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全国生态日丨一泓水:守好密云水库的“生态答卷”

bingchuan0 2023-8-15 20:18:37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一泓水:守好密云水库的“生态答卷”
  新华社记者夏子麟
  “最高温度34摄氏度,紫外线持续偏强。”一大早,王树军看了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就带上望远镜、三脚架、照相机,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北京密云水库沿岸,开始他监测鸟类的一天。
  “水面上有几只凤头鸊鷉,树梢上的是苍鹭,再往远处的那一片是红嘴鸥……”从2020年王树军成为密云区不老屯镇林业站的一名鸟类监测员开始,飞翔在这里的鸟类,让他爱上这份工作。


  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林业站鸟类监测员王树军正在密云水库边观测鸟类。(北京市密云区供图)
  日复一日地观察鸟、记录鸟的栖息活动,王树军已经对不老屯地区的鸟类种类、活动线路和迁徙时间等如数家珍。王树军说:“密云水库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鸟越来越多,也吸引了很多鸟友前来拍照、观测。”
  近年来,密云水库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水生态状况保持良好水平。截至目前,库区周边已知鸟类220多种(含过境候鸟),而密云全区记录到的野生鸟类更是达到了406种。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水库水面上飞翔的鸟类。(北京市密云区供图)
  一泓水引得万鸟来,鸟类是生态的“风向标”,更是密云区绿水青山的“代言人”。北京市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介绍,为守护好密云水库这个“无价之宝”,密云区始终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近年来,密云区完善了上游保水、护林保水、库区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科技保水、全民保水的“5+2”保水体系,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
  经过不懈努力,密云水库实现了水量和水质“双提升”。2021年10月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5.79亿立方米,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持续保持高水位运行;水库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水库盛夏风景。(北京市密云区供图)
  一泓水涵养一座城,碧波浩渺、水清岸绿,是密云靓丽的“颜值”,也是密云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密云区区长马新明介绍,近年来,密云不断深挖生态“富矿”,持续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在“两山”理论转化实践中,书写生态富民的生动答卷。
  密云水库下游溪翁庄镇金叵罗村,王婧等四个海归女孩对它一见钟情。“到这第一件事就做了水样和土样检测,心心念念要创办的生态农场终于有了落脚之处。”王婧说。
  近年来,凭借生态资源优势,金叵罗村已吸引40余名创客青年在村里扎根,成为返乡“新农人”。创客们的现代思维转变了村里的传统观念,金叵罗陆续涌现出移动咖啡吧、手工甜品店、窑烤面包房、星空露营地、共享小蓝车等数十种新业态、新场景,让慕名而来的游客直呼“很野又很潮”。
  村民也在这场农旅融合中寻得了“致富经”。金叵罗村村民贾珍红说:“现在每天能卖400斤柴鸡蛋,一年有10多万元收入,相比以前实现了翻番。”村民与村里民宿、农场合作,形成了稳定的订单式销售。


  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举办的“丰收节”,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游玩。(北京市密云区供图)
  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得益于密云好山好水的生态底色。守护好密云水库,打好“生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密云提出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
  2023年,密云加速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形成区域规模发展效应。“把地球装进实验室”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并开放运行,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环境治理等国家需求;聚焦特色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和发展带建设,在今年4月召开的密云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共签约18个战略投资项目,总金额超过百亿元。


  2023年,密云区提出构建东西南北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北京市密云区供图)
  “优美的生态是密云最鲜明的底色,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密云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兰天介绍,密云在生态领域不断蓄能升级,开展一微克精细化治理示范项目,实施全市最严的水环境跨界断面考核,并通过发布全市首个环境保护禁止令,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深入开展“美丽岸线”“天鹅湖湿地”等生态工程,形成了天蓝、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
  从数据看,密云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生态服务价值、森林蓄积量、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湿地面积等数据位居北京市之首,并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等国字号生态金名片,生态服务价值达到近千亿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