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高校教师当上“UP主”:B站播放量破亿,没空中年危机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高校教师当上“UP主”:B站播放量破亿,没空中年危机
[ 复制链接 ]
李蔚航
2023-6-8 22:47:28
宋浩,新晋“顶流”。
在B站,播放时长最长的视频内容是他发布的《<高等数学>同济版 全程教学视频》,视频播放量突破1亿。有网友戏称,在网课时代,“法律看罗翔,高数看宋浩”。
宋浩分享自己的经历。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宋浩的热度,除了视频播放量,还体现在新增粉丝数。“账号用户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一天涨粉3万是常态。”宋浩表示,去年9月份,是涨粉最快的时候,因为此时恰逢新生入学。
“大学有一棵树,树上挂着很多人”,这句大学生的无奈调侃,道出的是高数的晦涩难懂,但宋浩愣是通过这门枯燥的课程把自己讲成了现象级人物。
视频中的宋浩,幽默风趣,视频背后的他,又是怎样的状态?5月底,潮新闻记者赶赴济南,对话宋浩。
在办公楼下“蹲点”合影的学生。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高校教师当上“UP主”,变成学校活体“招生简章”
高校教师,是宋浩初始的社会身份。试水成为UP主后,这个“斜杠中年”有了新标签。
在潮新闻记者跟随宋浩的24小时中,宋浩的身份切换了三次:从大学老师,到“青年的导师”,再到知名UP主。
在济南见到宋浩的前几天,他刚刚拍摄完成任教的山东财经大学新一年的招生宣传片,“从4年前开始,我每年都会被叫去出镜5-10秒刷个存在感,此外的时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像我这样的老师,光我们学院就有180多个。”
宋浩在工作室。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在宋浩的家里,潮新闻记者见到了他的工作室。推开门,约5平方米的空间里塞得满满当当:进门处墙上挂着丝绒材质的简易绿幕,价值两万元的电子黑板占据了另一面墙,一张长桌占去了约一半的空间,上面摆放着三个“大屏幕”,余下的空间还塞下了打印机、电风扇、专用话筒及补光灯、两台收纳柜。
“这都是新一批设备,淘汰下来的已经放不下了,设备加起来总价值接近二十万元。”宋浩向潮新闻记者介绍,这堆看似杂乱无章物品的摆放有其特定意义。例如,正对办公桌的收纳柜上最顶端,摆了两台相机,正对绿幕,这其实是个固定机位,“这是我直播和大家聊天的地方,补光灯和话筒也是‘主播’必备吧。”另一个固定机位,正对电子黑板,“是去年上直播课的时候准备的,正对的三脚架和相机一直放在那里,保证每次的画面都严格一致。”
从家里出发,宋浩的第一站行程,是任教的高数课堂。
相较于家中的拥挤,教室,才是宋浩更熟悉的常规录制地,4K摄像机,是他最忠实的课程粉。如今,每一节课,宋浩依然在进行课堂实录。这一天的早晨,宋浩上课1.5小时,4K摄像机就陪他工作了1.5小时。
“其实从9年前开始我就在录,目前大家在看的版本其实是我录制的第五版,也是18、19年录制的‘旧版’。等到梳理成形编辑出完整的一套,我会再次更新替换。
“老师,你说Z是个常数我不太能理解?”课上,宋浩经常自问自答,以这种方式提出学生可能有的疑惑,再进行解读。在记者旁听的这节课上,“段子”其实不是重点,宋浩坦言,在“红了”之后,新录制的这版本课程中,娱乐化的元素反而会褪去,回归到更流畅、更易懂的课程本身。
“我就是个野生的会讲段子的老师。我讲数学,讲得倍儿溜,夹杂点故事,学生听得也有意思。其实能触动学生的可能就是你讲过的那么一两句话,就能把一个学生彻底改变。”宋浩提到,曾在课堂上给学生看了在北大未名湖畔拍的一张照片,会给学生讲“拉着男(女)朋友的手在这里走一圈,绝对比在我校新校区荒山野岭只能去捉蚂蚱的感觉好一丢丢哦。”学生一听就很乐,想着去未名湖畔感受一下。
