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56家制造业“当家”粤企硬实力:年营收超5万亿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56家制造业“当家”粤企硬实力:年营收超5万亿
[ 复制链接 ]
g3985836
2023-2-17 05:35:47
原标题:56家制造业“当家”粤企硬实力:年营收超5万亿
开篇语
“我们每家企业领先多一点,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能在全球价值链上有所攀升。”在2023兔年开年第一天举办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指出,当前全省上下已形成强烈共识,广东经济的“危”源自高质量发展不足,“机”要靠高质量发展才能紧紧抓住。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
新年伊始,由“制造业立省”的广东就吹响了“制造业当家”的高质量奋进号角。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从“制造业立省”到“制造业当家”,为了“再造一个新广东”,粤企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找寻新方向新动能。
2023年,南都湾财社开启年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策划:“湾区制造·创新广东”,将重点关注电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通过打造高端对话、产业生态观察、制造“朋友圈”等内容产品,持续关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变化,从产业视角挖掘“当家”企业价值,展现广东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生态,探寻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制造业企业、“广东制造”产品一直是广东经济的鲜明底色。
据市场机构2022年不完全统计,出自广东产量排名全国第一的品类、规模第一的行业有约22个,包括智能手机、汽车、彩电、无人机、空调、工业机器人等,在各工业强省中数量最多。从2022年底工信部及下属智库发布的“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国工业百强区”等名单来看,广东优势也十分突出:共有10个地市入选“百强市”,深圳位居第一,广州位居第三;共有22个区入选“百强区”,且包揽了榜单前6名。
这些成绩背后,是一大批广东制造业企业的努力。从“起家”到“当家”,从“压舱石”到“顶梁柱”,“再造一个新广东”需要这些制造业“当家”企业带头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虽然企业营收不能直接计算为区域GDP,但两者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国家工商总局曾有课题研究显示,企业发展的增长能够显著带动GDP增长和公共财政收入增长。对于广东来说,旺盛的制造业企业发展也在持续为广东经济大量注入活力。
为深入了解广东制造业“当家”硬实力,南都湾财社记者借鉴多家知名机构发布的企业名单,以营收规模为标尺,参照设置了年营收150亿元人民币的门槛,对企业总部位于广东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梳理。
56家企业平均年营收超990亿元
基于目前企业均已公布的2021年度营收数据,共筛选出56家企业,经计算2021年平均营收超990亿元,总计营收约5.55万亿元。
其中,营收排名前十的广东制造业企业中,共有8家同时入选福布斯2022年世界500强名单,包括正威国际、华为、广汽、中国电子、美的、比亚迪、广药、格力等。排名第一的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约7228亿元,排名第十的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收约1821亿元,这十家制造业企业合计一年为广东产生了超3.5万亿元的营业收入。
“当家”企业与城市发展相互成就
深入挖掘这56家的区域和产业背景,更能见得它们与城市和产业相互成就的深刻联系。
56家企业中,总部位于深圳市的共有28家,占比一半。以深莞惠城市群来看,位于这片区域的制造业龙头企业数量达到了33家。细数,深圳已成为广东头部企业的聚集高地,其中尤以电子信息相关产业最为聚集,包括华为、中国电子、中兴通讯、大疆创新、传音控股等。
广佛两城制造业龙头企业也相对集中,共有17家,其中广州10家、佛山7家。相比电子信息产业非常集中的深莞惠城市群,广佛龙头企业在产业分布上则明显不同,包括汽车、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轻工与纺织等。
这种分布与两城的产业“气质”也较为匹配。广州具有更丰富多维的产业底蕴,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制造领域发展历史长,积累深厚。汽车产业上的广汽集团和医药产业上的广药集团,都连续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佛山制造业则以智能家电产业最为突出。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佛山是广东智能家电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市,其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约四成,是第二名深圳市的约两倍。
新一代电子信息企业占比过半
过去五年来,广东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先进材料、汽车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从这56家制造业粤企的行业分布来看,它们也多从这些万亿元级产业集群走出。
其中,主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过半。这与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在广东的地位相匹配。根据广东省统计局分析研究,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总量占比高、市场主体多、发展速度较快,是推动广东全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全省工业占比最大的行业。
广东亦对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寄予厚望。根据《广东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制定的工作目标,到2025年,广东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要达到6.6万亿元,年均增长率6.0%,工业增加值约1.4万亿元,年均增长7%。
此外,智能家电、汽车等产业也是广东头部制造业企业聚集的万亿元级产业。其中,智能家电产业是广东赖以“发家”的重要传统支柱产业,广东空调、冰箱、电饭锅、微波炉等产品生产规模已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与智能家电产业类似,汽车产业也是广东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
规模领先但面临共性挑战
虽然广东不少产业发展规模都实现了全国领先,但当下也面临着不少共性挑战。在广东对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系列研究中,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缺芯少核”、高端人才不足、产业链发展不完整等问题;智能家电产业面临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核心零部件对外依赖高、产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较为低端等问题;汽车产业面临企业盈利水平有待提升、产业结构急需转型升级、急需破解“卡脖子”难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导致当前广东这些产业的发展增速与目标存在差距。
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在“量”的规模上,广东制造业已是这个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当之无愧的“顶梁柱”,许多产品的产量产值规模全国第一、世界第一,也由此成长出一批产业龙头企业。但另一方面,在“质”的提升上,广东这些重点产业都还面临着诸多关键挑战,将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企业未来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链主”企业打造创新产业生态
广东相关政策体系在产业生态引导培育上,投入力度越加显著。
2022年底,广东省印发《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管理办法》并开启“链主”企业遴选工作,其中指出,将围绕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确定若干条重点产业链,每条重点产业链遴选2-3家“链主”企业。将对具备较强规模实力、主导产品具有市场影响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链主”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发展。
