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中国宏观税负已低于主要经济体,避免下行风险|财税益侃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中国宏观税负已低于主要经济体,避免下行风险|财税益侃
[ 复制链接 ]
372940303
2023-2-10 05:00:14
原标题:中国宏观税负已低于主要经济体,避免下行风险|财税益侃
随着财政部公布2022年全年数据,备受关注的宏观税负数据也有了最新变化。
受去年力度空前的4.2万亿元退减缓税费支持政策影响,宏观税负再度下降。根据财政部数据,2022年小口径的宏观税负(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为13.8%,中口径的宏观税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为16.8%,创十年的新低。
宏观税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政府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体现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及政府与企业、居民个人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一方面外界将其作为企业税负变化的参考指标——宏观税负走高,意味着企业税负走高;另一方面,宏观税负也反映政府财力状况,公众如果需要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相应需要更高的政府收入去支撑,宏观税负也就相对更高。
前述口径宏观税负,只是采用政府收入中的部分来计算。为了更准确呈现中国宏观税负水平,需要用全口径宏观税负,即“全口径政府收入/GDP”。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全口径政府收入是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收入加总,并剔除重复计算部分。
罗志恒通过计算发现,2020年的中国全口径宏观税负为33.2%,近两年预计进一步下行。中国全口径的宏观税负在全球仍处于偏低水平,低于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2022年全口径宏观税负甚至可能低于美国。
为了减轻企业等市场主体税费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中国近些年采取了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等政策。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十年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13万亿元。这也是中国宏观税负下降的关键,特别是小口径宏观税负下降明显。2013年以来,中国小口径宏观税负低于美国,尤其是近几年美国加税而中国减税,这一差距在扩大。
当然,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体制、公共服务水平不一,不宜简单与他国进行对比。而且宏观税负水平不是越高越好,但也并非越低越好。这需要在市场主体负担和公共服务需求间寻求平衡,找到一个合理区间。
罗志恒认为,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重,要保持一定的财政汲取能力确保支出,宏观税负下行要有度,否则要么导致债务攀升,要么导致公共服务不足,既要看到宏观税负下行对社会活力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潜在风险。
“比如,1994年分税制之前,财政收入下行但支出不减的结果就是赤字和债务上升,财政陷入困境。”罗志恒说。
他表示,当前稳定宏观税负势在必行,要避免财政汲取能力过快下滑导致债务过快上升。收入端政策重在落实既定政策,要从数量规模型减税降费转向追求效率和效果。未来更多采用支出端政策,直接拉动需求。
“要通过逐步稳定宏观税负、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来解决财政困难,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提高市场主体信心和微观主体活力,不能寄一切希望于减税降费。当然,也必须正视企业面临的困难、解决宏观税负持续下降但企业税负感偏高的问题。”罗志恒建议。
事实上,中央去年也明确将此前的降低宏观税负,调整为稳定宏观税负。
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期也多次表态要稳定宏观税负。他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政府公共服务保障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宏观税负宜保持总体稳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372940303
关注
主题数902
三门峡大坝下游多人被冲走,已有10人获救 亲历者:河水6分钟涨约1.8米
阅读 7486
电影《无名》:历史留痕,英雄“无名”
阅读 5905
去年今天我和战友出征太空,今年此刻我站在党代表通道
阅读 582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