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2023年了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玩家都怎样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2023年了 盘点那些跨界造车的玩家都怎样了
[ 复制链接 ]
fengzhrng
2023-2-8 13:55:02
易车原创
近日小米汽车MS11外观效果图曝光,一时间又引起大家对跨界造车的热议。时间倒回2018年,在政策鼓励以及“蔚小理”成功榜样的激励下,国内掀起了一波“跨界造车”热潮,包括百度、360、小米、魅族、苹果、乐视、格力、创维、富士康、宝能、恒大、五粮液等,从互联网大佬到科技巨头,再到家电、地产大鳄,都在造车。如今五年过去了,是骡是马都该拉出来遛遛了,看看当初那些跨界造车的企业,现在都怎样了。
小米汽车:2024年量产
在此前的一次发布会上,雷军宣布投资100亿进入汽车行业。如今千呼万唤,小米汽车首款车型效果图终于在2023年曝光,与此前米粉设计的海报款效果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导演小Li设计渲染的小米汽车
△泄密效果图
官方表示这是二级供应商泄密的早期设计稿,并非最终文件。但结合春节前夕雷总试驾的伪装测试车可以判定,小米汽车MS11基本上是这个造型了。
根据曝光的效果图显示,小米汽车MS11预计为采用轿跑造型,前脸整体为封闭设计,车顶配备犄角式激光雷达。
车辆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车顶为采用当下流行的一体式天幕设计,五角星造型的轮圈很像奔驰同款,中间的小米logo清晰可见,黄色大卡钳也预示着车辆性能不俗。
技术配置层面,据说小米汽车将采用自研充电平台,有望配备800V高压充电技术。动力方面搭载一台260KW的驱动电机,并且还将搭载MIUI CAR车机系统,相信在UI设计和智能方面都要优于其他的汽车厂商,毕竟小米手机设计和系统优化在行业中口碑还是很好的。
最后,这台车预计会定位中型轿车,售价在20-30万元区间,年轻人的第一台中型轿跑有着落了,你期待吗?
创维汽车:第一批跨界造车企业
创维汽车的前身就是天美汽车,2021年4月27日,开沃集团拿到创维的商标转让后,正式宣布“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使用“Skyworth”英文名,创维集团则仍然专注家电专业领域。
而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正是创维创始人黄宏生于2010年12月出资成立的,所以相比格力董明珠、恒大许家印,创维的黄宏生或许才是严格意义上进入新能源汽车的第一批跨界商人。
目前创维汽车已经推出两款新车,创维EV6和创维HT-i,分别定位为纯电和插电混动中型SUV,车型都是基于天美ET5升级而来。新车在外观方面与创维汽车ET5相比并没有做太大改变,采用名为“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整体给人时尚、大气的视觉感受。
△创维EV6
但在车型配置、动力电池等方面做了许多更新与优化,创维EV6的CLTC续航为520-620km,指导价16.28-27.28万元。创维HT-i的WLTC纯电续航分别为81km、145km,对应的亏电状态油耗分别为5.85L/100km、6.1L/100km,指导价14.68-24.28万元。
△创维HT-i
百度:首款车型集度ROBO-01成功出道
百度可以说是BAT互联网三大巨头中造车声势最大的一家,2021年3月2日与吉利合作成立全新合资公司集度汽车,2022年吉利退出集度后相当于完全由百度持股。
2022年10月27日,集度汽车首款车型集度ROBO-01探月限定版正式上市,指导价39.98万元。这是一台中型纯电SUV,基于吉利SEA浩瀚平台打造,外观延续概念车的设计。底盘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搭载宁德时代100kWh三元锂电池,续航可达600km,前后永磁同步双电机的配置使其零百加速仅用3.9秒。
新车主要卖点则是智能化,硬件配置上,标配算力高达538TOPS的双Orin X自动驾驶芯片、高通8295车机芯片、两颗激光雷达,还会用上百度Apollo全套高阶智能驾驶。集百度智能驾驶与吉利造车平台两大优势,集度ROBO-01在高端纯电SUV市场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宝能、恒大:手握好牌 前途未卜
作为跨界造车新势力,又都属于资本财团的宝能和恒大经常同时被点名,因为两位大鳄在造车行业的波折出奇的相似,手里都有副好牌,但偏偏都混得不如意。
宝能收购观致的历史大家应该还记得,那是在2018年。然而在公众心中有着不错品牌印象的观致,却没能在宝能手中野蛮生长,五年后的今天再看,几乎是被抛弃了,观致汽车名存实亡。
可能觉得领养的不如亲生的好,宝能在2021年6月又发布了全新汽车品牌“BAO”, 并计划在5年内至少推出16款车型,包括SUV、轿车、MPV、跑车等多种车型,逐步覆盖高端电动汽车细分市场。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可能残酷。
再来看恒大的恒驰汽车,这也是一个不缺钱的富二代品牌,2021年通过国能汽车变相拿到资质,品牌定位也是走高端路线,还有恒大老板许家印亲自为恒驰汽车产品站台。
2021年第19届上海车展上,恒大汽车更是一口气推出车型名从1到9共九款车型,产品定位覆盖“全年龄、全车型、全级别”。 就恒驰曾经的传播态势,应该会有不错的发展形势。
但随后的操作却让人看不懂了,首款车型恒驰5定位紧凑级SUV,CLTC续航602km,售价17.9万元,号称要对标奥迪Q3、宝马X1等车型,逻辑自洽很难说得通。
还有近两年来恒大不断爆出“破产”、“被强制执行”、“裁员”等负面新闻,恒大神话的破灭所带来的品牌坍塌,对汽车业务也是毁灭性的打击,现在恒驰不是车能不能买,而是用户敢不敢买的问题,要解决的是用户信任危机很难。
就目前来看,宝能和恒大还是一对难兄难弟,汽车业务砸进去的钱不少,前途却依然未卜。但到底是亏是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就像网友说的,造车不是目的,“圈地”才是醉翁之意?
