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增程,又行了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增程,又行了
[ 复制链接 ]
fengzhrng
2023-2-13 09:25:07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增程大乱斗的时代,所谓的技术落后,已经不再重要。
时代变了。
前脚理想L7刚刚落地,后脚零跑C11增程版就强势来袭。有“理想”,就会有“现实”,尤其是在更具性价比的价格面前,消费者往往会重新思考,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究竟是什么。
借助燃油发电,再用电,驱动汽车行驶,多此一举的工作方式,使得增程技术的风评,并不友好。但市场的风格转换,总是瞬息万变,2023年开始,增程的风向,已经改变。
刚开年,特斯拉突然发起价格战,打了所有玩家一个措手不及。
当市场主旋律由曾经的营销战,转变到现在的价格战,如何更好的降本增配,也就成为了每一家造车新势力、新能源车企,必须思考的关键。
是啊,活下来,最重要。
回顾过去一整年,动力电池成本的居高不下,已然成为车企们心中,无法磨灭的痛。而当广汽董事长曾庆洪,愤懑地呼喊着“给宁德时代打工”之时,那颗想要改变的种子,已经埋在了所有车企的心底。
新能源汽车的降本之路无外乎三条:其一,自研自造动力电池,投入大、见效慢;其二,积极寻找二供、三供,质量不好保证,需废时验证;其三,借助增程车型过渡,一举两得,但可能挨骂。
事实上,随着比亚迪、吉利、长安的妥协,增程技术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新转机。
01
增程“咸鱼”翻身
“某企业关于增程落后的营销规划可以停止了,省点钱干正事吧。”
理想L7上市前一天,李想在微博自问自答,一番含沙射影的同时,还进行了一波增程式的自我营销。不得不说,借力比亚迪仰望U8,再把吉利、长安拉到同一阵营,李想算是把流量玩得明明白白。
但话糙理不糙,今年的增程汽车,突然多起来了。
长安深蓝、赛力斯问界、吉利星越、比亚迪仰望、岚图等,多个品牌车型,陆续加入到增程汽车的序列。
而这多股合力形成的新趋势,亦可以当成,全系混动发展战略中,另外一个旗帜鲜明的方向。简而言之,合适就是市场优势。
首先,市场层面上,降本问题是新能源车企们的难言之隐。大环境的竞争态势下,难度不高且技术成熟的增程,为造车新势力、传统新实力们指出了新的前进方向。
而对于车企而言,增程车型的推出,可以降本、回血、重整、再出发,一气呵成。相对应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好的产品,就会拥有更大的说服力。
其次,依旧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依旧存在。
无论是充电焦虑,还是里程焦虑,都迫使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前突破,于是就有了800V高压平台、换电等提高补能效率的补救措施。但同样还是那个问题,与增程相比,两者真的太贵了。
理想算是吃到增程红利的第一家车企,问界、深蓝也不逊色,在他们的销售车型中,增程也大都是名副其实的主力。
借此为例证,车企们卖增程车型,大概率不会亏钱,物美价廉的话,甚至有可能出现“小爆款”。
而“爆款”二字,不正是这些“新势力”“新实力”,试图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强劲的证据吗?
特斯拉来势汹汹,鲶鱼效应在低价攻势中,愈加显现。而国内车企们,除了咬牙跟进降价之外,用增程车型打一式太极,也不无不可。但不能忘记的一点在于,产品质量,永远需要有所保证。
对于消费者们而言,增程也好,混动也罢,好用才是硬道理。也只有得到了消费者、市场的双重肯定,弱势的造车新势力,才能更大概率的活下来。
02
活下来,走下去
再次强调,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主线任务就是活着,为自己而活。特斯拉的价格屠刀,已经高高举起,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咬牙硬撑也好,坚定品牌价值也罢,终归需要一个应对方法,度过难关。你可以瞧不起增程技术,但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实惠、经济好用,就是一款合格的车。
就像零跑董事长、CEO朱江明所说的那样:
“我们的所有用户都是最聪明、知道买什么车最好。用油是为了减少长途用车的焦虑,是作为长途用车难情况下的‘备胎’。作为这样的角色出现,增程更适合,而且它的零部件数量更少,可以进一步保证技术可靠性。”
而对于增程是落后技术的论调,零跑科技SVP、整车产品线负责人曹力,也进一步坚持道:“在技术上,只有更好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才是先进的技术。”
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技术并没有好坏之分,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更好的发展。
车企们自己会算账,消费者心中也有一杆秤。当用户的选择更加多样化,谁能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谁就能笑到最后。此时理想的火热,不正是这个道理?
回顾过去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跌跌撞撞,经历了缺芯、缺电等一系列艰难险阻,终归还是向上的势头。
而到了现在的2023年,与其说是特斯拉开启了洗牌模式,不如称其为市场的又一次风口来袭。
机遇与挑战并存,倒在黎明前的自游家、恒大汽车、威马汽车等,哪一个不曾是意气风发、鲜衣怒马,但市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没有人知道,谁会被下一个浪头“打倒”,就再也爬不起来。
好消息依旧存在,中国汽车市场足够宽广,包容性也足够强。车企,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们,想要好好地活下去,往往会得到不小的助力。而在这其中,能否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才是最难的一环。
所以问题来了,车企究竟靠什么,才能“活下来,走下去”?
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发展中后期,“表面风光,内里承压”是主要特征。更甚者,各家车企,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根源,突破口在于产品力的发掘,而产品的衡量在于用户,至于用户的需求嘛,永远是多样性。
增程也是如此,是消费者的一种可行性选择,而非完美无缺。增程的缺点很多,高速燃油经济性表现很差,保养与燃油车无异,会产生不少的后市场问题……
可还是那句话,增程或许不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可此时的它,确实有资格被称作市场的“现在”。
毕竟,市场的紧急程度,已经容不得车企们多想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fengzhrng
关注
主题数123
SL1581 30V 2.4A同步降压稳压器 5V固定输出电压 外围简单
阅读 6320
零跑上市了,但没上岸
阅读 2884
华为余承东: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中的主力玩家将不超过 5 个 ...
阅读 222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