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A股新能源车龙头开向东南亚:直营、建厂、收购 马不停蹄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A股新能源车龙头开向东南亚:直营、建厂、收购 马不停蹄卷成鱿鱼? ...
[ 复制链接 ]
再會
2023-2-19 02:22:52
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大增近50%。整车龙头“外卷”东南亚,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在泰国新能源车市场市占率合计超4成,比亚迪在菲律宾销售火爆,“4S店里基本上看不到新车”。梳理A股新能源车龙头在东南亚各国的具体布局。
财联社2月18日讯(编辑 刘越)
中国汽车出海远征,竞争力显著提高。中汽协数据显示,
2022年汽车出口屡创月度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出口优势更加明显,全年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1月,汽车企业出口超30万辆,同比增长30%。其中
新能源汽车出口8.3万辆,同比增长48%
。
分析人士指出,
比亚迪、上汽、吉利等车企较早地去铺设海外渠道销售传统燃油车,经过长期的品牌输出和渠道维护,产品在海外积累较高的认可度,对其推广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有着巨大的便利
。中信证券指出,存量车型为国产品牌积累的品牌力,中国车企在海外新发车型热度普遍处于快速上升趋势,出口量有望在2023年保持高增长态势。
正如当年德系、美系、日系进入中国一样,东南亚经济增速以及人均GDP近几年快速增长,更大的消费需求对车企而言意味着更高的汽车增量空间。
电车王者比亚迪本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比亚迪泰国工厂预计在2024年开始运营
,年产能约15万辆,生产的汽车将投放到泰国本土市场,同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
国金证券指出,东南亚新能源车渗透率较小,各国已纷纷推出利好新能车的政策。日系车企长期主导东南亚市场,但习惯于开发混动和插混车型,纯电车型较少;
国产自主品牌有望凭高电动化和智能化能力抢占东南亚市场
。
国泰君安证券吴晓飞1月28日发布的研报指出,东南亚地区是中国自主品牌海外制造厂布局最密集的区域。
2022年1-11月中国品牌汽车在东南亚7国销售汽车9万辆
,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份额名列前茅。预计2025年东南亚中系车市场规模为120万辆。
▌泰国:新能源车市场中国车企市占率超4成 上汽“举团”托举名爵爆发式出海 长城欧拉紧随其后
半个多世纪以来,日系车企长期霸占东盟大半市场份额。而在新能源车赛道,中国车企已弯道超车。中信证券分析师张若海等2月9日发布的研报指出,
中国车企在电动化萌芽阶段的泰国的强势介入,有望助推当地电动化转型加速
,中国车企的早期布局也为未来在此类地区取得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
目前进入泰国的中国车企主要有五家,分别为
名爵(上汽集团旗下)、欧拉(长城汽车旗下)、比亚迪、哪吒及哈弗(长城汽车旗下)
。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在泰国新能源车市场市占率达到43%,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名爵及欧拉,
市占率分别达到22%及18%
。
中信证券指出,名爵及欧拉进入泰国市场较早,且销量均保持增长势头。
名爵在泰国发售了一款PHEV车型HS及两款BEV车型ZS EV及EP,欧拉在泰国推出了欧拉好猫此款纯电车型
。2022年,名爵及欧拉新能源车销量分别达到4760及3828台,
环比增长126%及55%
。另外
比亚迪、哪吒及哈弗均在2022Q4完成首批车型交付
,其中比亚迪最快获得当地消费者认可,旗下ATTO 3车型在2022Q4销量达到312台。
上汽、长城与比亚迪均在泰国建设整车厂。
上汽集团投资打造的泰国春武里府新工厂总投资逾10亿美金
、年产10万辆,这两年也已成为品牌全球年轻化市场的重要制造基地。
长城汽车在2020年收购了位于罗勇府的一家通用汽车工厂
,2021年6月投产,为长城汽车第二家海外全工艺整车制造厂,初期年产能达8万辆。
比亚迪泰国工厂预计2024年开始运营
,年产能约15万辆。
分析人士指出,表现最为突出的名爵爆发式出海的另一面,是利用品牌身份的小小“作弊”。名爵头顶英国汽车工业的余晖,
绕过中国汽车出海最大的障碍——品牌无人识
。身处同一个集团下,名爵在海外让众多兄弟都套上了自己的马甲——
无论是上汽飞凡,还是上汽荣威,它们在海外可能都是名爵
。
图源:远川汽车评论微信公众号2022年12月6日发布的文章《国产车的出海野心,挪威根本装不下》
▌马来西亚:吉利借道宝腾销量创纪录 电动车依旧以商用为主 比亚迪、长城、上汽大放光彩
分析人士指出,东南亚汽车市场缺乏强势本土品牌,中国品牌在当地运作经验丰富,中系车有望获取较高份额。而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区域内唯一一个拥有完全自主国产汽车品牌的国家
