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长城汽车困于大单品时代?

甜心猫舍 2023-3-13 14:47:37
文 | 赵成 编辑 | 王静仪
            曾经,哈弗H6连续多年霸榜国内SUV市场,支撑了长城汽车的崛起;自从特斯拉Model Y取代了哈弗H6的冠军位置,长城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转型也被广泛认为慢了半拍。
            长城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为106.75万辆,同比下降16.66%。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3.18万辆,销量占比为12.34%,低于行业平均28%的渗透率。
            2023年的新能源车市,更是挑战大于机遇,新年伊始,特斯拉率先挑起“价格战”,一众车企纷纷跟随。
            “不跟肯定死,跟还有一线生机和希望。”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欧拉、坦克、哈弗和魏品牌都将直接迎战,推出产品极具竞争力、价格极具诱惑力的车型。
            

▲ 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            
            记者赵成摄
            在李瑞峰看来,特斯拉降价的逻辑是大单品模式,以量换利、再让利换量,长城早就享受过同样的红利——哈弗H6在2016年上市后连续多年霸榜国内SUV市场,规模帮助成本分摊,当别人进入SUV市场时,哈弗H6在2018年直降2万元,稳固了销冠地位,成为不折不扣的明星大单品。
            长城曾以大单品模式取得成功,李瑞峰坚信,明星大单品的打造比多产品上市的声量更重要。目前,长城仍在寻找自己的下一个大单品。
            长久以来,长城汽车的产品力大于品牌力,比如哈弗的独立是基于该系列产品认知度高于母品牌本身。
            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必须从“一车一品牌”上升到“一个长城”,不再依靠单一品类或车型传播产品和技术优势,要“集中炮火”提升新能源势能。
            在中国汽车市场分化加剧的今天,长城汽车的挑战多过机遇,此时的品牌更加需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打造更多能“抗风险”的大单品。
            01
            ​要销量还是要利润?
            长城汽车正在经历转型阵痛期。
            官方数据显示,长城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为106.75万辆,同比下降16.66%,销量达成率仅为56.19%。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13.18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为12.34%,低于整体新能源市场28%的渗透率。
            长城汽车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收1373.51亿元,同比增长0.69%;归母净利润82.79亿元,同比增长23.09%。得益于品牌向上,单车平均售价提高了20.8%至12.87万元,且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至15.27%,这成为净利润正向增长的关键。
            尽管利润增长,但若结合其它自主品牌的利润表现来看,长城汽车这一数据算不上亮眼。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了解到,比亚迪2022年净利润为160亿-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
            对此,李瑞峰甚至拿自己的头衔开起了玩笑,“我作为增长官,去年销量没增长,你说我压力大吗?我没压力。这是深蹲和起跳的过程。”
            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指出,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步伐偏慢的原因有三,其一是新能源产品关于定位、定价、竞争力存在一定问题;二是传统燃油车渠道网络拖累新能源车型上量;三是,受疫情影响,部分零部件短缺制约公司产能释放及新车发布。
            

▲ 图源:长江证券            
            以哈弗H6新能源为例,其在产品层面相较竞品,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在价格方面,哈弗H6新能源车型相较自身燃油版车型,价格高出约3万-5万元,与插混竞品价格接近,略高于比亚迪宋PRODMI价格,略低于宋PLUSDMI价格;在车身尺寸方面,哈弗H6新能源燃油版本尺寸一致,长/宽/轴距介于宋PRO与宋PLUS之间,车高领先于竞品车型;动力性能方面:哈弗H6新能源动力性能相较燃油版本及竞品具有一定优势;油耗方面:哈弗H6新能源综合油耗及亏电油耗均高于竞品车型。
            

▲ 数据来源:汽车之家            
            从销量表现来看,哈弗H6新能源销量也低于竞品车型。去年,哈弗H6新能源累计上牌销量为2523辆,月均销量仅841辆,远低于自身燃油版本及竞品车型销量水平。从城市结构来看,哈弗H6一线城市销量占比较低,其他各城市级别销量占比较为均匀,而比亚迪宋PLUSDMI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销量占比更高。
            

