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讲武谈兵|俄罗斯派出无人战车对抗西方坦克,效果会如何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讲武谈兵|俄罗斯派出无人战车对抗西方坦克,效果会如何?
[ 复制链接 ]
h3106
2023-2-8 07:15:10
近日,俄军对外宣布已经将4辆“标记”无人战车部署到乌克兰东部战场,以便对其进行实战测试。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俄军非常高调地表示,这种性能先进的无人战车主要用于对付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的各型第三代主战坦克,包括M1“艾布拉姆斯”、“豹”2和“挑战者”2等型号。
在外界看来,俄军似乎将对抗西方主战坦克的希望寄托于无人战车上。那么,“标记”无人战车的作战性能如何?其能否胜任“西方坦克杀手”的角色吗?
“标记”无人战车配备了反坦克导弹和机枪。
西方坦克恐惧后遗症
从冷战开始至今的世界历次局部战争中的地面作战来看,基本上就是一部苏/俄坦克与西方坦克拼杀较量的“连续剧”。从朝鲜战争中的T-34/85对阵M26,到越南战争中的T-54/55对阵M41,再到中东战争中的“百人队长”/M48对阵T-62,以及黎巴嫩战争中的T-72对阵M60,双方坦克在战场上你来我往,激烈搏杀。
在这些地面作战中,苏/俄坦克从性能上讲并不落后于西方坦克,甚至在越南战争和黎巴嫩战争中的很多战斗中还具备很大的优势——M41作为美国战后研发的第一代轻型坦克,无论是在火力还是防护上都无法与T-54/55进行正面对抗,而黎巴嫩战争中T-72面对落后自身一代的M60,一直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但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地面战阶段的“沙漠军刀”行动中,装备苏/俄坦克的伊军装甲部队在多国部队强大的空中优势以及犀利、快速的装甲突击战术的双重打击下一败涂地。战后,不少人将伊军的全面溃败归咎于伊军装备的苏/俄坦克都是被技术降级后的出口型号,根本无法与当时多国部队装备的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尤其是最新锐的M1A1“艾布拉姆斯”和“挑战者”1抗衡,苏/俄坦克的名声一落千丈。
冷战结束后,苏/俄坦克表现并不好,加上西方媒体掌握了信息传播的主导权,苏/俄坦克的名声一落千丈。
如今,随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第三代主战坦克,而且总数加起来预计将达到300辆左右。笔者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触碰到了俄罗斯的底线,毕竟自海湾战争以后,俄罗斯也在不断改进T-72、T-80系列,并且研发了新一代T-90系列,力图追赶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快速发展的脚步,而且,在海湾战争中只是T-72的降级出口型T-72M1与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交过手,最终完败。那么,如今T-72、T-80和T-90系列的最新型号究竟能否对抗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俄军恐怕心里也没有底,而且可能多少会受到“西方坦克恐惧后遗症”的影响。
更为致命的是,俄军现役主战坦克的几个最新型号,即T-72B3M、T-80BVM以及T-90M都在乌克兰战场上被击毁或者遗弃过。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很可能对这些坦克残骸以及完整车辆进行了研究,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其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战术。想必这也是北约国家敢于向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的底气所在,所以,这一情况对于俄军来说是不利的。那么,在空天军对地支援乏力的前提下,俄罗斯陆军自然也希望能有一款新式武器尽快投入战场,以有效对抗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于是,他们便首先想到了无人战车。
在此次俄乌冲突中,苏/俄坦克频繁被掀翻炮塔,苏/俄坦克的生存能力成为外界热议的话题。
略显混乱的俄军无人战车发展
相比无人机的发展,俄罗斯在无人战车上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更大,而且还在世界上首次将无人战车投入到进攻战斗中。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俄罗斯陆军人员自苏联解体后便大幅缩减,从最初的260万人急剧裁撤至1999年第二次车臣战争时期的32万人,在谢尔久科夫时代还计划继续裁撤到25万人,直到绍伊古担任国防部长后才维持到目前的28万人的规模。另一方面,俄罗斯陆军进行的军事改革,特别是职业化并不顺利,从“师改旅”到重新组建师一级部队,再到“营级战术群”的反复折腾,再加上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主战装备更新换代缓慢,所以,俄罗斯陆军很渴望得到一种既可以不增加人员编制,又能够跟上时代发展,同时作战性能相比原有装备大幅提升的新式武器,那么无人战车就成为了他们的第一选择。
