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金鉴专栏」
›
「车规AEC-Q102」
›
乌龙降价的比亚迪是幡动还是风动?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乌龙降价的比亚迪是幡动还是风动?
[ 复制链接 ]
如心所愿1
2023-3-3 15:12:40
文 | 财经新商道,作者 | 赵红树,编辑 | 刘亚杰
才两天时间,“降价”打了不少人的脸。
2月25日有媒体报道,北京、上海等多家销售展厅传出消息,王朝系列启动了全系降价活动。虽官方的通知尚未公布,但不同序列降价额度的传言已有多个版本,普遍显示热门车型降价在千元以上,旧款车型优惠幅度超过1万元,交付周期也大幅缩短。
不过两天后,关于“降价”有了新的说法。有工作人员表示,官方并没有降价考虑,传言中的优惠活动仅限于经销商的促销。
先后截然相反的信息,否定价格向下的趋势,又认可了降价之实。
针对此番争议,二级市场率先表态:2月27-28日,比亚迪(002594.SZ)股价一度下探至257.57元的阶段性低点,震荡幅度达到3%。
如此看空情绪可以理解,毕竟其中波谲云诡,难言好坏。
按照汽车行业的普遍规律,当年9月至次年4月为销售旺季。销售环境友善,企业产能提升,并不需要促销带动增量;何况在董事长王传福提出“2023年销售400万辆”的目标之后,今年1月销量达到15.1万辆,同比增长62.2%,一切按部就班。
非要在这种时段,迫在眉睫地降价?
综合分析2023年的走势,一些客观实际增加了降价的必然性:
“老对手”特斯拉步步紧逼,让比亚迪没有条件在高端化的过程中享受岁月静好;“挑战者”揭竿而起,不给领头羊片刻喘息的机会。
都是要和一较高下,不同点在于,“老对手”更从容,“挑战者”更危险。
老对手不着急
其实需要的是涨价,而非降价,这与其“老对手”有关。
受困于频繁出现的安全事故与持续降价对高端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2022年的股价迎来一次“大跳水”,2021年12月31日收盘价为1056.78美元,到2022年12月31日已降至123.18美元,股价跌幅达到88.34%。
为提振市场行情,通过调价带动销量。
Model 3及Model Y两个序列中国内地的售价分别下调1.4万-1.8万元与2.0万-3.7万元;进入12月又启动“限时促销福利”活动,为符合条件的车主额外减免6000元现金,并赠送2万积分。
“不再高高在上”,众多“等等党”享受到降价的福利,也让更多人相信平民化了。
特斯拉的“飞入寻常百姓家”,给了比亚迪“登大雅之堂”的机会。
这也符合后者的发展定位:从2022年1月份开始,一改传统“实惠耐用”、“性价比高”、“面向工薪”的传统印象,开始强调性能表现,全年一共四次上调产品售价。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财经新商道》制图
2022年11月,更是公布高端品牌“仰望”,推出越野和超跑两款产品,价格区段瞬间拔高到80万-150万元。
一年间,开始不修边幅,为提振销量突破原则;“练习生”探出门道,产品价格不断提升并蓄积品牌溢价力,双方有些“角色互换”的味道。
不过从数据来看,结果未如想象中美好:2022年第四季度降价后,的业绩有所好转,代价是毛利率下降至25.9%;年初刚定下“销量年复合增长率50%”计划,年底131万辆增长40%的成绩就打了脸。
不当“科技偶像”,特斯拉也没有成为“平民英雄”。
至于,情况也不喜人。根据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2023年1月销量6.6万辆,环比增长18.4%;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1万辆,环比下滑35.7%——总量仍然领先,却有了更快的速度,双方互有胜负。
这样看来,两家企业正在按照完全相反方向奔跑试探。不过转型毕竟是长远计划,无法经过一年时间定胜败,因此短期价格起落都是正常现象。
或许“老对手”的竞争就是这样:
虽然激烈,但不血腥,三分对抗,七分默契。
挑战者的危机感
可是落到挑战者一方,就没什么“岁月静好”了。“进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万劫不复”的故事,可能每天都会上演。
市场中,挑战者是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2022年它们的活跃度空前,从产业版图、管理层架构、产品线规划等众多角度挖掘潜力。
目的只有一个,迅速抢占巨头尚未瓜分的增量市场。
三家企业中,蔚来突出的特点就是为全系产品提供换电服务。因此这一年除了发布最新产品,各方关注的正是其换电站NIO Power建设进度。
