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7月新增信贷超季节性回落,下半年降准降息空间大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7月新增信贷超季节性回落,下半年降准降息空间大
[ 复制链接 ]
低头浅笑86
2023-8-12 12:27:26
在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7月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当月金融数据明显偏低。
8月11日,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282亿元,同比少增2703亿元。
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受季节性效应、前期信贷投放节奏较快以及有效信贷需求仍不足影响,7月新增信贷重回低位,信用扩张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亟需加强。
不过温彬表示,政策筑底和经济蓄力,将驱动后续信用稳定扩张和信贷结构优化,并进一步增强经济稳步回升的动能。
人民币贷款不及预期
7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少增,表现明显不及预期。
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元,环比季节性少增2.70万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
“原因在于6月信贷冲量高增,对7月信贷需求有一定透支效应,这种透支效应会显著加大月度之间的新增贷款规模波动,这在2022年4月、7月和10月曾多次出现。”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对《华夏时报》表示,尽管7月稳增长政策预期积累,但增量政策落地有限,经济修复力度仍然偏弱,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下行,企业和居民等实体部门信贷需求并不强。
“伴随着6月降息落地、LPR报价下调,可能在贷款主体中形成了比较强的利率下行预期,这可能导致部分企业或者居民推迟融资需求释放,以等待更低的融资成本。”王青分析称。
分部门看,企业和居民贷款均同比收缩,居民端压力加大,非银贷款明显多增。
具体来看,7月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1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70亿元。
“整体上看,7月信贷数据继续呈现‘企业强、居民弱’的特征。”王青表示,在逆周期调控力度加大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会保持较高韧性,企业融资需求较强,而7月楼市进一步走弱,拖累居民中长期贷款。
“另外,个人贷款对利率敏感度更强,居民更易于因利率下行预期而暂缓贷款计划。这也意味着,后期提振经济复苏动能,需要重点向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以及促居民消费等方向发力。”王青补充道。
温彬则认为,为稳定居民端需求,近期出台了一系列促家居、汽车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旨在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且近日央行明确提出“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有助于推动居民端信贷水平的稳定。
华金证券分析师秦泰在研报中表示,7月信贷大幅少增,居民信贷超预期收缩或与规范房贷置换有关,显示房地产市场去杠杆过程可能尚在中段。
M2与M1增速“剪刀差”扩至年内最高
7月末M2增速延续回落。
数据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3个百分点。
“7月M2同比继续增速放缓主要在于7月是缴税大月,对居民和企业存款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国内消费和投资仍处于恢复阶段,经济活跃度不够强劲影响银行货币派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如是说。
温彬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对记者表示,在去年基数快速走高、新增信贷明显回落以及税收大月政府存款多增等因素影响下,7月M2增速较前值继续回落。
M1方面,7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7.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较上月末下滑0.8个百分点,处于明显偏低水平。
周茂华表示,M1同比放缓在于目前国内需求处于复苏阶段,企业经营和交易活跃度不够强;同时,与目前国内楼市销售偏低迷有关。
不过周茂华亦言,7月M2同比仍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目前国内货币供应保持合理适度,继续为经济提供有力支持。
在王青看来,7月M2增速仍处于较高水平,和M1增速的“剪刀差”扩大至8.4个百分点,为年内新高。这意味着宽货币向稳增长的传导不畅。当前亟需通过有效刺激内需、提振实体经济活跃度,特别是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等方式,提振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此外,主要受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拖累,7月社融同比大幅少增,同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波动。
数据显示,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
“结构上,表内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亿元,同比少增3892亿元,成为新增社融的主要拖累。”温彬坦言。
下半年降息降准都有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时提出,下半年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改善和稳定市场预期,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周茂华看来,预计央行后续稳健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望适度加大。
“通过降准、结构工具,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长期限、稳定、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稳定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围观主体活力,改善就业,促进内循环。”周茂华表示。
王青也认为,在下半年物价水平有望持续处于温和水平的前景下,下半年降息降准都有一定空间。
“着眼于为经济复苏创新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预计三季度监管层将通过适时降准、持续加量续作MLF等方式,及时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四季度降息有可能提上政策议程,主要目标是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特别是引导居民房贷利率持续下行,扭转楼市预期,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这对下半年稳增长和防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王青表示。
秦泰则在研报中分析称,当前我们处在国际竞争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仍需时间的压力叠加阶段,预计年内经济政策仍将持续强调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稳就业改善收入,在地产去杠杆底部企稳之前,先进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持续需要企业中长贷更大力度、更具确定性的保障,年底之前以较大的力度实施降准,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足额向银行体系投放中长期流动性,保障上述两大融资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是当前既具备政策空间,也有很强可操作性的最优选择。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低头浅笑86
关注
主题数852
“你有权自救或避险”,只是重申了常识的鄂尔多斯防疫通告何以刷屏?
阅读 5750
国内成品油价迎新年第一跌,加满一箱油少花8元
阅读 4489
黄柳霜硬币即将上市流通,成首位登上美国货币的亚裔
阅读 4473
发布新话题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