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中国的姓氏为什么起源大都是上古帝王的姓?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中国的姓氏为什么起源大都是上古帝王的姓?
[ 复制链接 ]
一天一点点
2023-2-12 02:25:02
作者 / 温伯陵
一、
中国人都自称炎黄子孙,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黄帝或者炎帝的后代。
除了文化的浸润,还有血统认可。
如果大家有家谱的话,翻开第一页,总能找到一个非常有名的祖宗,根据历史资料再向上推,就能发现家族的初代目,竟然是春秋战国的君主。
春秋战国的君主,又是炎帝和黄帝的直系后代。
所以中国人便形成共识,大家都是炎黄子孙,血统非常高贵,什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谁比谁差啊。
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我们用
姓氏
来分析一下。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里说: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殷本纪》里也说: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峒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
《秦本纪》里还有: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
夏禹是黄帝的玄孙,商朝是帝喾的后代,秦国是颛顼的后代。而颛顼和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孙。
虽然司马迁写在《史记》里的姓氏,现在有很多已经不用了,但是夏、费、辛、来、宋、徐、秦等等,现在依然是中国的大姓,人口比例非常高。
到了礼乐崩坏的春秋战国时代,破家灭国是常有的事,于是诸侯国君和贵族在家国灭亡之后,就以封地或者国号为姓,于是出现了薛、温、胡、魏、韩、孔等姓氏。
西楚霸王项羽的项姓,就是以 " 封地为项 " 得来的。
至此,中国人的姓氏基本都演化出来,最终在汉朝正式定型,此后再没有大规模的出现新姓氏。
而且中国人的姓氏,基本都是父亲传下来的,改姓的事情不能说没有,但是非常少,对整个中国人的姓氏来说,影响不大。
既然春秋战国的君主、贵族都是炎黄二帝的直系后代,他们传下来的姓氏,一直用到现在,那么有名有姓的中国人,都是板上钉钉的炎黄子孙呗?
这个说法,理论上没什么问题。
但是想实锤,必须解释清楚一个问题:
国君和贵族毕竟是少数,穷苦人民才是人口的大多数,难道他们不生孩子吗?
其实穷苦人民也生孩子,但是
大多数穷苦人民都绝后了
。
这倒不是我瞎编的,而是学术界研究的成果。
复旦大学的陈熙,写过一篇《延续香火的理想和普遍绝嗣的现实》,在这方面的影响很大,网上流传的到处都是,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陈熙仔细研究了福建松源魏氏的家谱,发现 1650 年的时候,魏氏家族共有 169 名男性,然后他把 169 名男性算作初代目,来研究魏氏家族的繁衍情况。
结果经过三代人的时间,便有 71.6% 的男性绝嗣,到了 1917 年,原来的 169 人里,只有 13.61% 的男性留下后代,差不多是 23 人。
短短 267 年,169 人的家族就有 146 人断了香火。
而魏氏家族的人口却繁衍到 1360 人,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 23 个初代目的后代。
总人口翻 8 倍,大部分初代目却绝嗣,这就是残酷的生存竞争。
大家都能娶妻生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是高死亡率
。
在医疗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稍微有些细菌感染,就可能让一个人丧命。于是很多男性早夭,根本活不到娶妻生子的年纪。即便活到 20 岁娶妻生子了,也不能保证小孩长大成人。
事实上,古代的孩子不长到 10 岁,家长都不知道能不能养活,等小孩身体强壮有了抵抗能力,父母才敢松一口气。
想对抗高死亡率只有多生孩子。
但是 " 经济地位 " 限制了多生孩子的想法,这也是男性绝嗣的第二个原因
。
经济地位的差别很好理解。
和相亲要求月薪 5 万一样,魏氏家族的富裕地主,肯定在娶老婆的事情上占优势,没有哪家姑娘能拒绝富裕人家的提亲。
而魏氏家族的穷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连养活自己都费劲,那时候又没有自由恋爱,如果姑娘们有得选,当然不愿意嫁给魏家的穷人。
见不到脸又没感情,不图家产能图什么?
