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传统村落万里行”系列报道 【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陕西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传统村落万里行”系列报道 【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陕西柳林: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
[ 复制链接 ]
mickliu
2023-6-8 22:47:28
(原标题:“传统村落万里行”系列报道 【发现最美 你评我论】陕西柳林: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 小小香菇“飘香”乡村振兴路)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十年来,共有6819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日前,人民网记者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现场采访等环节,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了解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特色经验,推出“传统村落万里行”系列报道。
柳林村食用菌基地采收忙。人民网记者 许维娜摄
进入六月,正是夏菇采摘上市的季节。柳林村食用菌基地一派火热景象,饱满莹润的香菇香气袭人,村民们有的忙着采收、有的忙着分拣、有的忙着装车,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
柳林村位于北纬35°,森林覆盖率达85.1%,坐落于铜川市耀州区北部山区的庙湾镇,是朱鹮在秦岭以北首个野化放飞地。独特的气候优势和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为此地发展香菇产业创造出得天独厚的条件。
与之对应的是,因朱鹮栖息地维护好生态与水环境的需要,且当地耕地土壤层较浅,种植大田农作物收益较低等客观因素。人们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如何进一步借助香菇产业提高村民收入、带动乡村振兴。
中宣部派驻柳林村第一书记元开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宣部将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原耀县)确定为定点帮扶县以来,对柳林村的支持一直延续至今。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就要聚焦增进农民福祉这个宗旨,近些年来,中宣部进一步加大了对柳林村的帮扶力度,重点将产业帮扶作为长远之计和关键之举来推进。
回顾这片土地所经历的产业发展历程,时光荏苒,今昔巨变。实际上,柳林村有多年香菇种植经验,但早期村民们大多各自为阵,单打独斗,没有形成规模化的香菇产业,且收益率较低,不少农户逐渐退出,只有少数村民还在坚持。
考虑到香菇种植不会污染环境,且食用菌生产具有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于是,当地政府在2018年4月提出“打造香菇小镇”战略目标。柳林村香菇种植基地就在这段时间建成。
“我们目前主要通过‘资金托管’‘入股分红’‘就业务工’‘借棒还菇’等方式带动集体增产、群众增收。”元开放说,当前,该产业已辐射带动周边7个镇,51个村,2000余户群众,实现增收稳定增收,解决群众就业500余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
下面这组数据或许可以佐证这一说法,元开放介绍,目前,庙湾香菇小镇已实现年产菌棒1000万棒、出菇800万棒、年出口菌棒200万棒、年产香菇酱300万瓶,研发推出“菇为天”香菇酱等系列特色产品。
而把香菇种植产业培育成主打产业,当地村民更是不遗余力。
柳林村村民老刘正在采收香菇。来源:受访方供图
今年63岁的刘小平,是柳林村房沟组的一般农户。早年一次意外事故,导致他失去左手,但面对生活,他却仍旧积极乐观。几年前,他做起了贩卖香菇的生意。
在贩卖香菇的过程中,老刘看到了香菇种植业的广阔前景,梦想着哪天自己也能建个大棚,种植香菇。2022年,得知村里计划扩大香菇种植基地的消息后,他第一个承包了10个大棚种植香菇,圆了梦想。
老刘不仅自己种香菇,也带动其他村民增收致富。10个棚的香菇,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在村里雇佣了2名男劳力输水,10名留守妇女帮忙采菇。
目前,经过1个多月的辛苦经营,老刘的10棚香菇已经卖了10万多元,被他聘用的村民们也都挣了3000到6000元不等。看着手里的工资,村民们喜滋滋道:“多亏老刘种香菇,让我们也跟着沾了光,在家门口还能务工挣钱,这得感谢咱邻家!”
如今,香菇种植在庙湾镇蔚然成风,小小的香菇早已四下“飘香”,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成为百姓脱贫增收的重要渠道。
如何提质增效为推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去年,柳林村河东组新建了占地50亩的新香菇基地,建成了121个简易大棚,43个有养菌棚,78个出菇棚。今年4月,香菇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到位。目前已经有7户村民主动承包大棚,而刘小平,就是第一个签订种植合同的农户。
柳林村香菇种植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而在生态环境持续向善向好发展的同时,村民们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柳林村“朱鹮球场”。来源:受访方供图
记者实地走访柳林村看到,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扶贫办的支持下,村里还建成了以美好生态为主题的“朱鹮球场”,为村民提供宽敞舒适的运动场地,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而数字技术革命也给当地发展带来全新改变,以柳林为代表的一批村庄相继从“传统”走入“数字”。中宣部挂职干部、耀州区委副书记孙进军认为,数字技术为保障农业现代化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耀州区也希望依托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累积优势与丰富赋能经验,拓展乡村振兴发展的全新路径。(实习生陈梓瑶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mickliu
关注
主题数883
奔驰车主加完油将钱扔地上?当事车主:当时抢着付钱
阅读 8283
-53℃!漠河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气温!
阅读 6302
31省2022年人均收入公布:上海北京逼近8万元,甘肃垫底
阅读 585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