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闹元宵|1000 余人上演国家级非遗长乐故事会

orman2001 2023-2-6 09:15:02
2 月 5 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汨罗市长乐镇,71 岁的陈范兴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检查道具、指导化妆、组织人员……作为 " 长乐抬阁故事会 "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范兴正在为元宵节的 " 长乐抬阁故事会 " 做着准备工作。




正月十四、十五," 长乐故事闹元宵 " 在汨罗市长乐古镇开启两日狂欢,1000 余人演绎精彩故事,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也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看故事,观灯会,品甜酒,闹元宵,整个古镇成为了一片欢乐的 " 故事 " 海洋。
长乐抬阁故事会源于隋唐,盛于明清,由元闹花灯演变而来,是一项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并集表演、彩绘、历史、天文、地理、文学、民情、时代精神等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古老而又神秘的传统艺术。2011 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受广大老百姓喜爱。
每年元宵节,陈范兴一大家子踩高跷、扎故事、打锣鼓。17 岁的孙女陈添若今年踩着 1.3 米的高跷,完成她在元宵故事会的首次亮相。




添若 3 岁开始扎故事,长大后不能扎故事,但对故事还是满腔热爱。在爷爷的熏陶下,添若从小耳濡目染。两个哥哥添翔、添乐踩 3.5 米的高跷,性格像男孩的添若想向哥哥看齐。
今年,上市街 18 至 30 岁的年轻人有 200 多人,4 至 8 岁的孩子达 300 多人,年轻人参与的比例达历史最高。200 多台故事,下至 4 岁,上至 70 多岁,许多人家都全体出动。
" 我们长乐的‘故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扎’出来的。" 陈范兴说,工匠先用材料搭建起一个可移动的小型戏台,当地人称 " 扎故事 ",孩子们穿上戏服在戏台上摆出不同的造型,通过人物造型和道具的结合来表现民间故事的情节。因为以前的戏台是人抬着的,所以被称为 " 抬阁故事会 "。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




自懂事起,陈范兴就开始跟着父亲陈斌全学习 " 长乐抬阁故事会 " 的基本技能——踩高跷。" 从 1 米高开始,最高是踩 4 米的。" 陈范兴说,他之后又跟随民间艺人学习戏剧脸谱化妆和各类 " 故事 " 的扎制技巧,逐渐成为当地 " 扎故事 "" 演故事 " 的能手。
后来," 长乐抬阁故事会 " 中断了一段时间。在陈范兴的倡导下,1986 年,中断数年的 " 长乐抬阁故事会 " 在长乐镇麻石古街重新上演。" 当时上演了 100 多台‘故事’,场面特别热闹。" 说起三十多年前的场景,陈范兴记忆犹新。




为了进一步增加 " 长乐抬阁故事会 " 的观赏性,陈范兴把麻石古街一分为二,形成上市街与下市街两大 " 阵营 "。" 每年演‘故事会’的时候,两方比拼谁的‘故事’精,谁的‘故事’多,谁的‘故事’新。" 陈范兴说,如果上市街四个高跷演员演一出《福禄寿喜》,下市街就出《五子登科》,上市街再出《八仙过海》来回应……
盛会前夜,国家级非遗项目抬阁代表性传承人李阳波,与下市街近 20 名组导者排兵布阵,做 " 战前 " 动员。




他透露,今年最难的一台故事是《百岁挂帅》。" 佘太君 " 安坐太师椅,椅侧 12 把兵器旁逸斜出,12 位扮演 " 杨门女将 " 的小演员通过兵器,形态各异地固定在 " 佘太君 " 周围,宛如大树开枝散叶。
孩子们身体轻盈,在高台的装扮下,飘逸于剑刃、花朵之上。看似惊险,实则 " 稳如泰山 "。绝妙伪装的玄机就藏在宽大的戏服里,孩子们或站或坐,被钢筋巧妙地支撑。
故事巡游队伍的最后,压阵的总是惊险奇绝的高跷队伍。万众期待中," 高跷王子 " 郑大军身着鲜红的七品芝麻官戏服,头戴官帽,手摇折扇走来,轻盈点落,引得人们喝彩欢呼。




郑大军 8 岁开始学踩高跷,一踩就是 40 多年。5 米的高跷肩比楼房,布条捆绑小腿便完成人与高跷的连接。
近年来,汨罗市委、市政府成立 "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 ""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顾问委员会 "" 上市街故事会 " 和 " 下市街故事会 "。编制《长乐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管理办法》、《长乐抬阁故事会保护发展规划》。筹资近 1000 万元,建成上、下市街故事会博物馆 2 个专题展馆。长乐抬阁故事会作为具有独特艺术形式、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通过 " 民间文化艺术节 " 品牌活动的举办,被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熟知和认同,受众率和参与率都达到较高水平。




长乐镇产业资源丰富,可以概括为 " 走的麻石街、看的故事会、品的香甜酒、玩的滑翔伞、用的保险柜 "。故事会吸引大量人流,不仅让小镇知名度持续上升,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去年 12 月,年产三万吨的中国 · 汨罗长乐甜酒产业园在汨罗市长乐镇开园。目前,该产业园已入驻 4 家企业,总投资超 1 亿元,12 月底全部正式投产,预计实现年产值 5 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7000 人。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摄影记者袁召辉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 小时报料热线 0731-8557118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