▲ 图源:长江证券            
            转型慢半拍,是业内对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进阶征程中的普遍认知。
            对此,长城提出了“三层两面”的策略——第一层是回归一个长城“ONE-GWM”,第二层是品类品牌,第三层是明星大单品的打造。“两面”是全球化,国内和海外进行整体贯穿。
            李瑞峰表示:“在今年的策略之下,我们必须要实现’一个长城’向新能源转型的成功,品类品牌在所属领域中明确应有的产品定位,以及每个品类必须有明星大单品作为品牌品类的重要支撑。”
            2023年伊始,特斯拉率先在中国市场挑起了“价格战”,随后引发小鹏、飞凡等十余家车企先后降价,即便是2022年销量第一的比亚迪,近日也将新推出的DM-i车型起售价格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以内。
            “不跟肯定死,跟还有一线生机和希望。”李瑞峰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不管对手出什么牌,作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欧拉都将直接迎战。同时,作为主力的坦克、哈弗和魏品牌,对于某些核心尖刀的产品,也会采取产品极具竞争力、价格极具诱惑力的方式。”
            李瑞峰认为,到底要销量还是要利润,这不是单一选择题,“量利模型”平衡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长城要坚持长期主义,要考虑哪些是自己的突出优势,哪些是要长期坚守的造车理念。
            毕竟,如果一味的通过价格战,使产品大幅降价,有可能造成单台车亏损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情况。如此一来,企业又如何能够保证正常运营呢?
            2023年,长城汽车制定了16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增幅50.94%;同时,利润基本值计划达到60亿元。
            对此,李瑞峰直言:“销量目标不能说是轻松,但也是有信心实现的。”
            02
            哈弗H6之后,谁会是大单品?
            对于长城汽车而言,曾经的哈弗就是一个大单品。
            “长城汽车早就享受过如同特斯拉目前销售模式所带来的红利。”李瑞峰表示:“在2016年上市时,哈弗H6单月可以卖4万-5万辆,好的时候最高月销近8万辆,将近101个月夺得SUV市场销量第一,同时不断引领友商和合资品牌进入SUV市场,在国内及全球有将近400万的销量。”
            在哈弗H6大卖后,长城汽车在2018年也实现了降2万元的独特成本模式,以量换利,再让利换量,“这个模式是长城汽车支持明星大单品的必由通路。”
            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旗下的皮卡板块和坦克品牌是企业的利润基石,这也是能够支撑其大单品模式的前提和保障。
            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了解到,2016年,哈弗系列销量迎来巅峰,全年销售共计93.8万辆新车。直到2021年9月,特斯拉ModelY以3.3万辆的月销量力压哈弗H6的2.3万辆,这也终结了其多年雄踞SUV市场销量第一的神话。
            随后,哈弗H6再难扭转局面,而站在它前面的,是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
            “一个特斯拉就搅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一个大单品就耗费了我们7年-8年领先半个身段的影响力,通过降价来抢占市场的状态,到底能够存在多久?”李瑞峰说。
            的确,没有销量规模,就没有市场占有率,没有品牌的认知和声量,以及成本的分摊,很难完成新能源品牌的突围。
            在李瑞峰看来,明星大单品的打造比多产品上市的声量更重要。“我们必须要有明星大单品,必须要有长城汽车总体的规模销量,才能够实现整个新能源的转型,才能够实现成本更优,同时更多的科技搭载到更多车型之后,核心技术品牌才能站得住。”
            步入2023年,新能源车型持续扩张、新能源国补退出、部分车型降价,行业竞争大幅加剧,主机厂降本压力增大,行业进入拼成本和性价比时代。
            好在传统自主车企积累深厚、有系统化的车型开发能力、成本管控能力优异,并且反应速度快、调整快,这也成为其最终胜出的希望所在。
            未来长城魏牌有望推出插混轿车,销量潜力较大。据安信证券的一份研报显示,2022年10万元以上的轿车销量达到840万,其中传统车占比71%,插混车占比仅6%。2022年热销的插电轿车仅秦PLUS DM和汉DM两款,其余的插混车型主要以合资品牌的短续航插混车为主,产品竞争力不足。
            

