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刘作虎,将炮口对准红米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刘作虎,将炮口对准红米
[ 复制链接 ]
372940303
2023-2-23 19:05:06
2023年刚开年,国内手机市场就乱成了一锅粥。
2月7日和2月9日,同为欧加集团(OPPO母公司)旗下的一加Ace2和真我GT Neo5两款机型喊着“性价比”口号,在手机行业和数码圈掀起波澜。这两款机型均搭载了骁龙8+处理器,在两天内连续刷新同配置机型的最低价,矛头直指线上中端机王者——小米旗下的红米K60系列。
作为线上两千元价位的王者,红米方面也不甘示弱。2月13日,小米集团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微博正式宣布,年前发布的红米K50 512GB版本官宣降价300元,并对所有已购用户补差价。
不过对于这次降价,小米方面并不认为是“被迫”,而是为了普及大内存,卢伟冰在微博中解释道,最近有友商在高调打价格战,官宣降价可能被说成被逼降价,但红米一直坚持极致性价比并身体力行,如果有友商真心跟进,就是Redmi品牌最兴奋的事,并欢迎更多友商入局。
图源:微博
作为欧加集团旗下品牌,一加自2021年7月回归OPPO后,其市场定位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摇摆,如今主动开打价格战,背后的一大原因在于,去年OPPO市场份额下滑严重,今年亟需夺回市场。
据IDC数据显示,去年国内手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最大降幅,其中OPPO在前五大厂商中降幅最大,出货量同比下跌28.2%,Counterpoint数据也显示,2022年OPPO销量同比下降27%,高于其他几大厂商。
在出货量下滑的压力下,过去主打线上市场并积累了口碑的一加被寄予厚望。去年12月,在一加9周年庆典上,刘作虎宣布OPPO与一加进入双品牌时代,并开启“护航计划”,未来三年为一加单独投入100亿元,助力其全面升级。为了帮助一加占领市场,OPPO同时还宣布,未来三年一加硬件综合利润率可以为零。
硬件可以不赚钱的一加,承担了OPPO以利润换市场的重担,同时也瞄准了小米最擅长的性价比市场。去年12月宣布双品牌战略后,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表示,一加的目标很明确, 3年内要做到2000元以上线上市场第一名。
想要达成这一目标,一加必须要打败线上中端王者红米K系列才有可能。
正面“宣战”小米
“一加最近确实有点猛。”不少关注手机行业的人都发现,近段时间以来,一加的出货量增长明显,而且在宣传时也非常高调,颇有种要在手机市场搅局的意思。就拿近期刚刚发布的一加Ace2来说,一名一加员工表示,这是他加入一加多年来,参与过一加首销销量最好的一款手机。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一加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该品牌由刘作虎于2013年创立,早期一直独立运营,由欧加集团控股,创始人刘作虎此前曾是OPPO手机副总裁。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互联网手机品牌,一加创立之初一直走高端旗舰路线,虽然很早就在海外打响名声,但在国产厂商中仍算“小而美”的代表。
但是随着手机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留给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间也越发逼仄,2021年6月,刘作虎发内部信宣布一加回归OPPO。当年8月,OPPO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刘作虎回归OPPO担任欧加控股高级副总裁,公司产品线总负责人。
作为一个二线手机品牌,一加过去在国内的出货量并不显眼,据2022年初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接受36氪采访时披露,一加2021年国内出货量约240万台,全球出货量约1000万台,海外市场是其出货的主力。而据业内人士向市界透露,一加去年第四季度国内出货量大概只有60万台左右。
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如今执掌OPPO整个产品线,一加也迎来了一波“厚爱”,不仅获得百亿资金加持,而且三年内硬件可以不挣钱,放手打价格战,一加担起了在线上迎战小米的重任。
今年1月4日,一加发布年度旗舰一加11,起售价3999起,与小米13相同,但是基础配置为12+256GB,比同内存的小米13便宜了600元,一加11开售53分钟,即宣布斩获骁龙8Gen2机型京东天猫销量&销售额双冠。
而在年后发布,对标Redmi K60的一加Ace2,起售价2799起,也比同配置的K60便宜了200元,开售后不久其即宣布获得2022-2023安卓手机首销日销量冠军。
除了宣布销量超过友商,一加的销量战报上,也可谓是火药味十足,一加Ace2的战报上专门提到,首销日销量超过友商A加上友商B的两倍,是友商A的267%,并备注友商A和友商B具体产品,与发布会上保持一致。
在此前一加Ace2的发布会上,一加专门对比了友商A和友商B的两款产品,从“澎湃P1充电芯片”、“67w+30w无线充电”等细节可看出,友商A的机型就是指红米K60。
图源:一加发布会
但是在数码圈内备受争议的是,一加的这两份战报都没有披露具体的销量,按照战报来看,至少在京东和天猫两大平台,一加11的首销销量就超过小米13,一加Ace的首销销量则超过红米K60两倍以上,但是K60首销当天就公布了5分钟销量30万台的具体数据,而一加Ace的具体销量至今成迷。
饭碗不好抢
一加这两款手机的销量究竟如何?
