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中国互联网的寒冬突围

情灰色头像头o 2022-10-11 00:22:54


撰文 | 李里里
编辑 | 李信马
题图 | IC Photo
刚立完 "Flag",埃隆 · 马斯克就被 " 打脸 " 了。
在 10 月 1 日的特斯拉 AI 日上,介绍着首次亮相的 " 擎天柱 "(Optimus)机器人,马斯克表现得自信十足:" 从特斯拉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能够为公众展示我们更多的 AI 能力。我们是一家上市公司,我们希望公众了解到我们在做什么,如果公众不喜欢我们当前做的事情,那么公众可以通过股市来影响我们的一些决策。"
按照正常的思路,重磅发布之后应该是股价的一路上涨,但随后的周一(10 月 3 日),在美国三大股指全线大涨的情况下,特斯拉却一路下跌。刚刚过去的 10 月 7 日,特斯拉股价一夜暴跌 6.32%,市值损失约人民币 3360 亿元;而过去的五个交易日,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约 16%,市值损失约合人民币 9400 亿元,创下自 2020 年 3 月以来的最差单周表现。



特斯拉近 5 日股价变化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不过,这多少受他在收购推特上 " 反复无常 " 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特斯拉的股价。至于特斯拉 AI 日的发布内容本身,无论是人型机器人,还是自动驾驶和超级计算机方面的最新进展,都是令人激动的。
巧合的是,讲完 AI 公司股价就跌的事情,也曾发生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的身上。在特斯拉 AI 日一个月前的 9 月 1 日,李彦宏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进行演讲,当天股价小幅上涨后也是一路下跌,近一周才有所回升。



百度股价变化 图片来源:百度股市通
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家中,李彦宏是堪比马斯克的门面人物,百度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演讲中李彦宏表示:" 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摸爬滚打整 10 年了,这 10 年,我们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1000 亿,每年研发占比都超过 15%,去年更是达到 23%。" 自 2017 年宣布 "All in AI" 后,百度在人工智能的各个层面,从最底层高端芯片昆仑,到飞桨深度学习框架,再到预训练大模型等,都有领先的自研技术。
不过有些尴尬的是,过去十年是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十年,百度却成为 BAT 中掉队的那个,股价和市值远低于另外两者。通过特斯拉和百度股价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会为新技术而欢呼,但在对股票的投资上,还是更愿意为当下和短期限的未来买单。
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明显进入了新的瓶颈期,中国互联网公司又该怎样在寒冬突围呢?
01.
停滞的增长
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2 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的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企业完成的互联网业务收入为 7170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仅增长了 0.1%,与之对比,2021 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为 6951 亿元,同比增长 25.6%。
今年的第二季度,互联网 " 老三巨头 " 中,阿里巴巴总营收为 2055.55 亿元,同比下降 0.09%,净利润为 226.59 亿元,同比下降 49.72%;腾讯的总营收为 1340.34 亿元,同比下降 3.83%,净利润为 186.19 亿元,同比下降 56.28%。百度虽然净利润达到 36.37 亿元,同比增长 723.84%,但营收为 296.47 亿元,同比减少 5.43%。



