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行业趋势」
›
「LED行业信息」
›
2022年A股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榜:整体成长性突出,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2022年A股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榜:整体成长性突出,半导体行业成最大赢 ...
[ 复制链接 ]
Qian723
2022-11-11 23:22:33
原标题:2022年A股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榜:整体成长性突出,半导体行业成最大赢家
出品 | 时代商学院
作者 | 黄祐芊 孙沐霖 孙一鸣
编辑 | 孙一鸣 陈鑫鑫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关注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健前行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正通过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深化改革,全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市场,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器。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微观基础和活力源泉。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把握当下,有效配置资源、优化调整结构,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变革、塑造未来前景,实现高质量发展。
截至9月30日,A股合计有4943家上市公司,哪些企业具备高质量发展特质?对此,时代商学院分别从盈利质量、营运质量、资产负债质量、现金流质量、资本运营质量、创新性、成长性等方面对上述企业的发展质量、创新能力以及增长潜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并给予排名。
摘要
产品附加值高,医疗器械企业ROE表现突出。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值为28.86%,扣非后销售净利率中位数为6.16%,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11%。其中,医疗器械企业凭借产品附加值高,且不属于重资产投资,ROE较高,盈利能力表现突出。
A股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值24.81%,半导体、医疗器械企业成长性突出。
2021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值为24.81%,中位数为16.37%。半导体、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较高,多家在50%以上
食品饮料行业回款能力强,龙头处于强势地位。
2021年,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数为22.67次,中位数为5.28次;存货周转率均值为4.8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3家白酒企业和1家饮料乳品企业。可见,食品饮料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较高,尤其是白酒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市场地位较为强势,较少出现经销商拖欠账款的现象。
直接融资降杠杆效果显著,医药生物企业资产负债率偏低。
2021年,A股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42.37%,速动比率平均值为1.68。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下,医药生物行业融资环境较好,不少医药生物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手段获取资金,负债较少,资产负债率较低,速动比率较高。
A股平均净现比127%,九企净现比超70。
2021年,A股上市公司净现比平均值为127%。净现比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分别是方正电机(002196.SZ)、首旅酒店(600258.SH)、沪光股份(605333.SH)、好莱客(603898.SH)、三生国健(688336.SH)、江淮汽车(600418.SH)、华塑控股(000509.SZ)、ST时万(600241.SH)、辽宁能源(600758.SH)、北辰实业(601588.SH),上述企业并无明显的行业分布特征。
六企发明专利数量过万。
2021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发明专利数量均值为183个,中位数为53个。其中,发明专利数量超过1万个的企业合计有6家。剔除研发费用率畸高的企业以及未记录研发费用企业后,2021年,A股所有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均值为5.48%,中位数为3.99%。
2022年A股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榜单百强企业营收均值达20.25亿元。
2021年,高质量创新成长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2024.69亿元,平均值为20.25亿元;净利润合计704.35亿元,平均值为7.04亿元。百强企业中,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57家,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30%的上市公司有81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30%的上市公司有94家,具备科技属性的上市公司成长性尤佳。
半导体行业成最大赢家。
分行业来看,百强企业中,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化学制药行业的上市公司成主力军,上市公司数量分别有40家、27家、6家、4家,半导体行业成最大赢家。从区域看,百强企业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的上市公司分别有17家、18家、25家、16家、10家,经济强省的产业领头羊效应凸显。
目录
一、财务质量分析:医疗械企盈利能力及成长性突出,食品饮料企业回款强
1.盈利质量:产品附加值高,医疗器械企业ROE表现突出
2.成长性:A股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值24.81%,半导体、医疗器械企业成长性突出
3.营运质量:食品饮料行业回款能力强,龙头处于强势地位
4.资产负债质量:直接融资降杠杆效果显著,医药生物企业资产负债率偏低
5.现金流质量:A股平均净现比127%
二、资本运营及创新质量分析:半导体资本扩张活跃,6企发明专利数量过万
1.资本运营质量:半导体资本扩张活跃
2.创新性:6企发明专利数量过万,中兴通讯、格力电器领跑