就两款机型的具体销量,一名接近一加的人士向市界表示,这个数据绝对是准确的,但具体销量确实不便透露,“这个做不了假,因为友商也能通过电商平台查到数据 ,如果是假的,我们早就被曝光造假了。”该人士表示。
为什么京东、天猫销量超过友商,但是又不能讲具体的数据?对于这个问题,一名一加员工在微博解释称:“友商的渠道宽度大于我们,并且还有自营电商渠道且比例不小,我们两个平台大于友商,的确不等于当天全渠道销量大于友商。”
为了进一步求证一加两款手机的销量,市界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一加11发布一个多月,线上出货量约有15万台,确实打破了一加近年来的纪录。一加Ace2自2月13日正式发售,在京东也一直处于热销榜前列,仅在京东自营榜单就显示卖出了3.8万台。
这个数据对于一加来说,确实是超出以往水平,但是据市界了解,这个出货量和小米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电商渠道方面,除了京东和天猫以外,小米的线上渠道更加广泛,尤其是小米自营电商,一直是其重要的出货渠道,截至2月20日,小米13仅在小米商场评价数就超过了38.9万,红米K50评价数也超过了32万。
而据市界了解到的行业内数据显示,截至本月中旬,红米K60就在线上卖了46.87万台,小米13则是68.35万台,并且这些销量都不包括小米自营渠道。根据电商平台加小米自营渠道的数据,有行业内人士推测,小米13目前全网销量大概率已经突破了百万。
来势汹汹的一加,虽然矛头直指小米,但是在小米最擅长的线上市场,目前其出货量级距离小米依旧还有一段距离。随着更多新产品的到来,小米也将发起反击,这场中端市场的价格大战,才刚刚开始。但和以前不一样的是,作为曾经性价比的代言人,小米如今成为被挑战者。
面对挑战者,小米也不会坐以待毙,在12月13日红米宣布K60 512版本降价以后,该配置比一加Ace便宜了200元。小米从诞生之初,就是靠性价比起家,在供应链、成本控制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如今一加虽然短期内没有挣钱压力,“0利润”出击,但是要想抢小米的饭碗,也很不容易。
中端机的“泥潭”
在国内手机市场,中端机一直是一个较大的出货分段,也是各大厂商竞争最激烈的一个价位段,尤其是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高端化起势,很多千元机用户逐步都转移到了中端市场。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过去4年间,国内2000元-5000元价位的手机市占率一直在稳步增长,其中2000元档的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19.6%上涨到2022年的27.5%,而3000元档则从4.1%上涨到15.9%。也就是中端机市场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将近一半。
作为一个曾经只做高端机的手机品牌,回归OPPO以后,一加的市场定位一度非常模糊,产品线也一度面临混乱。不过进入2022年以后,一加开始推出多款性价比机型,在中端市场不断发力,逐渐找准市场定位,向小米旗下的Redmi、vivo旗下的iQOO看齐。
对于一加的市场定位,多名一加员工提到,OPPO和一加两个品牌将针对不同的用户,推出差异化的产品,其中OPPO旗下的 Find 和 Reno 系列分别主打影像和设计两个赛道,一加则作为OPPO旗下先锋品牌,聚焦在性能赛道,主打兼具极致性能和质感设计。
聚焦更主流的中端市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一加带来了更高的销量。
