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穷庙富和尚!威马巨亏沈晖却年薪超12亿,是何小鹏933倍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穷庙富和尚!威马巨亏沈晖却年薪超12亿,是何小鹏933倍 ...
[ 复制链接 ]
123458262
2022-9-28 13:49:45
雷达财经出品 文|孟帅 编|深海
近日,威马汽车2021年亏损82.06亿元、但创始人沈晖年度总薪酬却高达12.62亿元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也掀起了外界关于造车新势力高管们薪酬的讨论。去年,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的“一把手”李想、何小鹏的总薪酬分别为150.4万元、135.2万元,同期沈晖的薪酬分别是前两者薪酬的约839倍、933.43倍。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均出现了其他高管薪酬高于公司“一把手”的情况。不过,车企“一把手”、“二把手”们高薪的背后,却是造车新势力们普遍面临的捉襟见肘的亏损窘境。
对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雷达财经指出,目前大多车企还未实现盈利,主要是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通常车企需要达到20万辆以上的销量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以国内造车新势力目前的销量来看,短期内仍难以实现盈利。
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的战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此前长期霸占交付榜单前三甲的“蔚小理”,已失去在汽车交付量上的领先优势。
“家家有本亏损的经”
日前,随着零跑汽车通过IPO申请,港股或将迎来第四家造车新势力的挂牌上市,加之已经实现上市的“蔚小理”和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威马汽车,至此五家造车新势力的经营情况浮出水面。
据目前已在港交所实现上市或已披露招股书的造车新势力公布的资料显示,若按2019年至2022年的累计营收计算,蔚来稳坐造车新势力“老大”的位置,以合计超过600亿元的营收遥遥领先;理想汽车位居第二,但其总营收不到370亿元,与蔚来仍存在较大差距;二者身后,小鹏汽车以累计291.53亿元的营收紧紧跟随。
眼下距离登陆港股只有一步之遥的零跑汽车,三年累计营收为38.8亿元,与第一梯队的“大佬”们相比差距颇大,与“蔚小理”中三年累计营收最少的小鹏汽车相比,零跑汽车三年的营收不到前者的14%;而威马汽车虽然上市的进程落后于零跑汽车,但其营收数据却要好于零跑汽车,威马汽车三年的营收累计超过91亿元。
然而,不论造车新势力们的营收规模有何等差异,但他们却面临同样难解的盈利难题。即便是抢先一步登陆美国、香港两地资本市场的“蔚小理”,至今也仍未摆脱亏损的困境。
正如营收规模遥遥领先一样,蔚来三年的累计亏损金额也高居第一。2019年至2022年,蔚来的净亏损分别为112.96亿元、53.04亿元、40.17亿元,三年亏损超过206亿元。
同期,小鹏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36.92亿元、27.32亿元、48.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为112.87亿元;相比之下,理想汽车的亏损相对控制得好些。2019年至2022年,理想汽车的净亏损分别为24.39亿元、1.52亿元、3.21亿元,累计净亏损不到30亿元。
与此同时,零跑汽车三年间的经营亏损分别为7.3亿元、8.69亿元、28.68亿元,累计亏损超过44亿元,高于小鹏汽车,是五家车企中亏损第二低的;2019年至2022年,威马汽车的年内亏损分别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合计超过174亿元,亏损仅次于蔚来。
对于造车新势力久久不能解除亏损“魔咒”的情况,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向雷达财经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大多数车企尚未达到规模经济效益。一般来讲,车企的年销量需要超过20万辆,才能达成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实现盈亏平衡,而目前“蔚小理”的年销量普遍在10万辆左右,且近期前者的销量还在放缓,想要达成20万辆的销量目标任务艰巨,因此短期内造车新势力们仍难以实现盈利。
张翔进一步指出,因为价格低的车型在市场上的需求更大,车企想要扭转亏损的局面,便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结构,在打造高端价格区间车型的同时,还得发力下沉市场,以此提升自己的销量。
威马汽车“一把手”去年总薪酬超1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各家造车新势力亏损都尚未扭正,但部分车企给高管们发薪资时却一点也不“吝啬”。
雷达财经注意到,蔚来并未在财报中公布具体高管近来的薪酬,但其2019年、2020年用于股份支付薪酬的开支分别达到3.34亿元、1.87亿元,2021年这个数字增长至10.1亿元。截至去年年末,蔚来汽车就购股权及限制性股份尚未确认的股份支付薪酬开支为59.09亿元。
而三年累计亏损仅次于蔚来的威马汽车,出手极为“阔绰”。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晖的总薪酬分别为145.6万元、161.8万元,但2021年他的总薪酬飙涨至12.62亿元。
12.62亿元的总薪酬是什么概念?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威马汽车累计融资12轮,融资总额在数百亿人民币。而2021年,威马汽车的总营收为47.43亿元,同年威马汽车向董事支付的薪酬总额为17.46亿元,也就是说沈晖一人2021年的薪酬达到同年总营收的26.61%,占到同年所有董事薪酬的七成以上,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威马汽车去年的行政费用飙升至27亿元,同比上涨54.5%。
不过,高达12.62亿元的薪酬并非沈晖实际到手的薪资,其中201.1万元为薪金及花红,剩余的12.6亿元是雇员受限制股份/购股权开支,而这部分薪资要在企业上市后才能作数。
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稀奇,拟上市公司为了激励公司核心团队,通常会在上市前向高管派发股份。即便如此,威马汽车创始人超12亿元薪酬的消息,仍旧引起了外界对造车新势力高管们薪酬的注意。