▲ 10万元以上轿车分燃料类型销量(万辆)            
            数据来源:乘联会
            10万-20万元插混SUV市场也有机遇。2022年10万-20万元的SUV销量达到522万,其中传统车占比78%,插混车占比仅10%。插混车油耗低、动力强、行驶品质好,有望持续渗透。2022年热销的插电SUV仅有比亚迪宋Pro Dmi和宋PLUS Dmi,10万-20万插混SUV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 10-20万SUV分燃料类型销量(万辆)            
            数据来源:乘联会
            如歌MAX和如歌两款新车型,有望成为长城的大单品。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了解到,2023年2月10日哈弗于工信部申报了如歌MAX和如歌两款新车型,将搭载长城首款混动专用发动机(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85kW和74kW)。参照对标车型销量,有望成为长城新能源时代的大单品。
            哈弗如歌MAX车长4758mm,轴距达到2800mm,定位A+级SUV,馈电油耗5.6L/100km,纯电续航44/86km,对标比亚迪宋PLUS Dmi。和宋PLUS Dmi相比,如歌MAX轴距更长、空间更大。
            而哈弗如歌车长4600mm,轴距达到2710mm,定位A级SUV,馈电油耗5.6L/100km,纯电续航45/96km,对标比亚迪宋Pro Dmi。
            

▲ 数据来源:工信部、汽车之家            
            03
            ​大单品如何长久?
            长久以来,长城汽车的产品力大于品牌力。比如哈弗的独立是基于该系列产品认知度高于母品牌本身,按照这种思路独立的还有坦克品牌。
            但是在“打新能源攻坚战”阶段,公司要推进战略协同,强化营销中台的统筹作用,以集长城汽车全集团之力的模式,实现为旗下各品牌赋能。
            从“一车一品牌”上升到“一个长城”,不再依靠单一品类或车型传播产品和技术优势,要“集中炮火”提升新能源势能。
            “一个长城”之下,是品类品牌和明星大单品之间的贯穿。
            

▲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            
            记者赵成摄
            实际上,大单品在扛起销售额的同时,品牌也在围绕大单品构建产品矩阵,以期形成规模效应,为品牌的长期发展与形象塑造奠定基础。换言之,大单品一定是爆品,同时大单品可以延伸品类带动整个品牌的销售。
            尽管大单品能给企业带来不菲的效益,但它并不是万金油,更不能对单一产品形成高度依赖。
            有分析指出,有些企业通过差异化定位+大单品策略成功脱颖而出,但产品端未能持续创新,使得市场份额被挤压。同时,大单品占比过高,而品牌未能顺利拓展其他品类,便会为企业带来收入及利润增长的压力。
            明星大单品与企业的关系,就好像枝叶和主干。当企业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之时,可构建树型产品矩阵,打造强盛的主干——大单品,茂盛的枝叶——细分品类,每个不同的产品都做到量少而精致。让产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从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一个健康的品牌增长模型一定是基于产品,找到核心的壁垒,以爆品带动品类击穿,再在核心品类中形成品牌认知,完成“以牌带品”到“以品带牌”的持续增长。在快速变化的汽车市场环境中,只有精准把握到用户需求,迅速高效反应,才能在变中求胜。
            技术引领和产品竞争力,是长城汽车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需要突破的核心。正如长城汽车总裁穆峰所言:“智能化和电动化时代的竞争,一定体现在产品上。”
            长城汽车在3月10日举办的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H(Hybrid)代表混动,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驱系统,该技术将首搭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车型上,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也会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驱。
            

▲ 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具体来看,该技术在三动力源双轴分布构型、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以及机电耦合传动系统等方面均有创新,1.5L/1.5T两款混动专用发动机,最高系统功率340kW,可覆盖A-C级车型,并可以实现41.5%的工程热效率。
            新的方法和策略决定着新能源之战到底能不能打赢,这考验的是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毕竟,守得住,才能跑得远。
            任何危机的背后,都有机遇的存在:任何瓶颈的背后,都有突破的存在。如今,长城汽车所面对的一切困境与瓶颈,其背后,也许意味着拐点已经来临。
            但无论如何,留给长城汽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正如长城汽车三十周年时,其董事长魏建军所讲:“如果我们还看不到颠覆性的变化,那被颠覆的一定是我们。如果我们不敢冲破规则,那么规则很快就变成创造的牢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长城前总裁说,中国人喜欢大车。结果长城放弃轿车,专攻SUV。紧凑型汽车一直都是市场绝对主力。中国人喜欢大车子的论调,也不知道她怎么得出的。
2023-3-13 15:47: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