Canalys分析师朱嘉弢向市界透露,去年第四季度一加手机国内出货量达到全年最高,同比增长了20%多。2021年一加全球销量破千万,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其在海外市场推出的中低端机型一加Nord。不过随着中低端产品线的扩展,同时也压缩了利润空间,据朱嘉弢透露,一加2022年的ASP(平均售价)对比前一年确实有所下跌。
但是中端机市场并不是个好做的市场,手机行业不少人经常会调侃,2000元到3000元左右这个价位是最难做的。和千元机相比,这个价位段的手机必须要拥有接近旗舰的配置和体验,高端CPU、高速内存和闪存、大功率快充、2K屏幕等基本上都是这个价位的标配,很多用户对外观质感、边框材质等方面也有要求。
高端旗舰拥有的配置,中端机的用户都想要,但是大部分用户又拿不出太高的预算,所以厂商又必须要压缩成本,让售价保持在一个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所以这个价位段就成为了最考验各大厂商“刀法”的价位,保留哪些配置、阉割哪些配置,才能既获得消费者认可,又能控制住成本。
除了市场本身难做,相比于很早就入局的小米和vivo,一加在这个市场还是来得稍晚了一些,作为后来者,不管是红米还是iQOO,友商的这两个子品牌在销量上都要比一加高出一个量级,一加想要后来居上,难度可想而知,更别说现在还正巧赶上了中国手机市场最艰难的时刻。
为OPPO让路
在不少一加粉丝看来,一加被下放到中端,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给OPPO让路,因此被迫放弃了高端市场。一加多年的老粉思维告诉市界,以前一加数字旗舰是和Find系列同等级的,但现在明显感觉到一加不会再出超过Find系列的旗舰,“一加数字系列现在就是硬件够用,主打性价比,但已经不像之前的数字Pro系列那么强悍。”思维表示。
而对于去年更新的一加Ace系列,思维觉得其实就是OPPO把之前的Ace系列砍掉给一加了,让一加接棒中端,即使是去年备受好评的一加Ace Pro,也感觉更像是一加Ace的升级,而不是数字系列的升级。
整体服务于OPPO,确实是一加现在的定位。
据媒体此前报道,一加回归OPPO以后,虽然前期依旧强调独立运营,但实际上双方的研发部门、操作系统、项目计划、供应链等方面都实现了融合,并且一加还进入了OPPO的线下渠道,共享渠道和售后体系。
一名接近OPPO的人士向市界透露,如今一加在组织架构上已经全面融合到OPPO,不管是业务还是财务,都和OPPO是“一本账”,而realme则偏独立,管理和财务都是单独的一套人。但是三家公司都是挂OPPO工牌(欧加集团),只是realme的员工都会注明是RM(realme简写)。
OPPO门店上的一加LOGO。图源:视觉中国
不过这并不代表一加和OPPO完全没有差异化了,上述接近一加的人士表示,一加以后依旧会首发不少新技术,因为是聚焦性能赛道,OPPO未来性能相关的技术首发基本会落到一加上,比如游戏,充电、散热等。
作为曾经自给自足的二线品牌,一加回归OPPO后,虽然拿下了“百亿补贴”,但同时也承担了OPPO以利润换市场的巨大压力。
早在2022年年初,李杰在接受36氪专访时就曾提到,一加回归OPPO后,内部给一加设定的KPI是三年时间国内出货量要达到1000万,相当于要在2021年(240万台)的基础上翻两倍还多。
当时专访中提到,留给李杰的时间只剩下两年半了,如果这个KPI没有变化,那现在留给一加的时间又少了一年。
作者 |
曾广
编辑 |
董雨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1 回复
bingchuan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作为消费者喜闻乐见。
2023-2-23 20:05:06
评论
使用道具
举报
372940303
关注
主题数902
三门峡大坝下游多人被冲走,已有10人获救 亲历者:河水6分钟涨约1.8米
阅读 7587
电影《无名》:历史留痕,英雄“无名”
阅读 6006
去年今天我和战友出征太空,今年此刻我站在党代表通道
阅读 590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