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震后现场那些会讲中文的土耳其人:尽全力服务救援队的英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震后现场那些会讲中文的土耳其人:尽全力服务救援队的英雄们
[ 复制链接 ]
海天行
2023-2-14 23:25:16
原标题:震后现场那些会讲中文的土耳其人:尽全力服务救援队的英雄们
2月12日,土耳其地震后的第七天,废墟中的生命迹象逐渐消失,搜救仍在继续。
连日来,每到一处新的搜救区域,与已在此处奋战多时的当地应急部门或民间救援力量交接工作、对接现场情况,都是来自中国的救援队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每当这时,总有一名翻译人员站在双方之间,交替着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架起信息与信任的桥梁,也在帮助救援自己的同胞。
“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工作根本没办法展开。”蓝天救援队队员冯波涛说。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到,在搜救现场充当翻译角色的多是在震后自发组织前来的志愿者,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土耳其本国的年轻人,不少人曾在中国学习、工作多年。在自己的家乡同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并肩作战,他们对中国更增添了别样的情感。
“非常感谢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员,他们是土耳其人眼中的英雄。他们所提供的帮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与中国蓝天救援队同行的土耳其翻译志愿者赛尔曼对南都记者说。
“愿意为中方救援队提供任何帮助”
当地时间2月11日一早,南都记者跟随蓝天救援队来到土耳其阿德亚曼省贝斯尼的一处废墟。一周前,这里是幼儿园和公寓。
救援队搭乘的大巴车一停稳,随队的中文翻译志愿者小土第一个跳下车,找到在现场等待的当地警方,了解建筑内原本的情况细节,再将这些信息转达给中国的救援队员。帮助双方完成最初的基本沟通后,他又同在场的其他志愿者一起,非常自然地帮忙拉起警戒线,维持现场秩序。
小土在伊斯坦布尔与蓝天救援队会合。
小土告诉南都记者,这个中文名是他的中国女朋友给他取的,他曾在上海生活4年,现在正在伊斯坦布尔为一家中国企业工作,这场大地震带走了他的多位家人和朋友。地震发生后,他从公司得知,中国的救援队要来土耳其,需要翻译的帮助。
“你愿意作为翻译加入他们吗?”面对询问,小土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随后很快便与蓝天救援队取得联系,成为一名翻译志愿者。
他后来注意到,几乎同一时间,还有许多掌握他国语言的土耳其同胞与他做出了一样的选择。
“队员们抵达土耳其时,一支30人的翻译小组已经在机场等候。”蓝天救援队国际部联络官何庆榕说。此后,不断有新的翻译志愿者申请加入,中国的救援队几乎没有遇到预想中的语言障碍。
灾难下的日夜相处让土耳其翻译志愿者和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员们迅速熟悉起来,配合也越发默契。
“我所在的小队每天都会跑四五个地方不同的区域,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和他们在一起。”同为蓝天救援队翻译志愿者的赛尔曼说,自己不是专业的搜救队员,不会救人,所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配合好搜救队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语言或是文化等方面的障碍,并利用他对土耳其当地的熟悉与人脉资源提供信息支持。
“不仅仅是翻译,不管救援队有什么需要,只要是能帮得上忙的,我都会尽可能去帮。”赛尔曼说。
“一定要去,因为那是我们的城市”
赛尔曼今年34岁,是伊斯坦布尔人,曾就读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国生活过11年。
他最初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参与到救援当中。地震发生当天的早上,赛尔曼同平日一样,正准备起床上班,突然留意到有一通6点多打来的未接电话。
“那是我妈妈打来的,她从来没有这么着急地联系过我。”赛尔曼说,随后他从电视上看见了地震的消息,而当时他的父亲就在震中卡赫拉曼马拉什出差。全家人的心都立刻悬了起来。
赛尔曼与蓝天救援队在马拉蒂亚搜救现场。
幸运的是,赛尔曼随后收到了父亲平安的消息,但震区千万同胞正经历的巨大灾难仍旧让他无法释怀。赛尔曼告诉南都记者,他的孩子刚满17个月,因此一开始他只是打算向灾区捐钱捐物。但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中文翻译志愿者的招募帖后,他意识到,救援一线急需翻译人员的协助。
“他们需要很多翻译。”赛尔曼将前往灾区的决定告诉了妻子,得到了她的全力支持,“我的妻子是德国人,但她坚定地告诉我‘你一定要去’。”
“一定要去,因为那是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人们。”抱着这样的想法,越来越多的土耳其翻译志愿者踏上征程,他们通过不同的渠道,与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救援队取得联系,与他们共赴灾区,或是自己驾车前往灾区与救援队会合。
在这场地震中,土耳其中文导游小莉的40多名同事被困在阿德亚曼一栋轰然倒塌的7层宾馆内,他们中的二十多人再也没能出来,其中就包括被许多中国观众喜爱的《非正式会谈》节目常驻嘉宾唐小强。
小莉在前往灾区与中方救援队会合的途中。
噩耗从天而降,小莉还是选择振作起来,安顿好家人、打点好行囊,与朋友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从伊斯坦布尔驾车来到震中城市阿达纳。在那里,他们与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取得联系,随后迅速投入紧张的搜救工作。
“不会忘记中方救援队提供的帮助”
在搜救现场,赛尔曼被中国的救援队员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感染。
他看到,抵达搜救现场后,救援工作常常持续到深夜,有时为了一位可能生还的被困者,队员们会花上七八个小时的时间,不放弃一点希望,有的队员已经三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
目前,赛尔曼正跟随蓝天救援队穿梭于土耳其马拉蒂亚的各个区域。在这座位于震中的城市里,随处可见坍塌的楼房,蓝天救援队在当地已经化整为零,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现在不管去到哪一条街道,都能看到身穿蓝色衣服的英雄在废墟中忙碌。”
赛尔曼从当地人口中得知,中方救援队到来以后,搜救进度显著提速,许多当地人都希望能够快点看到中方救援队的身影,以便能救出更多的人。
赛尔曼告诉南都记者,在与蓝天救援队相处的过程中,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队员之间极高的配合度,现场的所有人都是一条心,效率非常高。
“他们就像在搜救自己的同胞一样。”小土说,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员在现场的不遗余力深深触动了他。在短短的几天里,他已与中方救援队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我只想说,我非常感谢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员,他们是土耳其人眼中的英雄。他们所提供的帮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赛尔曼说。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N视频特派记者 郑璇真 刘威 赵牧 发自土耳其
后方联动:南都记者 翁安琪 实习生 李雨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海天行
关注
主题数855
青岛共有产权房交付难?国资最新回应:2571万资金已拨付
阅读 5272
兔年春晚收视:沈腾热度高,王宝强节目拿第一,邓超出乎意料
阅读 4817
俄乌在防御链关键节点激烈攻防,乌军方否认俄军占领索列达尔
阅读 4467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