2023年1月28日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多家头部企业发言。从会上企业家的表态来看,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广东从政府到企业的共识,也是制造业龙头企业内生的迫切需求。事实上,近年来广东制造业龙头企业在投资布局创新产业、打造围绕主业的创新产业生态上正逐渐显现出效果。
1月底,福布斯中国推出的一份新生代创新企业榜单引发市场关注。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名单发现,2022年中国共有74家企业新入围该榜单。其中,来自广东的新晋独角兽企业数量达20家,超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一。而达成这一新成就,广东产业孵化投资的贡献突出,新晋独角兽企业融资历程中获得过产业资本或国资产投平台等投资的企业占比超八成。
其中,有6家为本地产业集团孵化而来,占全国超三成,包括广汽埃安(广汽集团)、欣旺达汽车电池(欣旺达)、如祺出行(广汽集团)、中芯种业(温氏集团)、巨湾技研(广汽集团)、高景太阳能(珠海华发)。
广东产业创新投资潜力被激发
一位上述某项目产业方投资人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随着近年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快速发展,“硬科技”等产业投资赛道成为市场热点,作为全国制造大省的广东,在产业创新投资上的潜力正在被激发出来。
“过去制造业项目因为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往往不容易受投资机构的待见,所以很多技术团队、创新人才没有出来。”该投资人说,而如今伴随创投市场风向转变,许多广东制造集团中的优秀技术团队可以独立融资,从而通过资金和产业的共同赋能,面向更大的市场取得快速发展。
同时,这些有着雄厚资金积累的大型产业集团也逐渐乐于通过产业投资打造围绕主业的创新产业链生态,在2022年多个制造业明星项目如粤芯半导体、欣旺达汽车电池获得的大额融资中,都能看到不少本地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产业资本身影。
由此可见,在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上,龙头企业除了自身内部进行创新升级,通过产业孵化、产业投资等方式借助产业生态共同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正在成为不少龙头企业的共同选择。
专家访谈
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特邀专家华小方:
龙头企业可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
2023年,广东制造业龙头企业如何在政策体系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专家咨询委特邀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华小方接受了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
华小方表示,对于广东制造业龙头企业来说,近年来,广东在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全球知名的制造业龙头企业,是支撑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市场主体。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制造业龙头企业重点通过强技术、数字化、树品牌等措施,充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树立全球化质量品牌,提升质量竞争力,扩大企业竞争优势。
同时,龙头企业是产业链的主导者和产业生态的构建者,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龙头企业可以发挥自身在技术和行业资源上的优势,引导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资源,建设运营创孵平台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更好地以较低成本帮助创业者或小微企业迅速进入产业链,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构筑优质的产业生态。
华小方认为,当今国内外信息技术加速演化、全球新冠疫情冲击、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能源危机等挑战明显增多,对于广东制造业龙头企业来说,当前也面临着国际竞争更趋剧烈、产业链供应链更趋分散、制造业成本较高等问题。一些企业曾经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如技术国际合作研发意愿、全球范围部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人力成本与优质土地供应等资源优势逐步减弱。因此,更需要企业抓住新机遇,加快脚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突破。
华小方认为,近期,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制造业当家,广东省工信厅也正在制定制造业当家战略政策文件,这对广东制造业企业都是重大政策利好。在他看来,接下来一系列细化的政府政策要立足广东制造业的基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夯实产业基础、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建设高质量载体平台等方面发力,培育壮大制造业产业集群。
专家建议
一、夯实制造业产业基础。
支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提升,培育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新建一批省级工业设计中心,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创建“链主”企业,引领联合各有千秋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协同创新方式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夯实制造业产业发展基础,解决一批制造业“卡脖子”问题。
二、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支持制造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技术赋能,促进企业资源配置优化。支持龙头企业依托自身的数字化平台赋能提升重要行业和场景应用。扶持一批制造业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三、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
增加省级技术改造资金预算,推动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与投入,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引导社会资本、风险投资等多类型资金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改投资,着力降低企业投资贷款门槛。
四、建设高质量制造业载体平台。
搭建集投融资、技术开发与推广、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质量检测、品牌培育等于一体的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免费为制造业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方案和技术指导,落实国家和省级惠企政策,持续降低企业成本。持续开展特色工业产业园培育建设,强化产业园区管理水平,为高质量制造业项目提供优惠的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支持。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要素资源向制造业集中配置。
五、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实现全球化经营。
支持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分工,推进业务和经营国际化,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厚植全球化竞争新优势。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莹
统筹:任先博 戴越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g3985836
关注
主题数80
IC封装尺寸资料全集
阅读 9619
何小鹏卸任小鹏汇天董事长,公司致力于打造飞行汽车 ...
阅读 4195
中汽协喊话汽车降价炒作应降温,能叫醒装睡的人吗? ...
阅读 416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