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高精地图“巨婴”断奶,倒逼自动驾驶自力更生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高精地图“巨婴”断奶,倒逼自动驾驶自力更生
[ 复制链接 ]
suisuiblue
2022-10-15 17:44:20
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就会打开一扇窗,如此描述自动驾驶行业恰如其分。
当高精地图资质逐渐收紧,自动驾驶玩家纷纷转向“重感知,轻地图”这一自给自足的感知模式。对高精地图“双眼”的患得患失,使增强自身感知能力成为自动驾驶行走世界的唯一途径。
早在2018年,智行者就是率先推出“重感知,轻地图”技术路径,从特种领域入手,领跑自动驾驶行业,并一直深耕以无人驾驶大脑为核心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022年成都车展上,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将搭载毫末智行城市NOH的魏牌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车型正式亮相。
毫末智行智驾系统背后,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浮出水面——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相互协同,实现对环境充分感知下的安全行驶。
长城并不是独行者,从2022年开始,多位汽车出行行业的大佬纷纷转换立场,对高精地图的兴趣逐渐降温。即使是再度拿到甲级资质的华为也不例外。
今年5月初,极狐阿尔法S HI版上市发布会上,华为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将逐步减少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在此前,他就直言“未来不能过分依赖于高精地图、车路协同,(否则)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的能力就上不去。”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一度公开表示:“对自动驾驶而言,高精地图一定是过渡,云端的结合也只是一个辅助。”
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在业内逐渐获得广泛认可。
而凭借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前瞻和实践,智行者也用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策略,为行业摸索出一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式的发展路径,让这颗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自动驾驶,每逢新的关口,都通过研发攻克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高精地图监管收紧
2022年8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以及重庆六城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意在形成可全国复制、推广的自动驾驶相关地图安全应用技术路径和示范模式。
9月初,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的下发,将高精地图资质收紧,规定高精地图测绘制作,只能由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
由于高精地图涉及到的道路信息非常详细,具体到车道线位置、类型、宽度、坡度等信息,以及车道周边固定建筑物及交通警示牌等基础设施信息,这些均在国家安全敏感数据信息的范畴,可以说高压监管在所难免。
2022年,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单位面临重审,2021年已经获得该资质的单位数量,从31家获得该资质的单位收紧为19家。
没有拿到资质的企业中,既有智途科技这样的车企子公司或主机厂参股企业,也有以滴图科技等为代表,具有自动驾驶业务的互联网服务公司。
小鹏汽车的城市NGP、上汽智己的城市领航辅助等功能将被迫暂时搁浅,从2016年开启自动驾驶征途的滴滴,也在去年底资质到期后折戟。倘若无法“续命”,其“造车”优势也将尽失。
高压之下,变革已至。
“重感知,轻地图”的前世今生
区别于“经验主义”的高精度地图,通过既往行驶经验帮助车辆实现平稳安全的驾驶,重感知轻地图模式要求车辆更像一位探险者,即便面对陌生的区域,也能获取周边信息,并立刻做出判断。
2018年,智行者在行业内率先提出“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并将其应用在特种领域。智行者CEO张德兆曾公开介绍,在森林、丛林等复杂越野条件下,已经没有“路”的概念,所以特种车辆也没有预先绘制的高精地图可以依赖。
