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国内发现1例重点关注变异毒株,第二轮疫情要悄悄开始了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国内发现1例重点关注变异毒株,第二轮疫情要悄悄开始了?
[ 复制链接 ]
基督教dj
2023-2-17 22:00:12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称在监测中发现1例重点关注变异毒株。消息一出,迅速冲上热搜。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1月份以来,国内新冠疫情流行趋势回落,目前处于低流行期。居民生活秩序井然有序,旅游、餐饮、影院等行业生意火爆,街面上不戴口罩的人也逐渐增多,人们对新冠病毒的关注度似乎在逐渐淡化。
骤然引发关注的毒株究竟是什么,为何是重点关注呢?
图虫创意
据悉,该变异毒株为
XBB.1.5
,属于奥密克戎亚型毒株。
它具有“高传播”和“高免疫逃脱”的特点,也是迄今最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
不过症状方面的严重度并没有增加的报道。该亚型变异株是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发现,之后迅速传播,很快成为新加坡等国家的主要流行株。据美国疾控中心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这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起的。
变异毒株之所以被重点关注,是因为具有更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在全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可能有扩大的趋势。尽管,XBB.1.5的传染性更强,它也只是被重点关注的变异毒株之一。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就达到14例,其中包括,1例XBB.1,1例XBB.1.5,5例BQ.1.1,1例BQ.1.1.17,4例BQ.1.2和2例BQ.1.8。所以,
XBB.1.5仅为本监测周期内新增的重点关注变异毒株,目前尚未有数据显示该变异株在国内呈现传播趋势。
其实更多人关注它,是担心会引发第二轮感染,会是如此吗?
图虫创意
疾病监测数据会提示风险发生的可能,重点关注不意味着一定发生更大的风险。通过疫苗注射或感染会获得一定的免疫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保护效果会逐渐的下降。如果遇到传染性或免疫逃逸增强的毒株,理论上确实有再感染的风险。
但是否出现社会层面较大规模流行,取决于变异株的传染性、致病性和人群易感性的综合影响,三者缺一不可。
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新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传染性和免疫逃逸性具有增强的趋势,这确实给免疫系统及人群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而主动避免发生大规模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降低人群的易感性。国内有专家表示,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的新冠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社会性的免疫屏障,易感人群数量已不足全人口的10%。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并不太可能出现新的大流行。
监测数据也显示,当前国内新冠流行的优势毒株仍以BA.5.2和BF.7为主,尚未监测到其他优势变异株,也没有发现新的能够突破免疫屏障的变异株。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数据显示,2023年1月23日以来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2023年2月13日为12.8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5.5%。
这些数据都意味着国内目前未出现第二轮感染的情况。
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对医疗机构和社区人群哨点的监测和对变异毒株的监测始终在开展,相关机构也定期将监测的结果公布。对于公众而言,关键还是要摆正心态、不恐慌、不忽视,坚持做好自我防护。按流程接种疫苗,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风仍是降低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 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审核|李马超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副研究员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不授权转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基督教dj
关注
主题数855
微视频《江山壮丽》
阅读 4421
河南商丘市公交公司发布通告:确保公交不停运,不影响公众出行
阅读 4113
时政现场评丨回延安 再出发
阅读 404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