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教师体罚学生被开除,教育的“戒尺”怎样才不失“度”?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教师体罚学生被开除,教育的“戒尺”怎样才不失“度”?
[ 复制链接 ]
allankoo
2023-5-25 11:52:13
朱肖明
近日,广东东莞市一小学二年级某班多名学生因在课堂上做不雅手势,被老师罚扎马步一小时,还被老师拿棍条抽打。事后,学校对涉事老师予以解聘。但记者深入采访时发现,涉事班级共 47 名家长,其中有 44 人对涉事老师进行挽留,希望她能重回学校岗位。此事引发的老师该不该、能不能惩戒学生的话题受到舆论关注。
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也有 " 严师出高徒 " 的说法。古代私塾中,先生通过用戒尺打手心惩罚调皮捣蛋的孩子,以鞭策其 " 读书识字明事理,修身持正做良才 "。到了现代,戒尺虽然已远离课堂,但如果教育惩戒缺位,会导致学生缺少对规则的认识、对制度的敬畏,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因此,让教育的 " 戒尺 " 不失分寸地落下,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教师的保护。
2021 年 3 月 1 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正式实施,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在保护学生的同时,也给教师及学校合理行使教育惩戒权提供了法规支持。但即便如此,教育惩戒权依然面临落实难的困境。有的教师因掌握不好尺度出现惩戒过当,甚至将过度体罚视为合理惩戒;有的教师则担心引起误解不敢施以惩戒,使惩戒教育的作用弱化甚至丧失。同时,很多家长、学生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但对惩戒教育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却不高。再加上惩戒的力度往往很难量化,每个孩子、家庭对惩戒的尺度接受情况存在不一致,均让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打了折扣。
因此,要破解教育惩戒权落实难题,确保教育效果,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取得共识。作为家长,应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理性审视和看待惩戒教育。作为教师,应坚守育人初心,积极探索科学的惩戒方式,让惩戒有力度也有温度。作为学校,应积极关注教师惩戒权行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认知惩戒教育。同时,社会层面也加大正面宣传和引导力度,让公众知道合理使用教育惩戒的益处。如此,教育的 " 戒尺 " 才敢高高举起,也能适度落下,学生才能做到 " 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allankoo
关注
主题数873
深夜通报!深圳全市紧急排查!
阅读 4503
联播+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总书记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阅读 4373
马克龙“访非吵架”事件发酵,法学者:他违背本该遵循的礼仪规则
阅读 434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