而“重感知,轻地图”技术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是不同传感器信息在空间上的融合,即将所有感知系统获取的局部信息进行空间融合,以确定当前环境的全部信息(路面的语义信息);
二是语义信息在线高精度矢量环境重建,即根据语义信息对当前环境进行“在线高精度矢量重建”,形成一张用矢量信息表达的局部地图,将离散的感知信息结构化;
三是在线高精矢量重建地图定位架构,即对车辆进行定位;
四是强交互时空联合决策规划,根据他车轨迹模态和时空分布进行概率建模,同时充分考虑自车未来各种可能行为对他车的潜在影响,将决策问题变为他车与自车行为的联合优化问题,从而表现出与环境车辆的主动交互,同时保障车辆舒适性。
通过智行者所提出的“重感知,轻地图”技术,其不仅能满足自动驾驶技术在特种领域的应用需求,伴随智行者多款无人特种车的规模化落地应用,智行者的无人驾驶大脑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模式还有效地解决了高精度地图高成本、低鲜度的问题。
今年8月,智行者发布全新L2+高级辅助驾驶系统H-INP,“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传统让智行者在多场景落地战略下,实现了各场景之间的技术协同。
感知与地图的路径之争
倘若没有高精地图监管侧的收紧,“重感知,轻地图”与“轻感知,重地图”的技术路径之争或许还将延续更久。
小鹏汽车素来以对高德高精地图的依赖著称,在2021年的一次3000公里远征挑战中,小鹏汽车NGP得益于高德第三代车载导航及高德高精地图的助力,NGP在几个关键指标上均超过特斯拉的NOA,尤其在更低的人工干预率和更高的自动变道成功率上,非常出众。
凭借“真香”定律,小鹏汽车对高精地图近乎难以割舍。今年9月17日,小鹏汽车率先宣布开始向部分P5用户推送广州部分路段首发城区导航智能驾驶功能(NGP),并邀请大量媒体试乘试驾造势。但小鹏城市NGP发布后首批开放城市目前仅限广州地区,恐怕要归因于高精地图的掣肘。
杯弓蛇影之下,车企纷纷重新转向“重感知,轻地图”的路线上,坚持凡事多靠一点自己。在感知硬件成本不断下降,而高精地图成本居高不下的当前,“重感知,轻地图”路线可以说是一条既正确又划算的选择。
那么这个被智行者从始至终坚持的技术路线,还有哪些优势?
智行者联合创始人兼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张放曾公开表示,智行者团队在测试时曾遇到过车辆莫名减速、在高速公路被迫接管等情况。究其背后原因,由于高精地图标记错误、地图将主路和匝道数据拼接时出行问题等。
过度依赖高精地图,必然出现难以预知的问题。
“重感知,轻地图”的智能驾驶算法结构,则可以利用感知系统实时检测的道路标线和可通行区域,建立类高精度地图的矢量环境表达,结合SD地图实现车道级导航,从而实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自动驾驶功能。
“重感知,轻地图”路线需要传感器硬件、算法和计算能力有长期迭代,这也意味着先行者能够建立符合重感知路线的特定技术能力体系,构建时间上的壁垒。智行者正是通过早期多场景的布局,收获了当前协同性的逐渐显现。
2022年8月17日,智行者发布其自研的高速领航系统H-INP(Highway–Idriver+ Navigation Pilot),通过“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积累,正式从商用车切入乘用车商业化领地。
从2018年入局特种车辆场景至今,智行者不仅一路沿途“下蛋”,在各类场景收获商业化的果实,通过技术串联与反哺,智行者也终于得偿所愿,即将收获乘用车领域的果实。
结语
伴随智能化下半场角逐的开启,自动驾驶基于过去多年来的技术积累,正在逐渐爆发商业潜力。但商业社会这一有机体,也必然与政策、技术、市场等各个方面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为自动驾驶行业的入局者,高精地图曾经是自动驾驶落地最为有利有效的辅助手段。但是面对监管收严,曾经看似傻傻提出并坚持重感知,轻地图路线的智行者,却在今天保持了最核心的竞争实力。
亿欧汽车认为,在高精地图覆盖广度、鲜度、性价比不尽如人意,监管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当下,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有望成为自动驾驶玩家独善其身的法门。
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以及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的背景下,亿欧汽车相信,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也将成为自动驾驶行业主流。而以智行者为代表,早期驻扎在这一技术领域的企业,将在短期内占据优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社会新闻」
suisuiblue
关注
主题数112
LT8619C HDMI转RGB和LVDS成熟高性价比
阅读 7824
国庆离沪超过 7 天会被附黄码?官方回应
阅读 2708
功夫汽车|想深度体验长安深蓝?这家网红新店,不容错过! ...
阅读 2229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