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行业趋势」
›
「LED行业信息」
›
中国芯片业首富遇最大危机:旗下公司业绩“跳水”,身家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中国芯片业首富遇最大危机:旗下公司业绩“跳水”,身家一年缩水近450亿 ...
[ 复制链接 ]
天地有情人茁
2023-1-21 19:21:32
原标题:中国芯片业首富遇最大危机:旗下公司业绩“跳水”,身家一年缩水近450亿
A股千亿市值的芯片设计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正经历上市以来的最大一场危机。
近日,韦尔股份发布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0.9亿~1.35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0.03亿元下滑九成以上。
耐人寻味的是,预减公告发布后,韦尔股份的股价连续3日上涨,其中1月16日盘中一度涨停,最终收涨8.15%,1月17日收涨1.92%,1月18日同样收涨0.19%。
业绩预降九成,股价不跌反涨,对于这样有悖常理的事情,业界分析人士认为,业绩下行公告是对利空预期的兑现,股价走高甚至触及涨停,则是利空出尽后的底部反转。有分析师预计,2023年半导体有望率先周期触底反转,迈入上升通道。
韦尔股份能否尽快扭转颓势,是公司董事长虞仁荣当下需要考虑的问题。天眼查显示,虞仁荣持有韦尔股份约30%股份,是公司最大股东和最终受益人。
日前,爱集微发布中国芯半导体上市公司富豪榜显示,2022年虞仁荣以362亿元蝉联榜首,财富值较2021年的809亿元缩水了447亿元。
在中国半导体界,虞仁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名字。作为清华大学EE85班的一员,他是中国芯片行业里最会赚钱的“捞金能手”。在2022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中,虞仁荣以100亿美元财富值排名第197位,虽然较前一年财富值缩水严重,但依然问鼎中国芯片行业首富。
由其创立的韦尔股份被称为芯片界的“隐形冠军”,是全球第三大CIS芯片生产企业,也是A股唯一一家实现泛模拟芯片布局的上市公司。
财报数据显示,韦尔股份营收从2017年的24.06亿元升至2021年的241.0亿元,增幅超过9倍;归属净利润也从2017年的1.38亿元升至2021年的44.76亿元,增幅超过30倍。
强劲业绩助推下,韦尔股份的股价在2021年7月达到255.17元/股的高点,总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元关口,在A股半导体市场仅次于中芯国际。
2022年,韦尔股份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公司股价也从2021年的高点下跌近70%,市值蒸发近2000亿元。针对如今的业绩变动、股价波动以及公司未来发展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多次致电韦尔股份证券部,截至发稿电话未能接通。
图源:图虫创意
白马股业绩变脸
若将时间线拉长,自2017年上市以来,韦尔股份的营收和归属净利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鲜少同比下滑。
数据显示,2018-2021年,韦尔股份的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3.25%、40.51%、45.43%、21.59%;同期,归属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71%、221.14%、481.17%、65.41%。
进入2022年,其业绩增长逐渐失速。最新公告中,韦尔股份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净利润8亿~12亿元,同比下滑73.19%~82.13%;扣非净利润为9000万元~1.35亿元,同比下滑96.63%~97.75%。
对此,韦尔股份解释称,2022年受全球新冠疫情、消费电子市场表现低迷等因素的影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需求受到较强冲击,对公司主营业务产生较大影响,部分细分市场的出货量有所下滑,产品销售价格承压,公司营收规模和产品毛利率均较去年有所下降。
2022年半年报中,占到营收八成以上的半导体设计业务,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等三个方案,其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约占营收的七成,面向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等行业。
具体来看,2021年年末,韦尔股份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中,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的占比分别为57%和14%;而2022年上半年,两者的占比变化为44%和22%,智能手机占比下滑明显。
