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新能源车降价潮会否影响“宁德时代们”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新能源车降价潮会否影响“宁德时代们”
[ 复制链接 ]
素身素
2023-2-8 13:55:03
由特斯拉掀起的新能源车降价潮远未平息。1月以来,小鹏、吉利、蔚来等多家车企或直接下调汽车售价,或通过全款购车优惠等各种促销活动变相降价。
作为占据新能源整车成本40%的动力电池,会否受到新能源车降价的波及?
有新能源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称,新能源车降价最后会影响到大部分供应链,“动力电池环节压力也很大”。
新能源车企为何频频降价?
对于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新能源车降价潮,上述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解释称,一是为了市场份额;二是担心需求下滑产品卖不出去,现金流收回困难。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显示,特斯拉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以49.95万辆、93.62万辆的销量稳居全球第一。到了2022年,比亚迪大举反超,销量从2020年的17.92万台增长至2022年上半年的64.07万辆,领先第二名特斯拉7.59万辆,市场占比也从2020年的5.74%跃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15.4%。此外,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等车企的市场占比也有所提升。
现金流方面,由于汽车生产企业规模较大,再加上产业链价格上涨带来的现金付款量增加等原因,车企现金流较易承压,相关企业或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增加收入,缓解现金流的紧张。
该基金经理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当前有很多企业没有还形成规模效应,处于亏损状态,长期来看降价带来的整体压力比较大。
对于此次新能源汽车降价潮的波及范围,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还是要看各品牌自己的规划,要不要跟进这场降价大战,但总的来说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会是一个以价换量的肉搏战,非常残酷”。
供货低端车型的电池企业受影响或更大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整车成本中占比约40%,居于首位,会否受到下游整车降价的波及?多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新能源汽车降价对动力电池也有传导,存在一定降价压力。
但是,不同车型受影响的程度会有所不同。
某动力电池企业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供货15万元以下车型的电池企业影响较大。“因为15万元以下区间,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比例相对更高,更容易受到降价的影响。”
从各公司的车型价格带来看,吉利汽车、名爵、奇瑞汽车、荣威、五菱汽车、长安汽车15万元以下车型占比较高,分别约为75%、90%、85%、55%、100%、90%。
这些车型的动力电池主要供货商又是谁?
起点锂电数据显示,截至 2022年4月,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的第一大供货商分别为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国轩高科、宁德时代,分别占比81.08%、45.84%、41.72%、61.79%。
此外,荣威和名爵均为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上汽集团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为时代上汽,即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合资成立的电池公司,其中宁德时代持股51%、上汽集团持股49%。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价潮发起者特斯拉的车型虽在15万元以上,但由于降价幅度较大,且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仍是宁德时代最大客户,对宁德时代的影响也需要关注。
但动力电池企业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从市场大环境来看,泰信基金研究总监、泰信国策驱动混合基金经理吴秉韬表示,在经济复苏背景下,降价或能刺激居民购买新能源车的需求。若新能源车产销量由此提升,那么电池企业也可以从中受益。
从成本来看,锂电材料价格下降有助缓解电池企业成本压力。比如国轩高科的碳酸锂自供产能在2022年下半年已逐步释放,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公司的成本优势,推动利润修复。。
从企业自身来看,上述新能源基金经理表示,宁德时代等一二线龙头生产规模大,产业链布局较为完善,成本相对较低,再加上产品质量性能好,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具备同客户谈判的能力。
动力电池新一轮洗牌难免?
目前动力电池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普遍在0.8元/wh到1.1元/wh不等。上述动力电池企业相关人员称,因为动力电池市场是定点订单供应,现有订单价格主要还是与客户协商,或者制定价格联动机制,所以价格竞争主要是2025年及以后的订单。
吴秉韬也表示,展望2023年全年,锂电池价格料不会大跌,可能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区间。2024年乃至之后更长时间,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来判断。
不过,上述动力电池企业相关人士同时表示,未来应注意价格战的开启,“灰犀牛”或将来袭,风口期过后一定会是一轮洗牌。“由于动力电池技术同质化严重,电芯层面的性能质变现阶段遇到了瓶颈,在综合性能趋同的背景下,价格因素就凸显了。”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素身素
关注
主题数96
小米逃不过的现实引力
阅读 3750
传闻已久的真面目,苹果汽车或售10万美元
阅读 2264
新能源车企盯上电动童车,营销从“娃娃”抓起?
阅读 204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