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最强打工人”,驾驭不了威马?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最强打工人”,驾驭不了威马?
[ 复制链接 ]
小瑞熙
2023-2-22 08:46:13
缺钱的表象下,威马内部早已崩坏。
1
410亿也没了
累计410亿的融资,曾和“蔚小理”比肩第一梯队的威马汽车,已经祸祸到发不出员工工资了。
近日的威马,深陷全员停薪留职的舆论漩涡,不仅温州生产基地大门紧闭,黄冈工厂更是连保洁阿姨都走了,威马汽车的APP和小程序也停用了。
一位威马上海总部的内部员工向钛媒体表示,“公司几乎是瘫痪状态,没什么人去办公室上班,因为完全没有工作可推进。”
文中还提到,威马北京的员工也已经居家,原因是北京办公室欠人家物业100多万的房租被封了,从去年9月开始就断水断网,不得已员工只能自己开热点办公。
然后就是威马的新一轮降薪措施,一是除总经理及以上级别外,全员按照去年打完7折后的基础上,再降至25%,也就是如果之前薪资10000元,现在只能拿到10000×70%×25%=1750元;二是各部门裁员75%,剩余人员已久按照70%发工资。不过在社交媒体上,有相当部分员工反映被停薪留职。
17日晚,威马创始人沈晖的回应中,对于外面闹得沸沸扬扬的停薪留职一事只字未提,将威马目前的困境归因到疫情和市场环境上去了,显得有些牵强。
根据招股书的数据来看,2019年-2021年,威马一直处于亏损逐年加剧的状态,三年分别亏损41亿元、51亿元、82亿元,三年亏损累计高达174亿元。
据市界2月15日文章,截至2021年底,威马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已高达202.36%,远超破产警戒线的100%,而昔日同一梯队的“蔚小理”均在55%以下。
销量上来看也十分惨淡,2022年,威马累计销量为29450辆,同比下降33.3%。蔚来则从2020年的4万辆,直线上升至超12万辆,原本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也从1.5万辆跃升至超15万辆。
烧光了钱却没烧出销量,高管反而在这个关头紧锣密鼓地安排一个不能产生任何利润的“停车”服务项目。
2022年6月,威马成立了“智慧停车”项目组,威马车主可以通过APP了解附近停车场的“空满”状态。该项目由威马CFO、执行董事毕仕宇牵头完成。
蹊跷的是,已经窘困到发不出员工工资的威马,对于这个数额高达千万级的项目却能迅速审结付款。
据深燃相关报道,项目推进的“非常着急”,后期上线后每天没有订单,“就靠黄牛去搞数据,一天搞十几二十单。”项目启动时,“供应商连PPT都没有,就发给威马几个视频,说是之前给保时捷做的。”“别的对外项目财务都不批,拖欠各种款项都不付,但这个项目一上来就上千万出去了,那些东西它值个几十万就不错了。”CFO自己搞项目就立马审批,给供应商打款,“已经没有底线了”。
大意就是说,威马CFO毕仕宇给自己的项目一路绿灯,但在其当时在职员工看来,是“趁着威马还有点钱往外薅”。
2
“最强打工人”
威马曾被认为是最有“冠军相”的新能源车企。
从2015年成立开始,不仅备受百度等市场资本追捧,还颇得国资青睐,在威马汽车的前12大股东里,有10个都是地方国资和国企。
这和威马创始人沈晖的经历不无关系。
沈晖出生于上海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195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母亲则毕业于东南大学。沈晖也自小成绩优异,以远超清北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之后又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结构工程专业,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
除了傲人的求学经历,沈晖的工作履历更是业内独一档的。
2003年,沈晖被任为汽车零部件巨头博格华纳集团中国区总裁,扭转了博格华纳中国工厂的亏损局面,毛利率还达到了30%,不仅为博格华纳带来重要盈利来源,还成为当时宁波的纳税大户,2008年,还被推举为北京奥运火炬手。
达到博格华纳在中国的最高职位后,沈晖辞职进入了意大利菲亚特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菲亚特就是法拉利、玛莎拉蒂等品牌的世界著名车企。在中意两国元首的见证下,沈晖主导完成了菲亚特和广汽成立的合资公司广汽菲亚特,这也是当时中意两国最大的合作项目。
此后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本土车企对外国知名品牌的收购,也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也就是吉利收购欧洲老牌车企沃尔沃。并负责之后的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
就这样在吉利干了3年,沈晖又一次达成了在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民营企业做到最高职位的成就,在吉利仅次于董事长李书福的地位。