三、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总榜:创新驱动成效明显,半导体行业成最大赢家
图表目录
图表1:高质量发展创新成长榜单具体分析指标
图表2:2021年销售毛利率TOP 10上市公司
图表3:2021年销售净利率TOP 10上市公司
图表4:2021年净资产收益率TOP 10上市公司
图表5: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TOP10榜单(截至2021年)
图表6: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TOP10榜单(截至2021年)
图表7:2021年应收账款周转率TOP 10上市公司
图表8:2021年存货周转率TOP10上市公司
图表9:2021年资产负债率最低10家上市公司
图表10:2021年资产负债率最高10家上市公司
图表11:2021年速动比率TOP 10上市公司
图表12:2021年净现比TOP 10上市公司
图表13:2019—2021年增发、配股、可转债合计金额/总资产TOP 10上市公司
图表14:A股上市公司专利数量情况
图表15:A股上市公司发明专利数量TOP10榜单
图表16:2021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TOP10榜单
图表17:A股上市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TOP10榜单
图表18: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百强企业榜
一、财务质量分析:医疗械企盈利能力及成长性突出,食品饮料企业回款强
1.盈利质量:产品附加值高,医疗器械企业ROE表现突出
价值型投资是资本市场一种主流的投资理念,盈利质量是反映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盈利质量要求真实反映公司某一阶段的获利能力,是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对此,本报告选取了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ROE)这3个指标对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质量进行分析。
销售毛利率是判断公司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通常反映了企业产品的初始获利能力。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值为28.86%,具体来看,首药控股(688197.SH)、艾力斯(688578.SH)、中望软件(688083.SH)分别以99.93%、98.94%、97.87%的销售毛利率位列前三。
销售毛利率排名第四到第十的企业分别为泽璟制药(688266.SH)、福昕软件(688095.SH)、九鼎投资(600053.SH)、百奥泰(688177.SH)、我武生物(300357.SZ)、万兴科技(300624.SZ)、ST泛微(603039.SH),上述企业销售毛利率均在95%以上。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销售毛利率排名前十企业主要来自软件开发行业(4家)、化学制药行业(3家)、生物制品行业(2家)、多元金融(1家)。这些行业多数属于产品制造成本较低的行业,但业内企业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普遍较高,企业销售毛利率的高低与行业属性及业务模式密切相关。
而销售净利率通常体现公司销售收入的盈利水平,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相结合有助于更全面地分析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为降低非经常性损益对销售净利率的影响,本报告选取了扣非后销售净利率指标(已剔除超过100%的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A股上市公司扣非后销售净利率中位数为6.16%。具体来看,长江通信(600345.SH)以84%的销售净利率居首;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企业分别是吉林敖东(000623.SZ)和四川双马(000935.SZ),销售净利率分别80.39%和79.68%;排在第四到第十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九百(600838.SH)、财富趋势(688318.SH)、盐田港(000088.SZ)、东方财富(300059.SZ)、未名医药(002581.SZ)、爱美客(300896.SZ)、义翘神州(301047.SZ)。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股东投资的回报水平,该指标受企业业务属性不同的影响相对较小,是评价企业盈利质量的一个核心指标。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A股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为8.11%。
具体来看,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ST澄星(600078.SH)、宏达股份(600331.SH)、亚星化学(600319.SH),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451.05%、151.77%、142.62%,这三家企业均为基础化工行业企业,此外,以115.92%的净资产收益率排在第六位的湖北宜化(000422.SZ)亦属于基础化工行业。近年来环保行业、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下游需求旺盛带动基础化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是基础化工板块盈利水平快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净资产收益率排在第四到第十位的企业分别是热景生物(688068.SH)、华宝新能(000422.SZ)、湖北宜化、东方生物(688298.SH)、中远海控(601919.SH)、重庆啤酒(600132.SH)、福石控股(300071.SZ),上述企业中有2家均来自医疗器械行业,产品附加值较高,又不属于重资产投资,因此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值得一提的是,热景生物和东方生物的细分行业均为体外诊断,均以体外诊断试剂为核心产品。
2.成长性:A股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值24.81%,半导体、医疗器械企业成长性突出
企业成长性是企业附加值增长能力的体现,其中包括长期经营能力、盈利能力、资产增值能力等方面,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本报告采用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和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来衡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
据统计,2021年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均值为15.29%,中位数为11.82%(已剔除同花顺无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数据的企业)。
