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总书记的“大事”“小事”观(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bingchuan0 2023-3-9 10:55:03
如同温暖的约定,每年如期而至。1 月 18 日,在癸卯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采取视频连线方式,亲切看望慰问全国 6 个地方基层干部群众。
问住院老年患者身体怎么样,问能源保供企业员工能否轮休,问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买卖怎么样 …… 一句句暖心关切,问的都是百姓 " 小事 ",却浓缩着 " 国之大者 ",紧紧连起领袖和百姓的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无小事。亿万人民的小事,就是共产党人的大事,这是百年苦难辉煌的历史回响,也是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大小辩证法。
" 上世纪 60 年代末,我在中国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庄当农民,切身体会到了百姓的稼穑之难和衣食之苦,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在 2022 年 6 月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讲起在梁家河的经历。
岁月奔涌,从黄土地走来,从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深谙民心、躬身为民。
为民的事没有小事。2021 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桂林才湾镇毛竹山村村民王德利家做客,一段对话,意味深长。
" 总书记,您平时这么忙,还来看我们,真的感谢您。"
" 我忙就是忙这些事,‘国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人民在总书记心里分量最重;" 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 ",千家万户的小事,正是总书记千头万绪的大事。
外出考察专门到社区看看 " 大家都吃些什么菜 ",走村入户询问 " 看病有没有保障 ",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专门嘱托 " 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 "…… 无论走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总是细心询问百姓事,枝叶关情贯穿于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
" 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如何为民造福?" 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 是谋事之法," 致广大而尽精微 " 是成事之道。
今年全国两会,从开幕到 3 月 8 日,习近平总书记 3 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2013 年至 2022 年,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 53 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老百姓身边的事被总书记反复提及、连连追问。
在广东代表团询问 " 珠三角现在 PM2.5 是多少 ",在湖南代表团关心十八洞村 "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在四川代表团惦念 " 悬崖村 " 的孩子们,在青海代表团关切庄稼长势、砖瓦生产、牛羊肉价格 …… 问答之间,检验的是大政方针的落实落细,酝酿的是事关未来的发展大计,映射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图景。
只有理解民生 " 小事 "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之大、之重,才能深刻明白为什么像防治 " 小眼镜 "、食品安全、清洁取暖、农村改厕、垃圾分类等困扰百姓的 " 小麻烦 ",能够摆在总书记的案头、记在总书记的心中,也被一项项列入中央重要会议日程、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次次成为改革的关注点、发力点。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连续 10 年在中国开展的民调结果显示,中国民众对政府满意度连年保持在 90% 以上。为什么?答案就在政府大事与群众小事互融、国策与民意共鸣、党心与民心相通。
" 您喜欢您的工作吗?您的工作累不累?"2019 年,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中文班学生在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中,曾好奇地提问。" 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 总书记在回信中这样答道。
" 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这是一个百年大党披荆斩棘的力量源泉,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砥柱中流的执着追求。
当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战略部署,正在化为各地的政策 " 甘霖 ",滋润着一件件民生 " 枝叶 " 小事,融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面向新征程,百姓笑脸有多灿烂,决定着党员干部的奋斗幸福程度有多高。"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
2016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代表团,一段 " 超长 " 对话深入人心。
20 分钟里,总书记插话问的都是百姓身边 " 细微事 ",贵德县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越答越轻快,越说越开心。
那句萦绕在毕生忠心头很久的话,脱口而出:
" 我们那里的老百姓把您 …… 怎么说呢?喜欢得不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