这么一对比就明白了,富裕人家不到 20 岁就能娶妻生子,多生几个也能养活,穷人家娶老婆都很难了,很多人只能打光棍,即便侥幸娶到老婆,他的经济条件也很难对抗高死亡率。
于是,富裕人家一代一代的增加人口,穷人家一代一代的减少人口,结果便是
大部分男性绝嗣,极个别共同祖先繁衍了庞大的家族后代
。
如果大家觉得松源魏氏不够典型,那我们再来看孔子家族。
司马迁在《史记》里,把孔子列入专门记载诸侯的世家,可以说在汉武帝年间,孔子的地位已经很高了。
即便如此,孔子的后代也走上悲惨的绝嗣之路。
孔子是公元前 500 多年的人,他的直系后代用了 600 年时间,繁衍到汉武帝年间也不过区区 5、6 人。再过千年到了南宋的时候,孔子的直系后代已经传到 53 代,才有兄弟 61 人。
将近 1700 年的时间,孔子才有了 61 个后代,这是多么悲催的数字。
被称为 " 万世师表 " 的孔子都这样,更不用说其他穷苦人民了,估计炎黄时代的穷苦人民早就绝嗣了。
明朝以后,孔子逐渐走上神位,直系后代也被朝廷保护起来,各种赏赐、封田、做官的优惠特别多,所以孔子的直系后代也慢慢多了起来。
繁衍到清朝康熙年间,孔子的直系后代是 2 万人,乾隆年间有 10 万,2009 年重修家谱之后,记录的孔子后代是 200 万人。
看吧。
孔子家族没有保护伞的时候,差点都绝嗣了,一旦走上孔子走上神位,直接成了最庞大的家族
。
而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君主,向上推是商朝帝王,再往上推便是帝喾 —— 黄帝。
其他中国人,也经历了这样的繁衍过程。
炎黄二帝的直系后代有先发优势,占据了远古时代的大部分资源,获得繁衍生息的权力,逐渐熬死同时代的贫苦人民。
秦汉以后,炎黄二帝 —— 诸侯国君的后代们,能做官的家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落魄的家族通过读书打仗也能翻身,取得传宗接代的权力。
那些连续几代都没起色的倒霉蛋,基本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了。
活到现在的中国人,都是经过筛选考验的幸运儿。
说一句炎黄子孙,没毛病。
二、
我们在前文基本说清了 " 炎黄子孙 " 的意思,但黄帝和炎帝都是部落领袖,而远古时代的部落成千上万,他们怎么就生出 14 亿中国人呢?
答案就是殖民
。
黄帝带兵征伐天下,兼并了无数部落,并且把炎帝也给兼并了,最后击败蚩尤,成为中国大地的最强王者。
随后,黄帝把部下和儿子们都分封出去,每人给一块土地,他们带着亲信随从和嫡系部队,到那里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这些人是国家的统治核心,而那块土地上的原始居民,便成了国家的二等公民,属于被压榨的对象,劳动打仗有份,升官发财没门。
这样一来,阶级就出现了。
和黄帝亲近的国家统治阶层,有身份有地位,自然有择偶和繁衍权。土著二等公民什么都没有,几代人之后也就绝嗣了。
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穷人,那么二等公民绝嗣之后,谁来填补穷人的空缺呢?
