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透光性能检测全指南:原理、方法、仪器与操作要点

金鉴实验室 楼主 昨天 12:32
透光性能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透光性能,即材料允许光线穿透的能力,通常用透过光能量与初始入射光能量的比率来表示,并以百分数形式呈现。这一参数在光学元件筛选、工业品控(如车窗玻璃、显示模组)以及化学分析(如溶液浓度判定)中均扮演关键角色。金鉴实验室作为专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科研检测机构,能够对材料的透光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测,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服务。

当光线(通常指400–760 nm 可见波段,也可延伸至紫外或红外)入射到材料界面时,会发生三种主要光学行为:

1.表面反射:部分光在界面处被直接弹回,形成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内部吸收:特定波长的能量被材料分子吸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  
3.透射:剩余光能量穿过材料,从另一侧射出,构成“可测得的透射光”。
因此,透光率(T)的数学表达为:  


A=Ig(1/T)=lg(I0/It)

实际测量时,需通过空白校准或仪器算法剔除表面反射的干扰,仅保留“被材料吸收后仍透出的那部分光”。金鉴实验室拥有专业的透光性能测试设备和技术团队,能够确保透光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需进行专业的检测,可联系金鉴检测顾问199-2430-2901。




主流检测方法与配套设备

依据待测物形态(固态片材、液态溶液、薄膜等)和精度需求(波长范围、分辨率),金鉴实验室在进行试验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操作,确保每一个测试环节都精准无误地符合标准要求。实验室与工业现场多采用分光光度法(实验室级高精度方案)方案:

仪器内置单色器,可输出连续可调的单色光束(常见扫描范围 400–760 nm,或扩展至 200–1000 nm)。光束穿过样品后,检测器记录透射强度,并与未放置样品时的基准强度比对,直接给出透光率数值。




典型应用对象

固态:平板玻璃、塑料片、陶瓷薄片、显示面板等。  
液态:染料溶液、药剂、润滑油等。  
薄膜:PET、PC、多层复合膜等。



操作流程

选定测试波长:可执行“全波段扫描”获取光谱透光率曲线,也可固定某一波长(如 550 nm)测平均透光率。  
空白校准:将空气(测固体)或纯溶剂(测液体)设为 100 % 基准,消除系统背景。  
零点校准:插入完全遮光片,设定 0 % 透光率,排除暗电流噪声。金鉴实验室拥有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团队,能够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准备
  • 固体表面须洁净无划痕,垂直固定于光路中;  

  • 液体装入石英比色皿(避免紫外区玻璃吸收),排尽气泡。
  • 读取结果:仪器屏幕直接显示透光率百分比,误差可控制在 ±1 % 以内。




优势亮点
  • 波长可选,支持紫外、可见、近红外全波段;  

  • 分辨率高,可识别材料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峰与透光谷;
  • 适合研发与质检双重场景。




仪器分类
  • 可见区分光光度计:400–760 nm,日常透光率检测;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0–1000 nm,兼顾紫外屏蔽性能评估。

总结

透光率的测定在光学材料筛选、产品质量控制(如汽车玻璃、显示屏面板)、化工分析(如溶液浓度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金鉴实验室的专业服务不仅限于测试和认证,还包括失效分析、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金鉴将继续秉承着专业的服务态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材料行业贡献我们的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