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振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振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复制链接 ]
SHL330029
2023-3-11 10:30:13
(原标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振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代表委员表示,踏上新征程,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定创新自信,抢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紧紧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有效应对外部打压遏制。
代表委员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一定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根基。”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代表介绍,在量子信息等诸多基础研究领域,我国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要加强基础研究,加紧前瞻布局,完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研究提供高水平平台。
“近年来,我国聚焦数字经济、先进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科研攻关,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敖宏委员说,要进一步加快协同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行业制高点。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海峰代表建议,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更多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科技创新离不开投入。“我们每年科研投入占比超过15%,研发人员占比已超过45%。”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勇代表说,公司将加大科研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委员认为,要充分调动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十一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金龙委员表示,我国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更加彰显,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
代表委员表示,要坚定创新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是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科技委常委魏明英委员说,放眼未来,抢占科技制高点,要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继续用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壮大人才第一资源。2022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超过600万人年,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代表委员表示,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我国科技人才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涌现,为建设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将建强平台集聚人才、完善体系培养人才、深化改革激活人才、紧扣发展成就人才,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广阔天地。”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吴群刚代表说。
夯实企业创新力量。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培育7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动力更强劲。
贵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宋宝安代表说:“企业拥有转化应用科研成果的优势,可以推动更多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国有企业要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发挥好国家队作用。”国家电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委员说,福建省正在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我们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造更多国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代表委员表示,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金融科技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手段。”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委员说,要充分发挥数据和应用场景的优势,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企业应在全链条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远大代表说,目前公司已联合科研院所,建设了全链条自主可控的光子芯片中试基地。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党委书记莫鼎革代表建议,相关部门要针对重点产业,梳理关键环节、技术清单,探索建立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下游顺畅衔接、跨行业跨领域有效协同的创新机制。
“近年来,中国高铁突破一系列‘卡脖子’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景代表说,要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取得创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加快推进,深化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当前,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全社会支持创新、投入创新、参与创新、推动创新的热情高涨。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才能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其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张合成委员表示,要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更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代表委员表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锚定目标、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王明峰、李家鼎、刘诗瑶、常钦、赵晓曦、亓玉昆、张伟昊、葛孟超、李晓晴、刘温馨参与采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SHL330029
关注
主题数597
北海市通报“4个菜1500块”事件:停业、限期整改并立案处罚
阅读 5042
落马副厅级官员34套房产被查封,曾与妻弟共计获得65套房和30个车位
阅读 4297
中国足协4个月内6人“落马”,纪律委员会主任王小平接受监察调查
阅读 429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