就是那些掉落阶层的贵族们。
阶层是很严密的社会结构,想向上爬非常困难,落下来却很容易
。
在讲究血统的远古时代,土著没有任何机会向上进阶,那么贵族的不肖子孙们,便自动向下填补穷人的空缺。
于是经过几十代人以后,大部分远古部落就死绝了。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向前走,那些追随黄帝的贵族后代,地位自然不如黄帝的直系后代,慢慢的也变成穷人,在绝嗣的路上策马狂奔。
当初黄帝打下的地盘,也就成了清一色的炎黄子孙,形成中国最原始的基本盘。
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 71 个诸侯国,姬姓就占了 53 个,最大的异姓诸侯是姜子牙,看姓氏就知道了,他是炎帝的后代。
这些诸侯带着亲信和部队上任,在周朝封的土地上建立国家,他们的亲信部队以及拉拢的地方大族,叫做国人,平时都住在城市里。
而当地的土著穷人,又成了二等公民,平时住在城外的荒野,叫做野人。
于是国人成为新的统治阶层,野人成了被统治阶层。黄帝时代流传下来的惯例,再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演。
野人没有政治经济地位,逐渐走上绝嗣的道路,而国人发展壮大之后,不可避免地迎来内卷,那些落魄的国人就走出城外,占领了野人的生存空间。
战国初期的史书里,经常能见到野人的字眼,但是到秦始皇统一以后,野人这个词基本绝迹了。
其中少部分被同化,大部分是死绝了。
至此,炎黄子孙的生存空间扩张到长江流域。
故事说到这里,其实可以总结一下:
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作用,其实是保证繁衍权,进一步延续种族的生存权
。
如果一个家族连续几代人都没出息,或者不思进取躺平挨捶,不出 50 年,这个家族就彻底绝迹了。历代祖先努力几十代,不管生前如何辉煌,起码在人类繁衍的项目里,彻底沦为失败者。
中国有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
第一次是西晋末年的永嘉南渡,第二次是唐朝末年躲避 " 五代十国 " 的战乱,第三次是靖康之变以后,女真和蒙古人南下中原,北方汉人纷纷向江南迁徙。
在这以前,江南都是百越之类的土著野人,比如三国时期的人口不足,孙权就派将军去浙江抓野人,补充军队人数,而且孙权造船去台湾,主要目的也是抓野人。
诸葛亮的七擒孟获,除了安定后方以外,另一个目的也是抓野人补充人口。
但是经过三次南迁,汉人成为江南的统治阶层,利用种族优势招募土著女性,生下大量汉族人口,而土著男性则沦为没有繁衍权的屌丝。
即便有一些漏网之鱼,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进山捕杀,男性野人基本绝迹。到了南宋时期,整个江南都成了炎黄子孙的地盘。
中国的基本盘至此确定下来。
前些年,复旦大学的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采样研究男性的 Y 染色体发现,中国汉人的父系基本都是北方人,但是南方的汉人非常特殊:
父系来自北方汉人,母系来自南方女性
。
这个结论的背后,要么是杀戮导致的种族灭绝,要么是种族的政经地位熬死土著男性,总之都是持续千年的悲惨故事。
而且他们的研究还有一个结论,就是
公元前 4000 年左右,中国汉人出现 5 个超级祖先,他们的后代占现代中国人的 60% 以上
。
公元前 4000 年,正好是伏羲、女娲、黄帝、炎帝等人物活跃的年代。
当然了,这种事情不是中国的特例,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
原本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是没有白种人的,后来大航海爆发,欧洲殖民者在全世界到处跑,有什么水陆要冲、土地肥美的地方,就移民过来住下不走了。
建立殖民地以后怎么办呢?
杀男人、娶女人呗。
最先遭罪的是南美洲,因为发起大航海的西班牙、葡萄牙喜欢南美洲,殖民者在南美洲建立起农场庄园,土著沦为二等公民,男人大量死亡,女人和欧洲白人殖民者一起生了无数孩子。
这些欧洲白人和美洲土著的混血儿,便是所谓的拉丁裔,美国就有近 6000 万。
澳大利亚在大航海之前,差不多有 30 万土著人口,当欧洲白人到了澳大利亚以后,基本都遭遇了种族灭绝的待遇。
现在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哪还有什么土著人口。
至于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更是大写的悲剧,整片大陆都被白人夺走,自己被赶到保留地里苟且度日。
其实说白了,欧洲白人对印第安人等土著的态度,和中国古代到处抓野人没什么不同。
唯一的区别就是,中国在几千年前就用殖民的方式,扩张种族的生存空间,直到把周围的好地方都占完了,明清时期开始剧烈内卷。而欧洲白人在中国的明清时期,才开始大航海运动,占领几个大洲的土地。
所以我们的土地是自古以来,可以用种族和人权做武器,反过来在外交场合怼美国。
这种事做的越早,越是理直气壮。
三、
说完历史,我们回到现在。
中国在秦汉时期定型的姓氏,至今有 3100 多个,但是 100 个大姓占了 87% 的人口,剩下 3000 个姓氏只有 13% 的中国人口。
前 100 个大姓在以前的几千年里,通过不断努力奋斗,占有了大量社会资源,挣到种族人口的繁衍权。
而那 3000 多个姓氏的祖宗,由于天灾、战乱、人口锐减、政经地位等原因,没怎么争到繁衍权,导致姓氏的人口不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人口数量最少的一些姓氏,大概率是要消失的。
是不是感觉很熟悉?