中国信通院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1-11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44亿部,同比下降23.2%。受终端市场影响,韦尔股份预计,2022年全年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3.4亿~14.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前三季度,韦尔股份已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93亿元。韦尔股份称,2022年第四季度,虽然库存水位已经有明显的回落,但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依旧不及预期,供应链企业的库存去化压力持续上升,导致价格竞争加剧,公司部分产品(例如,应用于手机终端的64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预期将进一步降低。
“蛇吞象”并购扩张
在此之前,韦尔股份一直被视为白马股,创始人虞仁荣也通过一系列并购登上了中国芯片行业首富的位置。
图源:图虫创意
中国半导体领域,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后改为电子工程系)85级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们自称EE85,占据了中国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
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兆易创新(603986.SH)创始人舒清明、卓胜微(300782.SZ)联合创始人冯晨晖、格科微(688728.SH)创始人赵立新,以及赵伟国、赵立东、刘卫东、吕煌、郁群慧等10余名半导体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或高管均出自EE85。
其中,虞仁荣一直是韦尔股份的灵魂人物。2007年,虞仁荣在上海成立韦尔股份,最初主要从事半导体产品分销业务,因此虞仁荣也被称为“芯片倒爷”。
10年后,韦尔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7.02元,营收规模24亿元,上市时体量依然偏小。真正让虞仁荣跃上新台阶的,是2019年韦尔股份完成了对豪威科技的一场蛇吞象式并购。
豪威科技前身是美国老牌芯片巨头Omni Vision,全球前三大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厂商之一,2015年被中资财团收购。韦尔股份收购豪威科技时,后者的资产总额是前者的5倍,净资产是前者的8倍。
最终,虞仁荣克服重重困难拿下觊觎已久的行业豪门,在半导体领域名声大噪。经此一役,虞仁荣的财富也快速聚拢。2020年,虞仁荣以60亿美元的身家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244名,随后更是连续多年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问鼎中国芯片行业首富。
并购完成后,韦尔股份的主营业务也从代理销售转变为芯片设计,华为、小米、奔驰、宝马、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成为韦尔股份的新客户,行业话语权和盈利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能否扭转颓势?
如今,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放缓,最重要的下游客户受到影响,韦尔股份的日子不太好过,虞仁荣的财富也严重缩水。
虞仁荣尝试带领韦尔股份通过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数据显示,在全球车载CIS市场中,2021年韦尔股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9%,位居全球第二,汽车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图源:图虫创意
虞仁荣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提到,在消费电子以外的市场,包括汽车、安防、医疗等领域,该公司业务在快速成长。
以汽车电子领域为例,韦尔股份的汽车CIS解决方案涵盖ADAS、驾驶员监控、全景影像、后视等应用场景,图像传感器产品已经获得部分国内外汽车品牌的方案导入。
尽管依然面临业绩压力,汽车业务也远未成为韦尔股份的支柱业务,但虞仁荣的资本运作能力不容小觑。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豪威科技财务并表后,韦尔的归属净利润从2019年的4.66亿元暴增近9倍至2021年的44.76亿元。
财富飙涨的同时,虞仁荣并没有停下并购脚步,而是继续围绕主业进行“扫货式”收购:2020年入股深圳吉迪思电子科技、芯河半导体科技、长工微电子、强一半导体、前海维晟等芯片企业;同年收购Synaptics的TDDI业务;2021年与地平线达成智能驾驶战略合作,并收购吉迪思65.77%股份成为大股东。
此外,近期已有多家机构就半导体后市给出积极展望,诸如“触底复苏”“周期反转”等字眼频繁出现。近日,在2022年第四季度法人说明会上,台积电总裁魏哲家也预测称,本轮半导体周期会在2023年上半年触底,行业库存逐步出清,2023年下半年行业将逐步复苏。
目前看,韦尔股份能够扭转颓势,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FIB-TEM」
天地有情人茁
关注
主题数72
E56C07121902封装资料
阅读 7896
5050rgbw灯珠(5050RGB灯珠)_1
阅读 6387
中方回应美对芯片实施新出口管制:出于维护科技霸权需要恶意封锁打压中企 ...
阅读 3522
发布新话题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