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天眼新知|2023年,房地产再起波澜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天眼新知|2023年,房地产再起波澜
[ 复制链接 ]
童天一
2023-3-3 14:45:02
前言: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大数据在产业决策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天眼查数据研究院特此推出“天眼新知”专栏,以天眼查大数据为依托,梳理产业格局及发展脉络,解读产业领域最新动态和投融资风向,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为天眼新知·产业分析系列,第三十二篇。
近日,南宁市一则关于“房贷年龄期限延长至80岁”的消息使得本就关注度极高的房地产市场再起波澜。房地产市场于公,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于私,是老百姓除个人存储外,最重要的资产。房地产在经历高速发展以及货币化,资本化之后,已经是国民财富高度绑定,市场的一个微小变化可能都会涉及成千万,甚至上亿人的利益。在经历了2022年的低迷后,2023年的房地产是否会回暖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房地产支柱产业之声再起
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应该没有比中国消费者更为关心房地产走势的群体了。其话题性之强,影响之广,与消费关系之紧密是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究其根源,它几乎决定了一个家庭,甚至与之相关的家庭在20年内的消费支出水平与生活质量。
2022年的房地产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同时也是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频率最高的一年,积极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贯穿全年,政策调整逐步从需求侧惠及供给侧。
从2022年具体情况来看,投资全面下行,销售量价齐跌,市场预期仍然不稳,主要表现为市场供需两端双收缩,全年商品房销售规模和开发投资规模大降。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2022年年底,高层频繁为房地产定调,再次肯定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明确住房消费是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抓手。
“稳投资、促消费、防风险、保民生”是各地房地产政策的主要思路,为提振信心,不少地方继续推出取消限制性措施、下调房贷利率等利好政策。这既说明各地对稳楼市的需求迫在眉睫,也凸显出房地产在地方经济增长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房地产相关企业320.5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44.2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16.1%;从近三年(2020-2022年)房地产相关企业新增注册企业增速来看,2021年增速靠前,达到37.7%;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以41万余家位列区域首位;江苏、贵州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35.6万余家以及26.1万余家;
二、供需两端面临冲击,市场短期复苏承压
2022年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面临冲击和压力,数据指标持续恶化,市场短期复苏承压。
1.开发投资增速“跌”入两位数
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
从数据表现上来看,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2021年为4.4%,此后一路保持下探,2022年4月,该项指标进入负增长区间。与此同时,12月单月投资、开工面积降幅略有收窄。
2022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90499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639696万平方米,下降7.3%。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下降39.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下降39.8%。房屋竣工面积86222万平方米,下降15.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62539万平方米,下降14.3%。
2022年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面临冲击和压力,数据指标持续恶化,市场短期复苏承压。2023年供应端修复将晚于销售端,乐观情形下,2023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或小幅增长,价格逐渐趋稳。
2.商品房销售延续跌势
寒冬模式的开启,供需两端皆保持“观望”。
在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方面,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下降2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3%。
从累计情况来看,2022年全年累计同比降幅仍超两成,且降幅延续扩大态势。各区域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均扩大,其中西部、东北地区降幅较明显;销售金额方面,东部地区累计同比降幅较1-11月略有收窄,其余地区降幅扩大趋势未改。
三、房地产产业链影响广泛,GDP占比高
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房地产行业本身及产业链对我国GDP影响占比超30%,其中前者房地产行业本身影响占比约11%,后者房地产行业链合计影响占比超20%(直接影响占比10%+间接影响占比估算超10%),因而大比重显示房地产行业依然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同时也显示出了房地产产业链对于经济的重要性。
1.房地产行业上游:土地,建材
房地产行业产业链上游由建材供应商供给建筑安装原材料,由政府负责土地管理及出让,由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等各类金融服务。建材行业最主要的产品为水泥、玻璃、陶瓷,这三大子行业对建材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对建材行业总贡献保持50%以上的水平。土地出让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22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68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3%,从侧面也反映出2022年楼市与地市的低迷,只有楼市成交企稳回升,房企拿地意愿才会上升,整体土地市场热度才会回温。
2.房地产行业中游:开发商
房地产中游主体为房地产开发商,由开发商负责项目整体开发,向上游主体采购建筑建材等原材料,向下游消费者供给成品住宅,此外,开发商还需向政府购买土地使用权、向金融机构筹借资金。根据建设部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按照企业条件分为一、二、三、四4个资质等级,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房地产项目的建设规模不受限制,随着等级降低企业可承担项目规模逐渐减小。
3.房地产行业下游:品牌商、消费者均有涉及
不同房地产开发形态的下游消费者不同,根据地产形态种类有所区分。住宅地产正处于结构性变化阶段,即销售面积增长空间见顶,内部结构性变化推动销售额保持增长,其下游涉及刚性需求、刚性改善需求、改善需求的个人消费者。
商业地产下游参与者为各类零售品牌商、企业总部等;产业地产行业下游涵盖各类制造业、服务业,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大型生产企业对地区经济增长、就业需求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有一定带动能力,因此该类企业在土地及载体购买、承租租金上议价能力较强。
具体也可从投融资数据一探究竟。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房地产相关企业融资事件合计发生194起;从融资事件的行业分布来看,装饰装潢以及建筑建材相关融资事件较多,分别为50余起以及30余起。
四、利好不断,信心修复,促进产业稳步复苏
据国家统计局2月16日发布的70城房价数据,1月70城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城市显著增加,其中新房上涨城市数量自2021年9月以来首次超过下跌城市数量。
1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城市数量36个,较上月增加21城;下跌城市33个,较上月减少22城。二手住宅价格上涨城市数量为13个,较上月增加6城;下跌城市57个,比上月减少6城。
去年以来政策供需两端全面发力,加之疫情防控松绑,2023年1月房地产市场迎来复苏期。此外,郑州、武汉、佛山等多个热点城市在春节前后纷纷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也助力了市场回温步伐。
目前,供需两端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基本形成“政策底”,消费者购房观望情绪已在悄然发生变化,看房热情已有显著提升,随着重点城市需求端政策的优化,以及“保交楼”工作力度的加大,市场已经开始筑底,各方预期也在逐步回稳。其次是“防风险”。“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的“三高”模式已成为历史。
与此同时,房地产发展进入新阶段,房企已开始转换思维、探索新模式。其中,盘活存量房不但是化解企业流动性出险的重要举措,而且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政府可以通过收购去化困难、符合条件的存量商品住房并将其改为租赁住房,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老龄化带动巨大养老地产需求,一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始加快布局。政府宜有相关政策支持企业探索盘活低效或闲置的商办房、建设养老服务用房,这样既可实现房企业务的转型,还能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2023年既是修复回稳之年,也是探索新发展模式的调整之年,宏观经济的修复、消费者预期的回升、投资力度的加大等仍是影响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关键因素。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行业深度调整或将进入收尾期,一、二线城市住房市场有望率先复苏。预计2023年上半年市场能够企稳,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出现回升态势,并呈现总量平稳、增速放缓、结构分化的特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LED行业信息」
「车规AEC-Q102」
童天一
关注
主题数881
马克龙接受采访,提醒欧洲不要成美国或中国的“附庸”
阅读 6259
七大春晚收视出炉,北京台力压湖南台,宋小宝逗笑赵丽颖创高峰
阅读 5749
媒体:支付宝已支持给微信、QQ好友转账,需扫码领取
阅读 5148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