,还是两家,分别是宝腾和Perodua——直到2017年越南VinFast成立,其唯一性才被打破。
2017年,
吉利汽车收购宝腾
,在马来西亚投建宝腾KD组装厂,是包括焊接和总装工艺在内的CKD(全散件进口)新工厂。据吉利微信公众号,
宝腾汽车2022年的累计销量为14.14万辆
,同比增长23.3%,创2013年以来的最好市场表现。但以上销量成绩,大部分依旧归属于燃油车。
如今在大马街头,
最常看到的电动车依旧以商用为主
。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水平往往领先于海外厂商
。2017年,
比亚迪
将纯电动大巴K9出口到马来西亚,并在首都吉隆坡投入运营。
上汽大通
在马来西亚设立了制造基地,生产V80、G10等系列,覆盖了宽体及窄体轻型客车、轻型卡车、特种改装车等领域。
长安汽车
投资10亿林吉特(约合15.6亿元人民币),授权Fieldman EV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州设立首个电动车组装厂。
此外,在马来西亚设立KD组装厂的
长城汽车
亦大放光彩,去年12月初,在大马上市不足一月的长城欧拉好猫,斩获了马来西亚2022年度汽车颁奖盛典的“2022年最受期待新车”大奖。
▌印尼:东南亚重要造车山头 上汽通用五菱成最畅销的中国品牌
中国车企正在涌向东南亚人口第一、汽车保有量第一、全球镍矿储量第一的国家——印尼。
早在2015年8月,
上汽通用五菱就布局印尼
,总投资7亿美元在西爪哇省勿加西县建厂,2017年,建成投产。截至2021年底,
五菱已经成为印尼最畅销的中国品牌,累计销量突破7.3万辆
。2022年7月13日,五菱又在印尼发布“重磅产品”——五菱Air EV。分析人士之指出,这款定位与MINI EV接近的电动小车无疑与这个处于电动化转型初期的市场绝佳匹配,而五菱MINI EV在中国的巅峰销量为5万辆/月。
去年3月,
比亚迪向印尼首都雅加达的公交运营商交付了首批30辆电动大巴“K9”
。同时,比亚迪对外透露,将联合印尼企业在当地建立巴士组装厂,共同推进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
据财联社此前报道,
奇瑞在印尼计划投资近10亿美元生产和制造电动汽车
,以实现年产能20万辆的目标。当地媒体报道称,奇瑞计划到2023年下半年推出纯电动汽车。此外,东风小康汽车也计划2023年推出小型纯电动汽车“MINI EV”。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印尼政府截至21年9月的数据,该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数量为187个。
基础设施是一个瓶颈
。此外,
印尼由17506个岛屿组成
,先天地理条件不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整高效的汽车供应链是个难题。因此,对于将印尼视为新掘金地的车企们,在投资电动车项目时也将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
▌菲律宾:船小好调头 “比亚迪4S店里基本上看不到新车”
据外媒报道,去年11月,由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领导的一个跨部门小组批准
取消电动汽车关税
,以刺激高油价下的市场需求。菲律宾消费者当时购买一辆电动汽车需要2.1万至4.9万美元,而传统汽车的价格为1.9万至2.6万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
菲律宾新能源车产业处于萌芽初始阶段,可谓是“船小好调头”的典型
。马科斯此举给菲律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挣下一大片江山,更让不少中国新能源品牌蜂拥而至。
今年1月,菲律宾的投资委员会有消息称
比亚迪计划在菲律宾寻找厂房地块
,以组装电动汽车。而早在2021年就有菲律宾当地华人表示,
比亚迪4S店里基本上看不到新车
,尤其是唐、汉这样的新款车,属于期货需要提前预定。此外,
长城汽车在去年底选择与当地SQ集团旗下的汇鸿汽车合作
,共同开拓菲律宾市场,并明确了未来主攻产品路线为SUV和皮卡等车型。
东南亚其他国家中国车企亦有所布局。据外媒报道,
比亚迪计划在越南北部投资2.5亿美元
,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目前还处于选址谈判阶段。造车新势力直接出口外销,或在当地合作代理商、或是自己建直营门店。如
爱驰汽车前往老挝进行扶电攻坚战,哪吒也有电动车产品在老挝上市,并进入缅甸市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再會
关注
主题数61
百万豪车来了!比亚迪仰望发布会下周开:首发新技术 ...
阅读 4399
外媒:在俄乌上表态遭不满 英摇滚歌手“水爷”取消在波兰两场演出 ...
阅读 3794
马斯克调派50多名特斯拉员工协助接管Twitter 独自担任CEO“只是暂时安排” ...
阅读 357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