在汽车行业内,沈晖几乎可以说是做到了“最强打工人”。
也许是厌倦了“打工”生活,2015年初,沈晖宣布加入创业公司博泰,并成为联合创始人,不过此次创业并不成功,10个月后,沈晖离开博泰,于2015年底收购一家电动车制造企业,也就是后来的“威马”,开启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创业。
此前在博格华纳、菲亚特、吉利、沃尔沃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口碑,也在此次创业初期得以体现。腾讯的前联合CTO熊明华、谷歌前技术总监邸烁、优信前CMO王鑫等互联网人才纷纷加入威马,投资团队也是大佬云集,包括上汽、百度、腾讯、红衫等等,之后更是成为了国资宠儿。
据市界统计,上市前,威马累计完成了12轮融资,合计高达410亿元。
相较于蔚来等新势力靠“PPT造车”来获取融资,威马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躺在钱堆里,让一群大佬护着的。
谁能想到,当初那个最有冠军相的世界冠军“Weltmeister”,也就是威马,竟会走到生死边缘。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能是条件太好了,和其他被笑称“PPT造车”的新势力不同,不差钱的威马从一开始就没选择找代工厂,而是选择自己建厂。
背靠沈晖的人脉和影响力,和政府谈判、拿地、建工厂、组装装配线……威马花了两年时间,投入巨资,实现了年产能高达25万辆。
滑稽的来了,威马空有生产25万辆的能力,却卖不出25万辆的车,哪怕是销量最高的2021年,年交付量也堪堪超过4万辆而已,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好好的资金变成重资产,想拿都拿不回来。
钱被重资产锁死也就算了,沈晖还是有着不小的融资能力,但问题是,打工人天花板,却不一定擅长新能源汽车创业。
与“蔚小理”创始人不同,沈晖并没有互联网大厂的背景,对于品牌打造和营销推广等互联网打法并不熟悉,反而深受传统车企基因的影响。
在销售体系方面,“蔚小理”等新势力主要采取直营模式,充分发挥公司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形象;而威马更多则是采取了传统的经销商模式,然而2022年威马资金链紧张导致欠款后,供应商纷纷停止供货,工厂也不得已停工了,甚至威马和供应商还因为拖欠货款打起了官司。
据时代周报,天眼查显示,2022年12月,威马汽车及其子公司新增多条开庭公告,原告包括多家制冷设备、汽车零部件、机械、广告公司。案由多为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服务合同纠纷。
威马不仅销售体系落后,研发投入也相对不高。据招股书,2019-2021年,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93亿元、9.92亿元以及9.81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50.7%、37.1%及20.7%。而蔚来仅2021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41.8亿元,超过威马三年研发投入总和。
研发投入不足,传导到整个环节自然就是产品力不足,然后销量低迷,资金回笼困难……
更要命的是,高管也在掏空威马。
2020年,在威马的补贴下,高管纷纷代理建店。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间,威马向合作门店分别支付了3.48亿元、7.75亿元和16.21亿元的返利和补贴。
据市界报道,“甚至一些手里有点资源却不懂销售的人,也去开店了”,结果可想而知,公司利润被蚕食殆尽,亏损还在一路走高。
文中还提到,一位威马员工表示,沈晖是一个比较容易受别人意见左右的人,决策力度不够强,“不太会拒绝别人”,导致某些高管有一些背离公司利益的小动作时,也被沈晖默许了。
据媒体报道,威马的管理层还曾发生过权力斗争。
威马的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侯海靖和威马前CTO闫枫,在2020年推出EX5 Z时,因车机系统版本争执不下,最后推向市场时,竟携带两个版本的车机。而由于侯海靖在威马大权独揽,原本有着国内第一批做车联网系统背景,可以补足威马智能化能力的闫枫,最终负气出走。
产品竞争力不足,销售体系落后,最高领导层决策力不足,管理混乱,当初那个众星捧月般诞生的威马,没能及时转换竞争思路,然后一步步被“蔚小理”等新势力远远甩至身后。
1月12日,威马欲通过Apollo智慧出行完成借壳上市。
姑且不论外界的质疑,即使威马成功上市获得融资,如果不能解决公司内部的管理问题,终究只是解一时之渴,融到的资金能有多少是花不完的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FIB-TEM」
「LED行业信息」
小瑞熙
关注
主题数67
比亚迪的百万电动大G,注定叫好不叫座?
阅读 3758
8月汽车制造业产销加快,利润增长1.02倍
阅读 2273
深成指、创业板指涨超3% 两市超4300股上涨
阅读 2246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