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优化服务完善机制 增加岗位稳定就业(产经观察)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优化服务完善机制 增加岗位稳定就业(产经观察)
[ 复制链接 ]
郁闷的安静
2023-5-25 11:52:13
(原标题:优化服务完善机制 增加岗位稳定就业(产经观察))
图①:山东技师学院学生在机械制造企业顶岗实习。
王大伟摄
图②:北京市人社局举办的2023年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李士坤摄
图③: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工作人员解答求职者疑惑。
李琳琳摄
就业,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就业市场岗位需求逐步增加,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当前,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情况如何?获得哪些具体支持?记者进行了采访。
——编 者
技工院校毕业生——
实习机会多,工作需求大
本报记者 邱超奕
4月17日,陕西西安一处工地,由山东博硕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搭建的智慧混凝土搅拌站高速运转。来自山东技师学院的实习工程师王文升手拿电气图纸,熟练地完成布线工作。
别看王文升现在“干得溜”,半年多前他还手忙脚乱。“刚参加顶岗实习时,也练过基本功,但缺乏经验,总是碰上难题。”王文升说,有一回,他发现电压突然下降,一时间不知所措,师傅田建民一眼看出是零线虚接,指导他快速排除了故障。
“实习期间,这孩子进步飞快,技术熟了、经验有了。”田建民是名电工老技师,王文升的成长他看在眼里。
谈及工作,王文升心里踏实:“7月份我就要正式入职了,可以说毕业与就业无缝衔接。”
作为用人单位,博硕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山东技师学院的实习安排十分满意,“今年从学校招了10名应届毕业生,公司早早就发出邀约、开出优渥待遇。”
过去,博硕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在招聘上没少遇到痛点。“我们急缺专业技能人才,但苦于不知道去哪里招人,优秀人才也不知道怎么找到我们,结果经常招到专业不对口的新人,导致公司培训效果不佳,新人离职率也高。”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
“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痛点。”山东技师学院副院长张克清说,实习前,学校会通过调研,掌握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专业要求、薪资待遇等情况,然后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精准推荐给不同专业学生,“这样一来,企业能快速收获对口人才,学生也能准确找到施展技能的舞台。校企之间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
这些年,山东技师学院培养的技工供不应求。究其原因,除顶岗实习提高了求职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学校把就业导向贯穿技工教育始终,积极推进“工学一体化”教育模式试点。
“在数控专业,以前学生要先学机械基础课。而现在,一入学就要模拟真实生产流程,操作零部件加工。进入第三学年,还要参加工学交替实习。”山东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秦巍说。
去年夏天,智能制造专业的学生石天元就到南京一家电子厂工学交替实习半年。“技能工人的效率是我的两三倍,加工精度也高得多,让我认清了差距,改掉了粗心、散漫的毛病。”石天元说。
“去之前他还是个孩子,回来后真像个大人了。”谈起石天元的进步,班主任李杰说,工学交替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同时培养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等宝贵的职业素养,这些是在学校难以学到的。
“不同于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实习重在打基础、树理想,帮助学生在早期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就业来说,这和学知识、练技能同等重要,这也是学生们广受企业认可的关键。”张克清说。
近年来,山东省人社厅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以企校协同育人为路径,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去年,全省技工院校毕业生达12.7万人,就业率97%以上。今年,95%以上的技校应届毕业生已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人社部数据显示,近年来,技工院校平均每年为生产服务一线输送近百万名技能人才,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就业困难人员——
荐岗加帮扶,饭碗有保障
本报记者 郑智文
“荣芳,最近咋样?工作还适应吗?”
“挺好的,华姐,工作内容已基本掌握,争取更加熟练!”
得知刚找着工作的吕荣芳就业顺利,吉林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副局长于砚华很是开心。
今年44岁的市民吕荣芳患有风湿病,干不了重活,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之前我也没少尝试,但不是人家觉得我缺门手艺,就是觉得年纪大了……”几番碰壁,吕荣芳愈发着急。
前不久,在洮北区就业服务局的帮助下,吕荣芳终于找到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能有一笔稳定收入,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有的没学历没技能,有的身体有疾抱恙,有的年龄大……就业困难人员各有各的难处,能帮忙的我们一定尽力。”从事就业帮扶工作35年,于砚华对就业困难人员格外上心。
深入调查,精准认定,分类帮扶,全程服务。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需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积极同企业及相关单位沟通,努力争取更多岗位提供给就业困难人员。同时,拓宽求职渠道,分类别收集岗位,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推送岗位、宣讲政策、提供求职辅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大家好,欢迎收听‘职等你来’节目,今天邀请老朋友华姐来为大家‘送’工作,欢迎拨打热线或在直播间留言。”4月11日上午,一场线上荐岗直播准时开启,热线电话接连响起。
“华姐,我50多岁,还好找工作吗?”“您好,我们专门收集了大龄劳动者岗位信息,看您倾向于找哪类工作?”