对,炎黄子孙在灭掉野人、占领土地之后,在种族人口上开始内卷了。
这个过程和周朝分封、汉人南迁没什么不同,都是
高层的不肖子向下沦落、中层精英要么向上升级要么向下滑落、底层人口等着慢慢绝嗣
。
我们这种底层贫苦人民,即便生了孩子传宗接代,也不知道能流传多少代…… 体内那条传承了几千年的染色体,也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了,这么一想真的悲剧。
除了多挣钱保住繁衍权,没别的办法。
从这个角度来说,权贵才是计划生育的最大受害者,虽然他们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却在生育和繁衍的项目上,和平民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
说这些不是贩卖焦虑,更不是鼓励大家为国生娃,只是说一个冷冰冰的历史规律,这种东西本身就没有感情。
到底该怎么做,大家心里都有本账。
把这个历史规律放到国家层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占据优质政经资源的发达国家,以及组成发达国家的种族,必然会不自觉的兼并弱势国家和种族。
类似于走出非洲的智人兼并尼安德特人、炎黄部落兼并蚩尤部落、北方汉人捕杀山区野人、欧洲白人虐杀印第安人一样,现代发达国家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也会对弱势国家发起种族兼并。
这种种族兼并,当然不会和以前一样,举起枪来直接杀掉。而是用种族优势的地位,让弱势国家和种族的女性,变成 easy girl。
大家经常上网就知道了,东亚的很多女性都对白人有好感,哪怕白人是一无所有的屌丝,依然能吸引东亚的优质女性。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可以说是白人的天堂。
反过来看,中国男性在非洲也很受欢迎。
而 easy girl 的人数多了,便会削弱本国男性的繁衍权。
这种事情,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女性崇洋媚外,也不能说东亚男性懦弱不争气,而是白人男性背后的国家和种族优势,以及在世界阶层中的统治地位。
如果以千年为时间跨度来看问题的话,我们就能明白,
个人、国家、种族存在的根本目的是繁衍,只有不断向上突破,做那个兼并别人的人,才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权
。
种族兼并和人口繁衍,才是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
不管口号喊得多么动听,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这也是冷冰冰的历史规律。
我们炎黄子孙一直赢了几千年,可不想在刚刚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变成白种人眼中的 "野人 ",并且出现一堆 " 东亚版的拉丁裔。"
当然了,不管是中国的姓氏内卷,还是世界上的种族兼并,都不是短时期能完成了,起码要以千年为单位来计算。
人类的寿命太短暂,根本来不及感受世界的变化,就匆匆过完一生。但我们可以阅读往事推断未来,这也是历史的魅力。
突然想起斯嘉丽约翰逊在《超体》里的一句话:
只有时间才是真正的度量单位,没有了时间,我们便不复存在
。
来源:知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一天一点点
关注
主题数849
春节来三亚,他们都后悔了
阅读 5232
康辉@大国外交最前线丨化身“接机区博主” 迎接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到来!
阅读 4618
东部战区发繁体字诗警告“台独”:与虎谋皮燃战火,以肉餧虎祸满门
阅读 452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