其中,康希诺(688185.SH)、君实生物(688180.SH)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超1000%,分别达1052.07%、1011.94%。
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超100%的企业合计有70家,诺诚健华、泽璟制药(688266.SH)、华嵘控股(600421.SH)、艾力斯(688578.SH)、荣昌生物(688331.SH)分别以764.04%、425.58%、406.58%、385.93%、375.4%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跻身前十。
此外,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在50%—100%之间的企业合计有204家;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在20%—50%之间的企业合计有1206家;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在10%—20%之间的企业合计有1253家;营业收入复合增速在0%—10%之间的企业合计有1163家。
值得注意的是,1037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负,其中飞马国际(002210.SZ)、*ST金洲(000587.SZ)、保力新(300116.SZ)、仁智股份(002629.SZ)、汇通能源(600605.SH)分别以-81.36%、-78.84%、-65.54%、-63.29%、-62.04%的复合增速排名靠后。
净利润复合增速方面,2021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均值为24.81%,中位数为16.37%。
其中,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100%合计有230家企业。亚钾国际(000893.SZ)、江苏索普(600746.SH)、诺唯赞(688105.SH)、圣湘生物(688289.SH)、九安医疗(002432.SZ)分别以931.75%、796.89%、775.19%、767.57%、592.18%的复合增速排名前五。
净利润复合增速在50%—100%之间的企业合计有493家,净利润复合增速在20%—50%之间的企业合计1215家,净利润复合增速在10%—20%之间的企业合计653家,净利润复合增速在0—10%之间的企业合计643家,其余1094家企业的净利润复合增速均为负数。
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在100%以上的230家企业中,半导体行业合计有37家,占比为16.09%;其次是医疗器械行业,合计有21家企业,占比为9.13%。
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在50%—100%之间的493家企业中,半导体行业、电池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化学制品行业、通用设备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分别有32家、24家、17家、17家、15家,合计占比17.85%。
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在20%—50%之间的1215家中,通用设备行业、专用设备行业、化学制品行业、电网设备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的企业数量居多,分别有66家、46家、42家、40家、39家,合计占比19.18%。
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在10%—20%之间的653家企业中,专用设备行业、化学制品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通用设备行业、化学制药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分别有32家、32家、29家、28家、21家,合计占比21.75%。
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在0—10%之间的643家企业中,通用设备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电网设备行业、软件开发行业、化学制药行业、环境治理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分别有35家、32家、18家、18家、17家、17家,合计占比21.31%。
需要指出的是,在1094家净利润复合增速为负数的企业中,汽车零部件行业、房地产开发行业、IT服务行业分别以76家、47家、41家的企业数量位居前三,占比合计15%。
综合而言,半导体、医疗器械等行业的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较高,多家在50%以上;通用设备、化学制品、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主要集中在20%—50%之间;汽车零部件、房地产开发等行业的企业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表现欠佳,近半数企业净利润增速有倒退趋势。
3.营运质量:食品饮料行业回款能力强,龙头处于强势地位
营运质量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和运营效率的高低,提高营运管理水平、强化资产流动性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内涵之一。本报告选取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作为衡量企业营运质量的指标。
存货周转率可以体现企业的存货流动速度以及存货对资金的占用是否合理,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而应收账款周转率表示企业应收款项从回收到变现所需的平均次数,应收款项的回收速度快,企业可以减少坏账发生的比率,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企业相对于客户处于强势地位。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A股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数为22.67次,中位数为5.28次。应收账款周转率最高的是行动教育(605098.SH),几乎不存在应收账款,其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达57514.45次。此外,凯文教育(002659.SZ)应收账款周转率也进入前十榜单中。教育行业大多实行先付费后听课的销售模式,应收账款管理能力较好。
排名第二的是天房发展(600322.SH),主营房地产开发,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8076.58次,其应收账款约为10万元,保持极低的应收账款,这或与其施工进度管理和销售策略密切相关。
应收账款周转率排在第三到第十位的企业分别是三钢闽光(002110.SZ)、山西汾酒(600809.SH)、泸州老窖(000568.SZ)、福建水泥(600802.SH)、承德露露(000848.SZ)、洋河股份(002304.SZ)、凯文教育(002659.SZ)、博汇股份(300839.SZ)。