五粮液造车:起于微末 造不明白
五粮液造车不同于格力、恒大投资造车,对于一家从事食品行业的企业来说,转型做汽车那是完全不沾边,难度更大,但五粮液却投资接手了奇瑞旗下的凯翼汽车,并且在五粮液的大本营四川宜宾建设工厂,还成功推出了几款新车,例如凯翼炫界,定位紧凑型SUV,指导价6.49-8.0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五粮液曾经为了卖车还搞出了“买车送五粮液”的活动,当时凯翼汽车也有所谓的“五粮液定制酒”, 某些购车商城也有购车送酒的文案,甚至有购车后,车内能塞多少就送多少定制酒的活动。
这种高端酒企造低端车,本身就拉低了身价,怎么看都是累赘的样子。可能五粮液也意识到了问题,既然造不明白那就联名吧,例如这款极氪与五粮液联名的白酒,52度浓香型,官方限量定价1799元,不比茅台飞天有身价?只看这个酒瓶就很有收藏价值哇!
富士康:欲成为电动汽车界的代工厂
相比于执着于打造自己品牌的跨界造车企业,富士康的造车路线就很清晰了,那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手机代工厂发展到汽车代工厂,为全球电动汽车代工生产。
而且这看起来是一条很有前途的路,因为很多跨界造车企业都没有生产资质,即使有生产资质,需要建立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成本。所以很多新造车企业一开始都是重设计、轻资产的运作模式,自己开发车型,生产让别人代工。
而说到代工,没有人会比富士康更有经验,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的极限成本控制简直是一绝,同样的价格,别人代工会亏钱,富士康代工却能挣钱。那么放在汽车行业,交给富士康代工完全有可能降低整车生产成本,从而降低车价。
早在在2021鸿海科技日活动上,鸿海集团一口气发布了命名为Model C(中型SUV)、Model E(中大型轿车)和Model T(纯电动大巴)的三款纯电动车型。
同时,鸿海集团还和裕隆汽车成立了合资汽车公司——鸿华先进FOXTRON,此外富士康还收购了美国初创公司Lordstown Motor、在泰国建设新的车厂,同时进军汽车半导体,尤其是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的碳化硅,这种新型材料正被用于功率器件研发。
所以目前来看,富士康虽然不会打造自己的汽车品牌,但为电动车供应零部件或提供服务是计划之中的,未来成为电动汽车界代工厂的可能性很大。
其他家电企业:格力、海尔、美的、海信、澳柯玛……
格力是所有家电企业做较早完成造车业务的企业,其控股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如今已经将珠海银隆更名为格力钛,主要面向商用车市场,还是国内少有的钛酸锂动力电池供应商。
其他家电巨头们海尔、美的、长虹、海信、TCL、澳柯玛等也已悉数进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与格力、创维直接进入整车企业不同,其他家电企业目前更多是先在零部件领域进行布局。
例如美的集团现有的五大事业群业务板块中,机电事业群、智能家居事业群两大平台,相继完成对电机、电控和压缩机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涉及电机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车载系统远程控制智能家电、辅助/自动驾驶技术等等新能源汽车多业务、多体系布局,同时还在布局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系统。
海尔通过投资汽车检测设备生产商赛赫智能、博泰车联网,同时与奇瑞、上汽、吉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参与汽车行业车联网、“家车互联”新生态构建,赋能汽车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转型。
△海尔卡奥斯参与研发的中国首台雪蜡车
长虹除了在动力电池上和汽车电子等硬件上发力,还与多家研究院所和高校合作,开展无人驾驶、云服务、车联网等前沿软件领域的研究。
海信也公开披露了其已经在汽车电子及车路协同、智能座舱、热管理等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布局。
澳柯玛成功自研了电动客货两用车、电动旅游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小公交车、全封闭型电动公交车、电动送餐车等电动汽车产品。
TCL虽然不造车,但也明确表示会抓住机遇,将在新能源车载相关产品上发力。
为何家电企业都盯上汽车零部件产业?有分析师认为,“仅从经济效益看,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别是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所涉及的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数字化等领域的利润率,不仅整体优于传统的燃油车零部件的平均利润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家电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所以在多数家电企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情况下,转向汽车零部件领域不仅成本较小,也较为容易实现较高的效益。
编辑总结:
为什么大家都要跨界造车?对此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曾经也回答过,“在工业互联网里,造车是制造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造车也是未来数字化的先锋,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是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容错失的领域。“而且从国内外的情况看,跨界造车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外媒报道,“苹果汽车”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零部件供应商筛选,最早将于2024年推出。包括韩国LG电子、日本松下近年来都已经在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转型。总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造车是个技术活,并不是造出来了就能买,消费者买车更要仔细斟酌。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fengzhrng
关注
主题数123
SL1581 30V 2.4A同步降压稳压器 5V固定输出电压 外围简单
阅读 6323
零跑上市了,但没上岸
阅读 2885
华为余承东: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中的主力玩家将不超过 5 个 ...
阅读 222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