相比威马汽车“一把手”的高薪,其余几家造车新势力车企的掌舵人薪酬相对较低。2021年,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的总薪酬为150.4万元,其中包含137.4万元的薪金、津贴和实物福利以及13万元的退休金计划供款。
同期,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的总薪酬高于李想,沈亚楠去年合计8750万元的总薪酬分为三个部分,其中8464万元的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占了大头,剩余的分别是272.9万元的薪金、津贴和实物福利和13.1万元的退休金计划供款。
回溯至2020年,李想、沈亚楠的总薪酬分别为171.4万元、3649.4万元,李想的总薪酬同样低于沈亚楠,甚至不及首席财务官李铁的总薪酬。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李想过去两年并未获得任何股份支付薪酬费用。
据悉,为了确保李想未来10年可以继续带领理想汽车成为行业领先的智能电动车企业,理想汽车2021年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也被视为特殊的首席执行官奖励计划。但李想想要实施该计划需实现一定的业绩目标,即理想汽车的交付总量需要在任何连续12个月内分别达到或超过50万辆、100万辆、150万辆、200万辆、250万辆及300万辆。
2020年,小鹏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的总薪酬为104.6万元。到了2021年,何小鹏的总薪酬有所上涨,达到135.2万元,其中包含101.4万元的基本薪金、住房公积金、津贴及实物福利,33.1万元的酌情花红等。
值得一提的是,同李想一样,何小鹏作为小鹏汽车的“一把手”,却并未拿到公司的最高薪酬。2021年,小鹏汽车名誉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的总薪酬为857.7万元,而2020年顾宏地的总薪酬高达4.35亿元,其中4.32亿元系基本薪金、住房公积金、津贴及实物福利。彼时,顾宏地凭借超过4.3亿元的薪资,一举成为当年的“打工皇帝”。
据零跑汽车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的薪酬达到4648.9万元,全部来自于股份付款;到了2021年,朱江明的薪酬降至954.6万元,其中工资及薪金166.7万元、股份付款779.5万元,另还有8.4万元的社会保障成本、住房福利及雇员福利。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若将范围进一步放大至全球的所有车企,过去一年特斯拉CEO马斯克以惊人的1575亿元的薪酬霸占榜首,同期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薪酬分别达到579.8万元、574.78万元、247.48万元,前述几家传统车企“一把手”的薪酬均高于理想汽车李想、小鹏汽车何小鹏的薪酬。
图源:第一财经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比亚迪副总裁李柯796.2万的薪酬,也高于王传福的579.8万元。有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车企会屡屡出现高管薪酬高于“一把手”的情况,这是因为车企想要借此更好地吸引并留住人才。
“蔚小理”统治的时代将告别?
雷达财经注意到,身为第一梯队的“蔚小理”,不仅给“一把手”的薪酬低于后起之秀,而在车辆的交付上也开始逐渐失去优势。此前,不管“蔚小理”内部的交付排名如何变化,三者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霸占着造车新势力交付榜单的冠、亚、季军,但眼下这一情形已经被打破。
今年8月,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分别交付10677辆、9578辆、4571辆汽车,但只有蔚来挤进了8月造车新势力交付榜单的前三名,且处于前三中垫底的位置。
排在蔚来之前的,分别是月交付量16017辆的哪吒汽车和12525辆的零跑汽车。这两家车企中,被传将赴港上市的哪吒汽车已是连续两个月拿下交付榜单的桂冠,而即将登陆港交所敲响上市之钟的零跑汽车,也曾在今年4月坐上交付榜单第一名的位置。
相比之下,表现较好的蔚来8月勉强挽回了老牌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一点“颜面”,但小鹏汽车、理想汽车8月的交付则显得十分惨淡,分别位列8月交付榜单的第5名和第7名,问界、极氪分别以10045辆、7166辆的交付量位居第4位、第6位。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位列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车企主推定价相对较低的车型,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打开市场,进一步带动交付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也与“蔚小理”当前正处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阶段有关,消费者在拥有了更多选择之后,更倾向于选择技术更新、版本更高的新款车型,老款车型的销量因而会受到影响。
据了解,蔚来旗下的智能电动轿跑蔚来ET5将在9月底开启交付;小鹏汽车旗下8月开启预订的豪华SUV G9将在10月正式交付;理想汽车旗下的L9已于8月底开启交付,且即将问世的L8也将取代此前的王牌车型理想ONE,还一度因此引发车主的“割韭菜”质疑。
随着身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小理”逐步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并且渗透至价格更低的消费区间,“蔚小理”还能否重新夺回自己的领先地位?后起之秀们能否保持劲头、彻底反超?造车新势力赛道将呈现出怎样一种局面?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注:本文是雷达Finance(ID:leizhuba)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123458262
关注
主题数67
关于高亮度LED SEPIC驱动器参考设计
阅读 8109
进口车,不香了?
阅读 3581
2022重庆企业百强名单发布:门槛提升8亿,龙湖、长安和金科位列前三 ...
阅读 301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