“想找做饭、家政这类的”“正好,我看有一家食堂在招服务员,您年龄合适,这是联系方式,请记一下”……
半小时工夫,华姐就推荐了30份工作。直播刚结束,于砚华的手机传来一阵“嘀嘀”声,打开一看,一个名为“50岁以上最美丽”的求职群正在推送岗位信息。“大龄人员就业更为不易,我们特意拉了微信群,每天不间断发布信息,老百姓有疑问都可以直接沟通。”于砚华介绍。
线上荐岗,方便高效;线下帮扶,周到贴心。
“之前,我们两口子都在家待业,压力很大。”市民王恒平时打零工,最近没活干,夫妻两人在家很着急。经过洮北区就业服务局调查,不到5天,王恒就完成了零就业家庭认定。
“这家单位在招聘调查人员,虽然经常下乡,但基本每天都能回家,挺适合你。”于砚华为王恒精心挑选岗位,转头又向用人单位推荐起他,“这孩子刚认定了零就业家庭,交流下来感觉人挺踏实,符合咱们岗位需求,能不能让他试试?”
经过后续面试,王恒顺利上岗,“生活有盼头,我会倍加珍惜这份工作。”
洮北区就业服务局深入实施三级就业援助机制,“一人一策”个性化推荐岗位。2021年以来,洮北区已认定就业困难人员4682人,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率达到100%。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还会定期组织电话和入户回访,动态掌握困难人员就业失业、援助服务、享受政策等情况,巩固帮扶成果。
吉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吉林持续加大政策帮扶力度,不断优化“96885吉人在线”平台,多渠道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吉林共帮助1.3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成功上岗。
高校毕业生——
辅导送上门,求职更科学
本报记者 刘温馨
“没想到,A4纸大的简历中居然有这么多门道!”4月中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校园综合双选会现场人头攒动,经济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葛玥在一张写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指导服务”的桌子前排起了长队。
等轮到自己,葛玥急忙将简历递给对面的就业导师张笑男。“先看大标题,最好不笼统说‘个人简历’,而是突出求职意向。再看专业课,可增添几门选修课,展现专业宽度。还有实习经历,不求面面俱到,应突出与岗位匹配的内容,快速吸引招聘者的注意。”身为北京市丰台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张笑男迅速作出了“诊断”。收到中肯建议,葛玥很是感激。
“一份简历,折射出高校毕业生求职时的困惑,最常见的是准备不足、求职意向不清晰。”张笑男告诉记者,这些天他已深入多所高校现场“坐诊”。
“4、5月份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黄金期,人社服务进校园活动周周都有。”北京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以本次双选会为例,共邀请102家知名企业到场,提供1100余个岗位,还聘请了高级职业指导师当面教学。
今年以来,北京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已在高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84场,累计提供岗位9万余个;开展了校区对接、人社局长进校园等活动,当面为学生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指导、送培训。
“人社部门更了解企业需求,能站在招聘方的角度为大家提供更多干货和实招。”首经贸城市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朱芊逸说。
人社部门送服务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了解。“薪资水平、是否有落户指标等是当前毕业生较为关注的因素。”张笑男说,一下午的时间与近百名毕业生交流,深深感到现在的毕业生能力强、有主见、考虑问题周全,相信他们能找到发光发热的舞台。
“基层就业是新趋势,去年在学院毕业生中占比将近30%。”首经贸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谭静介绍,近两年,不少同学不再扎堆“北上广深”,非一线城市、县城、基层也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选择。人社部数据显示,自2006年实施以来,“三支一扶”计划已累计选派5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今年计划招募3.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开展支教、支农、支医等服务。
“也有一些同学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倾向于再等一年。”首经贸会计学院副院长于鹏说,近年来,学生慢就业现象并不少见,“‘慢’不是放弃,而是积蓄力量、提升能力,为更好的机会做准备。”
为了减少学生毕业后观望、犹豫的时间,学校主动作为,将就业服务提早提前。“我们把解决就业问题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比如,推动产教融合,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深度合作,每年为近百名同学提供高质量的见习机会。”于鹏说。
对此,首经贸会计学院应届硕士毕业生王芳桃深有体会。在校期间,她通过学院推荐,进入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三个月,职业选择因此变得清晰明确,“现在找工作,就一心奔着审计岗位去了。入职企业也对我的实习经历十分认可。”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迷茫和困惑时,我们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首经贸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付明岩表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将做实做细学生求职服务工作,加强就业意向摸底和跟踪反馈,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平台,满足毕业生日益多元化的就业需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郁闷的安静
关注
主题数925
四川达州火车站欢迎标语惹争议?别让好心办了坏事
阅读 6272
招聘市场开年火爆!企业平均月薪8203元,上海10605元全国最高
阅读 4516
巴以经历血腥48小时,布林肯赶来“灭火”,有用?
阅读 416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