值得注意的是,应收账款周转率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有3家白酒企业和1家饮料乳品企业。可见,食品饮料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普遍较高,尤其是白酒行业集中度高,龙头企业市场地位较为强势,较少出现经销商拖欠账款的现象。此外,由于白酒生产需要发酵和窖藏,生产周期长,白酒企业存货周转率普遍较低。
在存货周转率指标上,2021年,A股上市公司存货周转率均值为4.8次,进入存货周转率前十榜单的企业分别是东莞控股(000828.SZ)、*ST顺利(000606.SZ)、迅游科技(300467.SZ)、蓝色光标(300058.SZ)、国新健康(000503.SZ)、新媒股份(300770.SZ)、仁东控股(002647.SZ)、科新发展(600234.SH)、设计总院(603357.SH)。
存货周转率排名前十的企业均属于轻资产运营企业,存货金额较低,主要向客户提供服务或互联网产品。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有3家企业来自传媒行业,2家来自计算机行业。
4.资产负债质量:直接融资降杠杆效果显著,医药生物企业资产负债率偏低
企业的资产负债质量关系到其资产安全状况,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报告选取了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来衡量企业资产安全性。
资产负债率反映了资产对债务的偿还保障程度和债务对资产的资金支撑程度。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A股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42.37%。具体来看,资产负债率最低的十家企业分别为青海春天(600381.SH)、永悦科技(603879.SH)、义翘神州(301047.SZ)、上海谊众(688091.SH)、亚虹医药(688176.SH)、芯导科技(688230.SH)、百普赛斯(301080.SZ)、威帝股份(603023.SH)、方直科技(300235.SZ)、观典防务(688287.SH),上述企业几乎没有偿债风险。
在上述10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均属于医药生物行业,包括2家生物制品企业和2家化学制药企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下,医药生物行业融资环境较好,不少医药生物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手段获取资金,负债较少,资产负债率较低。而上海谊众和亚虹医药属于未盈利企业,负债水平也较低。
诚然,资产负债率指标并非越低越好,适度负债可以提升股东回报水平,但资产负债率过高则意味着企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2021年,资产负债率最高的10家企业分别为*ST西源(600139.SH)、*ST新文(300336.SZ)、*ST银河(000806.SZ)、*ST顺利(000606.SZ)、*ST凯乐(600260.SH)、*ST雪莱(002076.SZ)、*ST中安(600654.SH)、*ST尤夫(002427.SZ)、*ST沈机(000410.SZ)、*ST文化(300089.SZ),均为连续三年严重亏损或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存在退市风险,上述企业并无明显的行业分布特征。
速动比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的部分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2021年,A股上市公司速动比率平均值为1.68,具体来看,永悦科技和义翘神州的速动比率显著较高,分别以73.62和67.81位列第一和第二,与第三名拉开较大差距。
速动比率排在第三到第四的企业分别为上海谊众、亚虹医药、百普赛斯、芯导科技、海希通讯(831305.BJ)、宝兰德(688058.SH)、线上线下(300959.SZ)、成大生物(688739.SH)。
值得注意的是,速动比率前十榜单中,有5家企业来自医药生物行业,与资产负债率最低10家上市公司榜单重合度较高。
5.现金流质量:A股平均净现比127%
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可以反映公司利润的质量,判断财务状况健康与否,以及企业存续能力的关键指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即净现比,指的是企业实现一元净利润实际流入多少现金,净现比指标越高,表示企业现金流质量越好。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A股上市公司净现比平均值为1.27。剔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的上市公司后,净现比最高的上市公司为方正电机(002196.SZ),主要从事新能源驱动电机等业务,其净现比高达526.52,远超其他上市公司,比值较高与其净利润规模较低有较大关系。
净现比排在第二到第十位的上市公司分别是首旅酒店(600258.SH)、沪光股份(605333.SH)、好莱客(603898.SH)、三生国健(688336.SH)、江淮汽车(600418.SH)、华塑控股(000509.SZ)、ST时万(600241.SH)、辽宁能源(600758.SH)、北辰实业(601588.SH),上述企业并无明显的行业分布特征。
二、资本运营及创新质量分析:半导体资本扩张活跃,6企发明专利数量过万
1.资本运营质量:半导体资本扩张活跃
资本运营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都视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调整和优化配置手段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增值。
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本报告主要侧重以资本扩张为主的资本运营。本报告选取了企业在增发、配股、可转债方面的融资能力作为评价坐标,以近三个完整报告年的增发、配股、可转债合计金额与总资产(截至2021年末)的比值作为衡量企业资本运营质量的依据。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9年至2021年,A股共有127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增发、配股、可转债发行,近三年增发、配股、可转债合计金额平均值为19亿元。其中,近三年增发、配股、可转债合计金额/总资产比值最大的10家企业分别为恒通股份(603223.SH)、中简科技(300777.SZ)、金博股份(688598.SH)、和林微纳(688661.SH)、万里马(300591.SZ)、新洁能(605111.SH)、安井食品(603345.SH)、江丰电子(300666.SZ)、万东医疗(600055.SH)、中科星图(688568.SH)。
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增发、配股、可转债合计金额/总资产TOP 10上市公司榜单中,前四家企业近三年增发、配股、可转债合计金额超过其2021年总资产,有3家半导体企业上榜,均为半导体行业细分领域竞争实力较强的企业。近年来,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资本投资热情高涨,半导体产业也成为近三年投融资活跃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2.创新性:6企发明专利数量过万,中兴通讯、格力电器领跑
