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关于新冠变异株“大角星”,这些问题你要知道

茄子芋头花 2023-4-24 01:50:54
本文收录于专辑# 南方读 +#
被命名为 " 大角星 " 的新冠变异株 XBB.1.16 正在一些国家形成传播。
国外相关研究显示," 大角星 " 的传播率比同系变种高出逾 1 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且,感染者会出现结膜炎症状。
4 月 21 日,国家疾控局公开回应称,目前我国本土病例中 XBB.1.16 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不过,距离上一波新冠感染高峰已过去 4 个月的时间。最近有网友发现身边有人测出了抗原阳性,开始有些担心新变异株造成的影响。今日南方读 + 带你看——"
" 大角星 " 将引发新一轮大流行?
中疾控:未形成传播优势
去年以来,因传播速度快、免疫逃逸能力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重组毒株 XBB 家族就频频引发关注。最新传入我国的 XBB.1.16 变异株就属于 137 种 XBB 亚分支之一,它比父代 XBB.1 更容易传播。
今年 1 月,XBB.1.16 首次被发现,而后在全球迅速掀起 " 进攻 " 态势。
截至 4 月 18 日,全球至少有 33 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 XBB.1.16 变异株 3647 条(例),主要来自印度(63.4%)、美国(10.9%)和新加坡(6.9%),其流行都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已成为印度主要流行株。
2022 年 12 月 17 日,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处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给一名儿童接种新冠疫苗。 新华社发
虽然 " 大角星 " 引发了全球关注,但在我国,该毒株还未形成传播优势。
4 月 21 日,国家疾控局回应称,由于亚洲部分国家流行 XBB.1.16,我国近期输入病例中 XBB.1.16 的占比有所增加,但仍维持极低水平。
中疾控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主要流行株仍为 BA.5.2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65.4%)和 BF.7 及其亚分支(构成比 32.8%)。
而在官方报告中,也还看不出第二波新冠流行的来临。近一周,全国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呈现下降趋势,4 月 13 日为 30.1 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 89.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建议,大家不必恐慌,之后可能会出现新一轮感染小高峰,但鉴于许多人已建立起免疫屏障,新一轮疾病流行传播的速度和规模不会像之前那样 " 快 " 和 " 大 "。
结膜炎是新毒株主要症状?
其实一直都是新冠症状之一
XBB.1.16 之所以在近期引发关注,还在于它导致了新症状的出现——结膜炎。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称,XBB.1.16 感染者会出现结膜炎症状,这在以往的新冠患者中比较少见。
印度和部分国际媒体报道指出,XBB.1.16 可引起儿童眼睛发痒、发红(结膜炎),出现 " 粘眼 "。结膜炎,也俗称为 " 红眼病 ",表现为眼红、眼部有沙砾感并伴有瘙痒。
严格意义上看,结膜炎虽是目前研究发现的 XBB.1.16 感染者的主要症状,但它并不属于新冠病毒感染的 " 新症状 "。
国家疾控局回应称,类似眼部症状在此前流行的新冠毒株感染病例中也出现过。
对此,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助理、角膜病科主任医师梁凌毅解释,新冠病毒主要通过 S 蛋白与受体 ACE2 结合侵染人体细胞,眼睛中的角膜、结膜细胞上有 ACE2 受体,可以感染新冠病毒。在小部分的患者的眼睑、泪液中,甚至可能查出新冠病毒。
不过,病毒性结膜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黄文志说,结膜炎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过敏性三种类型,其中过敏性结膜炎更为多发,主要表现为眼睛红、痒;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则表现为眼睛充血、分泌物增多。
黄文志建议,要区分不同类型的结膜炎,对症使用药物,才能有更好的疗效。
彭劼也认为,XBB.1.16 只是可能引发结膜炎,并不意味着每个感染者都会出现该症状。在以往临床接诊的新冠感染者中,还是以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主。
因此,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眼红、异物感、视力下降等情况,不要盲目用药、囤药,要及时就医排查,对症下药。
3 月 14 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儿内科。南方日报、南方 + 记者许舒智 摄
该如何做好防护?
密闭场所仍建议戴好口罩
近日,在社交媒体上 " 分享 " 自己二次感染新冠的人逐渐变多,引发部分网友对再度 " 中招 " 的担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锋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内可以产生高水平病毒抗体,但随时间延长,高水平抗体会自然降低,面对新的突变株时,这种保护就很容易被逃逸。
另外,不同人的病毒抗体水平不同,抗体水平本身就比较低的人,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比较容易二次感染。
" 病毒能否传开,更多是看黏膜抗体的水平。"李锋说,奥密克戎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而人体内的黏膜免疫,能起到阻断病毒传播的作用。黏膜抗体高,血液里的抗体即便降下去,病毒在人群中传播也会没那么快。
彭劼也提到,免疫力低下、过度劳累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容易二次感染新冠。不过,现在离上次感染高峰仅过去四个多月," 很多人还有较强的免疫力 "。因此他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
另外,专家们认为,就算是二次感染,症状也大概率会比首次感染轻。
李锋比喻——首次感染后,我们身体所形成的免疫记忆具有一种 " 照妖镜 " 的能力,在二次感染发生时,即使病毒发生变异,免疫系统也可以迅速识别病毒,无需调动全身的 " 资源 " 去对病毒 " 狂轰乱炸 ",避免 " 免疫风暴 " 发生,表现出来就是会症状更轻。
彭劼建议,市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护:
一是在密闭的公共场所,比如飞机、地铁、长途车等场所,戴好口罩。坚持勤洗手等卫生习惯。当前广东处于雨季,病原易滋生,除了防范新冠感染,还要防范甲流等其他传染病。
二是对于医护人员、特殊人群(教师等),还有未全程接种疫苗的人,尤其是在一轮感染高峰中没有测出来被感染的,要做好疫苗接种。
三是药品方面,临床研判这次不会再出现大规模感染高峰,医院储备的药品能满足大家就医需要,建议个人不用囤积药品,有症状到医院开药即可。
更多报道
广东疾控提醒:这些情形建议佩戴口罩 >>>
【记者】陈伊纯 钟哲 黄锦辉 朱晓枫
【话题研究员】刘汉能
【策划】纪蓓 张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