结束上午的课程,宋浩匆匆前往位于济南的另一所高校,准备交流发言,主题是“一名成功的UP主怎么作为正能量典型做好线下演讲”。这个体验对于宋浩来说其实并不常见。
宋浩在直播讲座。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宋浩在直播讲座后和学生们合影。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晚上,在和B站合作的一场直播上,宋浩还是感受到了自己在普通教师身份之外,作为一名“顶流UP主”的能量。从办公室到会议室的短短几百米距离里,早早有学生“蹲点”求合照。对此,宋浩的态度很是人间清醒。“年轻人是很快节奏的,他们看我的视频,很多会倍速看,来听课、要合照和签名,其实都是‘打卡式’的,回去发个朋友圈,就是最大的价值。”
中年“触网”:重塑了身份、衣品乃至三观
这个高校教师身上包含着很多反差感。
台上台下,宋浩的状态截然不同。台上,热情、充满能量、金句频出、讲话抑扬顿挫,甚至被网友调侃为“搞笑人”,数度放言称,“用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学数学的无助、无力、孤独感,提高及格率,战胜负能量”,颇有“正能量代言人”的范儿。
但在生活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中年人总体来说是比较沉默的。”他不太喜欢社交,曾有同事邀请他帮忙拍摄一段短视频,他带上了全套设备热情帮忙,却在对方要请吃饭时断言谢绝,“事儿可以帮,但吃饭太耽误时间”。
“我基本上把所有的热情和趣味性都放在了课堂上,我们把所有的能量都在课堂上释放。但很多同学以为我在课堂上嗷嗷叫,以为我生活里也随时打鸡血。随时随刻爆发,怎么可能呢?”宋浩提到,站在讲台上的时刻就是他的高光时刻,而上课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特别是“明明是数学老师,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说相声的,要提前很久构思一个段子或者讲一个故事。”
宋浩依然保持着课堂实录的习惯。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疑惑与确信,这组截然相反的心态自走红以来始终伴随着宋浩。究竟是宋浩带火了高数网课,还是学生需要高数网课从而成就了宋浩?是他心里一个潜藏的疑惑。
“相较于杭州,济南没什么互联网基因,也没什么本土网红。”宋浩和潮新闻记者聊到,作为一个受网友喜欢的UP主,自己并不太有“网感”,平时不太爱浏览社交媒体,尤其远离各类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很容易吸引人,一刷就刷到凌晨两点,会耽误第二天上课,这样的体验有过两次我就再也不尝试了。”目前主要看的也是带有科技感的视频,例如何同学、影视飓风,以及学习一些“职业表达者”的经验,例如郭德纲在如何讲故事。
上课要讲“段子”,宋浩却从不跟进任何年轻人热爱的网剧、综艺。在他看来,这也是知识类UP主最大的不同。
“知识类视频存在的唯一价值是对别人有用。这点和娱乐类视频不一样,娱乐类讲究的就是‘无用’。如果你讲一个知识点,三分钟把别人讲‘晕’了也没讲明白,观众就走了,再也不来了。”宋浩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也一直苦恼普通话并不标准,但对于课程有十分的自信,“这和你长相身高颜值没什么太大关系,这些外在的只是一个辅助,主要的还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传递知识点。”
“大家也都知道,宋老师讲的故事半真半假。的确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有别人故事的改造,部分肯定有夸张。”宋浩坦言,之前在上课前会结合课程内容的难易设计好桥段,后来慢慢就熟练了,可以临场发挥。
