主打20-30万元级市场,预计会在几何和极氪中间。
吉利的新能源序列定位中高端,包括多款全新纯电、插混、增程产品。首款产品将在2023年亮相。
星途2023年产品规划,追风、凌云和揽月将完成迭代改款,全新的星途瑶光将于上半年正式上市。除此之外,星途还将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
一汽丰田发布2023年规划,一汽丰田表示2023年力争实现新车销售102万台,服务入厂1007万台,零件销售61.5亿元的目标。车型方面,一汽方面从3月开始,将陆续推出格瑞维亚、凌放、RAV4荣放、卡罗拉等车型的改款车型,7月将完成TNGA-C平台搭载第五代HEV技术商品的全面切换及HEV的全系覆盖。
北京现代发布2023年规划,新一代ix35将在年中上市,代号为“OE”的全新电动车在下半年将投放市场,伊兰特还将推年代改款车型。此前,现代公布过“2025向新计划”,2025年实现燃油车全面混动化,构建一款MPV车型、两款轿车、三款SUV车型的混动化产品矩阵。北京现代将在2025年达成年销50万辆以上的销量目标。
零跑汽车2023年规划,全新B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B11预计会在今年第三季度亮相,定位中大型SUV,一共有两种动力组成,分别为纯电续航与增程式混动。
零跑汽车同时也将在2023年进入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登陆欧洲市场。
百姓评车
无论是哪个方面讲,2023年的中国车市都将进入全面竞争的局面,市场洗牌也将进一步加剧。大象转身也好,船小调头也好,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谁就能赢得机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18010063851
关注
主题数55
雷曼8K超高清显示屏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内容传播
阅读 7863
受停产波及!理想 one 二手价格跳水
阅读 3090
印度造苹果,2 台里有 1 台是烂的
阅读 282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