不过,相比其他国家无人战车的发展,俄罗斯在无人战车的发展上呈现出略显混乱的“一窝蜂”状态。包括俄罗斯军工企业在内的各家设计局、公司和组织都想从俄国防部拿到订单,分一杯羹,于是推出了大量不同级别的无人战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俄罗斯国内各家单位研发的无人战车型号已经多达近40个。其中,最为著名的“天王星”系列无人战车就有5个型号,而以轻武器著称的卡尼什科夫公司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BAS-01“战友”无人战车。
“标记”无人战车具备一定的自主作战能力。
无人战车最大的用户——俄罗斯陆军多年来既没有像美国那样推出完整且长远的军用无人车发展规划,并且按照科学的流程进行型号竞标选型,也没有像中国那样每年组织进行无人车型号比赛,引领各家单位无人车的发展方向,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俄罗斯国内的各家单位也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包括首先投入到战场上进行实战测试,来证明自己产品的性能。
比如,此次俄方高调宣传的“标记”无人战车就是由俄罗斯国家先进研究基金会、机器人技术发展中心与 Android技术非政府组织联合研发,乌拉尔机器人技术私营工程公司负责生产。该车的总体技术水平被认为要优于此前被俄军投入到叙利亚战场上的“天王星”-9无人战车,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更高。而且,该车也是按照车族的概念来进行研发的,主要包括5个子型号,其中3个型号为履带式平台,2个型号为轮式平台。
此次俄军部署在乌克兰战场上测试的“标记”无人战车,为该车家族中的3吨级油电混动履带型。相比“天王星”-9,“标记”无人战车配备了多个激光雷达和周视摄像头,具备一定的路线规划能力,可以依靠“格洛纳斯”卫星导航来实现一定程度的自主行进或者跟随行进。所以,“标记”无人战车不必像“天王星”-9那样全部依赖人员遥控操作,可以大大减轻操控人员的工作强度。
俄军曾在叙利亚战场上使用“天王星”-9无人战车。
此外,该车的研发单位还宣称“标记”无人战车具备一定的自主作战能力。比如,针对M1“艾布拉姆斯”“豹”2、“勒克莱尔”以及“挑战者”2等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操控人员可以将这些坦克的识别特征图像储存在“标记”无人战车的车载计算机内。一旦“标记”无人战车在战场上发现这些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得到目标确认后,就可以利用车载的反坦克导弹或者火箭筒对其实施攻击。而且,“标记”无人战车还可以利用其油电混动的优势,以近乎无声的电力驱动接近目标,能够大大减小被敌方发现的几率,达到作战的突然性。
构建信息化作战体系才是关键
未来,随着北约国家承诺的各型第三代主战坦克陆续交付乌克兰,事实上乌克兰陆军已经形成了以北约重型地面装备为主的新的作战体系。虽然从数量上看,300余辆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并不多,而且型号繁杂,但是,在此前北约国家已经向乌克兰提供的大口径榴弹炮、火箭炮、步兵战车以及中近程防空系统的支持下,这批第三代主战坦克如果在乌克兰东部以及南部战线的某一个关键点上集中使用,确实有可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役甚至战略影响。
由于数量少,“标记”无人战车难以改变战局,更多是通过实战检验作战性能。
但是,笔者认为俄军将对抗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希望寄托于“标记”这类无人战车上也多少有些不切实际。首先,“标记”无人战车本身还没有真正完成全部的研发流程,而且数量太少。即便现在就投入量产,再加上人员培训以及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也未必能够满足乌克兰战场的需求。而此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天王星”-9在叙利亚战场上暴露出了太多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改进。此外,俄罗斯军工企业还基于现有的BMP-3步兵战车,研发了“旋风”和UDAR两款重型无人战车,其能否很快投入到乌克兰战场上也是未知数。至少从目前来看,真正在乌克兰战场上发挥作用的还是“通道”-1以及“天王星”-6这类隶属于工兵的无人扫雷车。
其实,面对乌克兰陆军越来越彻底“西化”的地面作战体系,俄罗斯陆军最应该做的就是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尽快弥补短板,完善作战体系,以体系来对抗体系,而不能指望一两款所谓的新型无人战车扭转战局。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俄乌双方都在积蓄力量,谋划一场“春季大攻势”,鹿死谁手,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h3106
关注
主题数846
美媒:白宫承认,拜登私宅中又发现另外5页机密材料
阅读 5272
魔兽世界的最后一夜,玩家集体告别,十八年青春落幕
阅读 5011
投资人郑刚炮轰罗永浩:作死锤子,不懂感恩,将联合发起回购
阅读 420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