为了录视频,宋浩把自己逼出了“强迫症”。
回看原先录制的视频,他发现衣服以深色和纯色为主,和黑板搭配更为“上镜”,于是格子、花色的衣服被束之高阁,长此以往,上镜审美也就变成了个人审美,不上课的时候一样这么穿。
还在手写板书的时候,黑板上但凡有一点不干净在视频里看起来就会显得脏兮兮,于是宋浩带着自己挑选的抹布去上课,90分钟的课程有10分钟用来擦黑板,“我的要求是一尘不染,这样视频效果才会好”。
“论讲数学课,我讲得倍儿溜;论镜头感,我经过长期训练也是绝对杠杠的。有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我都会说,可以不用带设备,我这里什么都有;去电视台录节目,主持人都会夸我讲故事的节奏把握得好,也知道和镜头互动。我甚至知道那些微表情、小动作,呈现在镜头里会是什么样子。”宋浩说,在镜头之外,摄像机拍不到的地方,他其实挺随意,“我们录制视频一般只拍上身,所以我从来不管裤子不管鞋子,因为下身拍不到。”
斜杠中年没空“危机”:在做、要做、想做的都还有很多
当了UP主,就能发家致富吗?“其实都不能覆盖成本,我收入还不够买设备。”宋浩和潮新闻记者算起经济账,作为UP主至今各类营收约20万元。
1979年生人的宋浩有一个6岁的女儿和“社恐”的太太。上课的段子里穿插的“13年恋爱失恋史”,是宋浩回忆里人生的“至暗时刻”。“把经历变成段子,难受的也不这么难受了,开心的时刻更加有意义。”
“对的人,就是感觉很舒服,心很稳,很踏实。 没有爱得死去活来的那种,几乎不争吵。”宋浩补充,“每时每刻,都很有安全感。”
宋浩家中,书籍和女儿的玩具是主要元素。潮新闻记者 陶韬 摄
“他不能说百里挑一,也是难能可贵吧。我觉得他善良、有同理心,对同事朋友仗义真诚,对家人孩子尽心陪伴。说不心疼(前期买设备投入的)钱是假话,但我还挺欣赏和佩服他这种执着和坚持。”宋浩的太太田女士告诉潮新闻记者,谢谢大家对宋老师的喜欢和关注。
宋浩走红之后,除了他自己,家里影响最大的是正在高校数学系就读的小侄女,“她的同学都知道宋浩是她叔,我太太工作的环境没这么多大学生所以我的知名度还不高,至于我女儿,她还经常因为我要做‘网红’不能陪她去幼儿园,希望把这个身份转给别人。”
一天24个小时,工作时间、亲子时间、剪辑时间都不能少,只能向休息时间开刀。12点前睡觉或6点后起床,对他来说是极其奢侈的事情。44岁,这个斜杠中年,有中年危机吗?
“我没有中年危机。我是一个学数学的人,我的逻辑很清晰,工作、吃饭、睡觉、工作、吃饭、睡觉,我没有时间去危机,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不允许我去停下来,实际上也几乎从来没有停下来。”宋浩总结,自己理解的中年危机其实有解,中年人还是得继续拼,只要干起来,事业越来越好,想做的事情都能够正常地进行,甚至超出预期,到处开花,到处结果,就不存在危机一说。
空闲的时候,宋浩做过用户分析,在观看他视频的粉丝中,大学生占到约60%,高中生10%,剩下的还有成年的、工作需要考证的,以及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的人群。甚至有一些海外留学生、华人华侨和退休人群。
“私信以问候类为主,每天收到几十条、上百条‘宋老师我好喜欢你’‘宋老师早上好’。”宋浩告诉潮新闻记者,自己的私信里充满正能量,比如说考研成功、专升本成功,学生都会来报个喜。
聊到未来规划,宋浩说,“明年我女儿会开始上小学,我会同步更新小学的课程,然后是高中,终极目标是录制全英文数学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李蔚航
关注
主题数895
青岛一酒店一桌饭菜重复收费三次多收6000多元?官方通报
阅读 4451
世界杯-萨比里任意球破门悍将建功 比利时0-2摩洛哥
阅读 4348
患者激增,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医疗资源面临挑战
阅读 3661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