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2月以来5家券商获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如何做大碳金融“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2月以来5家券商获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如何做大碳金融“蛋糕”?
[ 复制链接 ]
海天行
2023-2-8 07:15:10
原标题:2月以来5家券商获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如何做大碳金融“蛋糕”?
“双碳”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获券商争相布局。2月6日,中金公司发布公告表示,中国证监会对中金公司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无异议。包括中金公司在内,2月以来5家券商相继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已获准。有业内人士表示,碳排放权自营交易业务是券商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建设的战略性业务,相关业务资质的成功获取也将进一步强化券商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同时,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碳金融市场将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未来发展空间可观。
券商扎堆布局碳排放权交易
2月6日,中金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无异议函》。根据该无异议函,中国证监会对中金公司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无异议。除中金公司外,东方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华泰证券也于2月3日-6日相继发布相关公告。至此,截至2月7日,2月以来公告收到证监会相关函件的券商已达5家。
在公告中,上述券商均表示,将根据相关规定和无异议函的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好相关风险管理工作,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国泰君安证券旗下官方公众号“国泰君安发布”显示,2015年国泰君安收到中国证监会开展碳排放权自营交易的无异议函,成为首批获牌券商。2016年,国泰君安正式开始涉及碳配额交易。另据2022年12月国泰君安发布的官方公众号显示,国泰君安已落地证券业首单挂钩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的场外期权交易。同期,作为交易机构,成功参与香港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交易平台的首批交易。
另据中信证券官网,2021年11月,中信证券已加入碳排放权交易标准文本工作组和碳衍生品工作组,与交易商协会共同探讨建立标准化碳排放权衍生品交易市场。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认为,从“双碳”目标出发进行推算,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蕴含的业务机会、业务空间也是巨大的,这也正是券商积极谋划布局碳交易市场的原因。获得无异议函是券商参与碳市场的前提条件,能否获准参与,还需要看碳市场主管部门的态度。
作为获准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券商之一的申万宏源也表示,碳排放权自营交易业务是券商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建设的战略性业务。目前,申万宏源已多次组织召开“碳达峰、碳中和”专题业务研究会,通过碳排放权自营交易业务,发挥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社会实现绿色低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碳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可观
就证监会准许券商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意义,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此举一方面意味着证监会对券商碳排放权交易参与范围的态度放宽。另一方面,券商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无疑将提升碳交易市场活跃度,有助于促进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从而助力碳减排。
陈雳直言,目前我国碳金融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一年多时间里,碳市场存在着交易活跃度不足等问题,仍需提高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兴趣。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碳排放权等相关内容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碳金融市场将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未来发展空间可观。
目前来看,在“双碳”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碳交易行情也逐步向好。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收盘,碳交易板块中,华盛昌单个交易日触及涨停,此外,新动力、乾景园林、宝馨科技分别涨9.71%、7.43%、5.11%。若从年初至今的表现看,上述个股则分别涨3.5%、11.01%、8.67%、18.96%。
从碳主题的相关指数表现来看,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沪深300碳中和指数年初至今涨5.97%,上证180碳效率指数(以下简称“180碳效指数”)2月7日报收1582.97点,年内涨2.9%。中证公司披露信息显示,180碳效指数基于上市公司的碳足迹数据,在剔除碳足迹较高的证券之后,剩余证券按照碳足迹倒数进行加权,以反映沪市低碳排放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另据上海环境交易所数据,2022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额为28.14亿元。截至2023年2月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4.9亿元。
杨海平坦言,“考虑到中国‘双碳’目标的落实及碳市场的发展潜力,个人坚定看好券商参与碳市场的前景。券商自营参与碳交易代表了一种趋势,不仅能够使其分享中国碳市场的增长红利,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后续也将为碳市场、碳金融升级做出贡献”。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阳 郝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海天行
关注
主题数855
青岛共有产权房交付难?国资最新回应:2571万资金已拨付
阅读 5272
兔年春晚收视:沈腾热度高,王宝强节目拿第一,邓超出乎意料
阅读 4817
俄乌在防御链关键节点激烈攻防,乌军方否认俄军占领索列达尔
阅读 4467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