其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NIO Power已在全国建设换电站1011座,包括高速公路换电站256座;充电站1681座,充电桩9603根;31条Power Up Plan目的地加电路线,各项工作按部就班。
由于G9发布后未能带动业绩增长,小鹏迅速调整管理层,招来长城“老将”王凤英统筹运营各产品线,“头领”何小鹏集中精力于产品升级与技术研发。分工明确后,2023年小鹏汽车的销量也逐步回到正轨。
李想更关注产品,接连发布L9、L8、L6等多款新车,结束了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应对所有需求的尴尬局面。数据显示,L9和L8发布后单月交付量均超过了1万辆。
三家企业、三支箭、三个方向,新势力的表现主动积极。可是从结果来看,不同的尝试没有给比亚迪带来足够的威胁。
第三方研究机构TrendForce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为789万辆,同比增长68.7%;插电混合式电动车销量为274万辆,同比增长50.8%。
一骑绝尘,总销量186.35万辆不仅大幅增长208.6%,更超越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再看“蔚小理”三家厂商的销量增幅,蔚来(纯电,增长34%)和理想(混合,增长47.2%)的表现更好,却都没有达到行业增速的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财经新商道》制图
“2022年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涨幅高于三家新势力的涨幅,这是一个很显著的现象。”
李想接受采访时,对严酷的形势直言不讳。
李斌与何小鹏在不同场合表示,2022年是弯道超车最大的那一道弯。
既然第一轮冲击不见效果,就让第二轮冲击来得更猛烈些。
2023年刚开始,三家厂商追随的脚步,均开始降价安排。其中蔚来的设定最为激进,符合全部优惠条件的用户将获得10万元的降价空间。
虽然在整体销量上“蔚小理”三家厂商绑在一起,只有的五分之一,似乎构不成威胁,但可以预见的是,为进一步提振销量,新势力必须更加“好斗”。
挑战者们主动越过了“安全线”,不能袖手旁观,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总要有所行动。
与“挑战者”的竞争不够激烈,却十分血腥,必须有所顾忌。
等待决战
无论“老对手”还是“挑战者”,当前战斗都已经打响。只是看战况烈度,并没有十分严酷。
先看,2月12日其美国官网显示,Model Y高性能版价格上调500美元至5.849万美元(约39.7万元);2月17日中国官网宣布,国产Model Y双电机全轮驱动涨价2000元,Model Y长续航版涨至31.1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涨至36.19万元。
达到阶段性提振销量的大目标,股价和市值重回向上轨道后,并不恋战,逐渐抬高产品价格提升利润空间,才是下一步工作重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官方将降价权转授给经销商——现在并不是决战的时候,双方点到为止。
至于挑战者们,短期内同样没有必要逼迫太紧。降价形成的压力,已经让这些厂商十分头疼,在达到极限后,第一代“新势力”威马已经出现掉队的信号,员工停薪、工厂减产、销量暴跌……
挑战者的“卷”,更多时候考验的是自己,而非守擂者。
可以初步判断,比亚迪公告放弃降价安排,既是自身需要,也是大势所趋。企业彼此间已经实现相对平衡,暂时没必要拼死搏杀。
当然,现在没必要并不意味着以后也没必要。蓄积力量,等待变量出现时不至于措手不及才最重要。
至于“变量”,大概率是小米。
关于小米汽车,能确定的只有雷军作出“10年投入100亿元”的决定,剩下的都是传言——2023年底发布新车型,推出纯电、混动、增程式三个版本,首款车型售价30万元……不一而足。
更多人相信,小米会有新的运营模式,更多的创新亮点,冲击整个汽车行业。
上一次雷军的破釜沉舟,已经改变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多个行业的产业格局,应对他的搅局必须有足够厚实的家底才行。
或许那个时候,才是最终决战的时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如心所愿1
关注
主题数84
马斯克的人形机器人,VC们早就盯上了
阅读 2549
埃塞航空坠机事故最终调查报告发布 确认为系统故障导致 ...
阅读 2263
丰田推出 bZ 系列第二款纯电动汽车 bZ3 与比亚迪等联合研发 ...
阅读 221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