百度近 5 季度营收和净利润 图片来源:百度
而这也离不开百度的 " 降本增效 "。新浪科技曾报道,百度第一轮裁员将从 2021 年 12 月开始,对移动生态事业群进行总体优化,游戏部门 300 多人几乎全部被裁,教育等业务也有一定裁员。
从结果看,二季度百度的营业成本为 152 亿元,同比下降了 5%,其中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 48 亿元,同比下降 16%。百度表示,营业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内容生态体系的成本下降,以及相关渠道支出和促销营销的减少。
互联网公司赚钱最重要的模式是广告,广告的衰退可以说真正标志着传统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衰退。据 QuestMobile 发布的《2022 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大报告》显示,2022 年二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规模为 1474.4 亿元,同比减少了 7.6%,而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的二季度,互联网广告规模的同比变化率还分别为增长 19.3% 和增长 19.6%。
具体到广告业务上,第二季度阿里巴巴的站内广告收入和天猫佣金共同组成的 " 客户管理收入 ",同比下降了 10%;腾讯 " 网络广告业务 " 收入也同比下降了 18%;百度的在线营销收入同比下滑了 10%。
百度的特殊在于,其广告的收入面临市场整体的萎缩,在市场中份额占比也在下降。QuestMobile 数据显示,百度 App 单日人均使用时长及使用次数均低于抖音、快手及微信。2022 年第二季度,移动网民的人均 app 使用时长为 5.4 个小时,其中在搜索下载上花的时间仅为 2.3%,环比下降了 8%。百度系 App 的使用时长占比也在不断下降,占比仅为 4.4%,同比下降 27.27%。今年 6 月,百度 App 的 MAU 达到 6.28 亿,同比增长 8%,环比却在下降。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的流量让位于电商、短视频平台的趋势便难以逆转,即使谷歌也是如此,今年二季度谷歌的广告收入仅为 2020 年第一季度的 46.20%,有机构调查显示,TikTok 2022 年的广告收入会较去年增长两倍以上,超过 Snapchat 和 Twitter 的总和,即将冲击谷歌的位置。Morketing 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2022 年 Q1 的广告营收榜》中,阿里巴巴、拼多多、腾讯占据了前三的位置,广告收入分别为 634.21 亿元、181.58 亿元、179.88 亿元,其中拼多多的增幅超 10%。
这就是时代的选择,旧的辉煌终会过去。
02.
跑出个未来?
但新的辉煌又会以怎么样的方式到来呢?
至少百度,是压注在了人工智能上。百度的核心收入中,可分为 " 移动生态业务、智能云业务,以及智能驾驶业务 " 三类。第二季度后两者的收入为 61 亿元,同比增长 21%,其中智能云的收入为 42.9 亿元,同比增长了 31%,智能云的 ACE 智能交通相关业务中,1000 万以上订单的城市达到 51 个,去年为 20 个。
目前,百度自动网约车服务 ApolloGo 已累计在北京、上海等中国十多个城市开放经营,是中国唯一一个提供车内无司机的网约车服务平台,截止 2022 年 7 月 20 日,累计提供服务超过 100 万次。百度管理层曾表示:" 相信包括百度云和机器人出租车在内的新业务,能帮助百度渡过短期的宏观逆风。"
当下的互联网公司转型,基本是将科技与传统企业进行结合,提高传统企业的效率,比如推动企业商业,提供相应的云服务,或者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等。但目前最具备商业潜力,而且有丰富场景,不至于 " 拿着锤子找钉子 " 的,就是自动驾驶了。
在 9 月 1 日的演讲中,李彦宏也谈到,人工智能目前商业应用进展最明显的是在自动驾驶领域,并提出了在自动驾驶 L2 之后,率先进入商用的很可能是 L4 ——理由是因为 L2 和 L4 的事故责任界定都是清楚的,方便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而众所周知的是,特斯拉也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重注。10 月 1 日,特斯拉在介绍旗下全自动驾驶系统(FSD)的最新进展时表示,目前特斯拉 FSD Beta 已经有 16 万名客户,而 2021 年这一数字还仅为 2000 名;此外还着重介绍了支持自动驾驶的 Dojo 超级计算机项目,并计划在 2023 年之前制造出首个完整的 Dojo 集群(Exapod)。
过去一年,特斯拉训练了超过 7 亿个神经网络模型,基本上 8 分钟一个,以此提升汽车自动驾驶的性能,他们预计 FSD 能够实现的自动驾驶等级也很高:" 它可以从一个停车场导航到另一个停车场,然后还可以停下来等待交通灯,还可以在交十字路口和其他的一些目标进行一些协调。"



FSD 的路线规划 图片来源:特斯拉 AI 日
相比之下,特斯拉和百度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特斯拉是先有车,后有自动驾驶系统,自家的用户可以直接转化;而百度更愿意选择和车厂合作,也需要找到车厂与之合作。" 很多汽车主机厂意识到,从零开始做自动驾驶研发,既不经济又不高效,且没有竞争力,更愿意和我们合作。" 李彦宏的这一说法可能对大多数汽车主机厂是适用的,目前与 Apollo 合作的国内外主流车厂也达到了 30 多家,包括百度旗下的集度汽车,今年 6 月发布了首款机器人概念车 robo-01,并预计量产车型将于 2023 年上市。
不过要承认,特斯拉的步子还是要比百度迈的更快而且更大的。落实在汽车行业的商业竞争上,究竟哪一种方式更有竞争力?如果说特斯拉可以成为自动驾驶时代软硬一体的 " 苹果 ",业界有必要出现一个对应的 " 安卓 " 嘛?毕竟 ToB 的自动驾驶系统不是 ToC 的手机操作系统,不需要安装海量的应用,也不必考虑要吸引开发者。
也许终结这样的讨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产品拿出来看看,就像小米的 " 铁大 " 和特斯拉的 " 擎天柱 ",摆在舞台上跑跑跳跳,就知道孰优孰劣。笔者曾试驾过特斯拉(不过并非 FSD 的最新版本),也曾体验过百度 ApolloGo 的服务,的确都还未达到 L4 的水平,希望这一天不会太远,我们也能在中国的道路上使用自动驾驶的服务。



拍摄于亦庄,曾亮相冬奥会的百度无人驾驶汽车
也希望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能在寒冬突围,率先跑出新路来。
往期推荐



踩着风口上市,华宝新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吗?



智算中心 " 火了 ",但为什么火了起来?



蔚来进入 " 弯道期 "
END
扫码关注
「创新无边界」是我们的 slogan,我们不局限于对互联网行业的追踪与探索,更要向未来、向未知的方向大胆迈进。因此,「打造行业新标杆、解读商业新动向」是我们秉持的方向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