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突发!俄罗斯:准备好无条件谈判!海报引猜测,华为:我们不造车

伊言 2023-2-13 02:10:03
央视网消息,当地时间2月11日,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韦尔希宁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已准备好与乌克兰进行无条件谈判。


他表示,所有军事行动都是以谈判结束的,俄罗斯对此也做好了准备,但谈判需要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




乌军依赖美方提供坐标实施精准打击

据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方面透露,在战场上,乌方需要依赖美国及其盟友提供目标坐标位置,然后再用美国等提供的武器实施打击,这显示出美国国防部在俄乌冲突中“其实扮演了更深层次和更积极的角色”。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报道称,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乌军使用美国及其盟国提供的“海马斯”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和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打击俄军目标。但据一名乌克兰官员透露,如果没有美国从欧洲其他地方的基地提供具体坐标,乌克兰军队难以实施精准打击。
一名乌克兰官员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流程:乌军人员确定他们想要打击的目标以及目标的大致方位,然后这些信息被提交给乌军高级指挥官,相关信息再被转发给美国,以获得更准确的坐标。
一名乌方官员证实,所有定位过程都是通过美国在北约成员国境内的设施进行的,过程“非常快”。
报道还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官员的话称,美国在这些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提供打击目标的信息有助于确保乌军行动的准确性,并节省有限的弹药。
美国国防部方面拒绝回答是否为乌军攻击行动提供具体坐标,只是强调,美国不参与对打击目标的选择。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以及西方盟友不断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装备。俄方多次谴责称这是在利用乌克兰对俄发起代理人战争,是在火上浇油,要求美方及其盟友“停止对乌克兰不负责任的军事化”。



华为:我们不造车





在华为智选车AITO官方微博发布海报中,右上角logo从原来的“AITO”换成了“HUAWEI”。网友再次猜测华为将造车。

来源:AITO微博
2月11日,华为回应称:“我们不造车,继续深度赋能车企。”
华为知情人士表示,这一举措仅为突出华为长期深度赋能AITO问界品牌,华为与赛力斯长期深度合作没有变化。未来双方会继续联手推出更多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数据显示,1月,多家造车新势力销量下滑。AITO问界1月实现交付量4475辆,环比下降56%。当月,问界部分车型宣布降价3万元。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问界三款车型2022年8月至12月交付量分别为10045辆、10142辆、12018辆、8260辆、10143辆,全年累计交付量达到7.6万辆,跻身一线造车新势力梯队,赛力斯计划在2023年交付旗舰SUV问界M9。考虑到行业竞争加剧、华为智选品牌存在潜在合作车企(江淮、奇瑞),使得赛力斯稀缺性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消息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被停职。而王军是华为通过“HI模式”赋能车企的主要负责人。
据媒体报道,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回应称:“(此次)是正常的人事调整变动,(华为在车业务)方向上没有变化。”
东北证券认为,随着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逐步展开,合作车企进一步拓展,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有望成为消费者业务重要增长极。
[color=rgba(108, 117, 110, 0.94)]编辑:宋兆卿 张晶

[color=rgba(108, 117, 110, 0.9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乌克兰不会谈判的吧
2023-2-13 02:13:12
意思是啥也不说,手上拿个协议给你签字。
2023-2-13 02:16:21
我喊了你谈判的,你不谈,哪就怪不得我了
2023-2-13 02:19:30
现在的俄罗斯肯定想停下来,但是已经占领了乌克兰部分领土,非常难谈,既得利益不好让出来,让出来仗白打还丢人只怪大毛子喜欢侵略。只是喊喊,让全世界民众看看现在不能怪我,我喊谈判了,看你乌克兰和北约谈不谈吧
2023-2-13 02:22:39
兵不厌诈,待后续!
2023-2-13 02:25:48
能不能坐下来谈判取决于美国,.美国想打下去,乌克兰是不会谈判的。
2023-2-13 02:28:57
注意俄说的:俄罗斯对此也做好了准备,但谈判需要建立在现实情况之上 显然让乌失去领土。
2023-2-13 02:32:06
美国公司在研究高科技,而中国都在造车比赛,真是可笑啊!许家印、董明珠们为了造车花了多少钱进去都打了水漂,要把这些钱像美国公司那样都放在科技上有多好!
2023-2-13 02:35:15
我认为俄乌双方现在都没有坐下来谈判的意愿。因为双方远未实现自己的目标。估计战争还会僵持相当一段时间。
2023-2-13 02:38:24
12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