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泉。企业创新可从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方面着手,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情况、研发投入、研发团队情况等具体指标是考察企业的技术创新性重要指标。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9月30日,A股4943家上市公司中,有585家无发明专利记录。剔除上述企业后,2021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发明专利数量均值为183个,中位数为53个。
其中,发明专利数量超过1万个的企业合计有6家,占比为0.14%;发明专利数量在5001—10000个之间的企业合计有7家,占比为0.16%;发明专利数量在1001—5000个之间的企业有88家,占比为2.02%;发明专利数量在501—1000个之间的企业合计有126家,占比为2.89%;发明专利数量在101—500个之间的企业合计有1182家,占比为27.12%;发明专利数量在51—100个的企业合计有841家,占比为19.3%;发明专利数量在11—50个的企业合计有1279家,占比为29.35%;发明专利数量在1—10个的企业合计有672家,占比为15.42%;剩余的157家企业无发明专利,占比为3.6%。
具体至企业,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中兴通讯(000063.SZ)、格力电器(000651.SZ)、中国石化(600028.SH)、京东方A(000725.SZ)、中国石油(601857.SH),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5.15万个、3.45万个、2.2万个、1.41万个、1.2万个。
此外,海尔智家(600690.SH)以1.08万个发明专利数量排名第六,也是最后一家发明专利数量达上万个的A股上市公司。
如图13所示,发明专利排名前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白色家电行业、汽车及摩托车行业、炼化及贸易行业,分别各有3家、3家、2家,其次是光学光电子行业、通信设备行业,分别各有1家。
研发费用率方面,由于部分企业目前暂未实现营业收入,或营业收入规模远低于当期投入的研发费用,导致研发费用率畸高(研发费用率超100%)。剔除上述情况的企业以及同花顺iFinD未记录研发费用情况的企业后,2021年,A股所有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均值为5.48%,中位数为3.99%。
其中,2021年研发费用率在50%以上的企业合计13家,占比为0.29%;研发费用率在20%—50%之间的企业合计133家,占比为2.94%;研发费用率在10%—20%之间的企业合计432家,占比为9.55%;5%—10%之间的企业有1027家,占比为22.7%;其余2920家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在5%以下,占比为64.53%。
具体至企业,2021年,研发费用率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有奥比中光(688322.SH)、赛诺医疗(688108.SH)、诺思兰德(430047.BJ)、天智航(688277.SH)、诺诚健华(688428.SH),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1.73%、76.63%、75.98%、70.37%、70.25%。
按行业划分,研发费用率排名前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制品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化学制药行业、化学制品行业、光学光电子行业、IT服务行业、软件开发行业。
据统计,2021年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均值为17.61%,中位数为13.71%(已剔除同花顺无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数据的企业)。
其中,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比重(下称“研发人员比重”)超50%的企业有209家,研发人员比重在20%—50%的企业有1062家,研发人员比重在10%—20%的企业有1923家,研发人员比重在1%—10%的企业有1169家,此外还有133家企业的研发人员比重低于1%。
具体至企业,2021年,研发人员比重排名前十的A股上市公司分别为诚迈科技(300598.SZ)、汇顶科技(603160.SH)、益放生物(688382.SH)、中科创达(300496.SZ)、海光信息(688041.SH)、康龙化成(300759.SZ)、翱捷科技(688220.SH)、霍普股份(301024.SZ)、博通集成(603068.SH)、芯原股份(688521.SH),研发人员比重分别为93.04%、91.5%、90.32%、90.26%、90.2%、90.16%、89.35%、88.49%、87.58%、87.34%。
上述10家企业中,有五成来自半导体行业,合计有5家;其次,化学制药行业、医疗服务行业、软件开发行业、IT服务行业、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企业各有1家。
三、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总榜:创新驱动成效明显,半导体行业成最大赢家
上市公司是引领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国内公司治理最优秀的群体,是推动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
时代商学院基于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营运质量、资产负债质量、现金流质量、资本运营质量、创新能力、增长潜力七大维度,分别赋予15%、10%、15%、10%、10%、20%、20%权重对A股4943家上市公司进行建模量化分析,编制“高质量创新成长上市公司”榜单,具体直观地呈现A股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和潜力。
榜单显示,2021年,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2024.69亿元,平均值为20.25亿元;净利润合计704.35亿元,平均值为7.04亿元。百强企业中,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57家,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30%的上市公司有81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30%的上市公司有94家,具备科技属性的上市公司成长性尤佳。
民营企业是推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在鼓励创新、促进就业以及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民营上市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有助于盘活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榜单显示,在百强企业中,民营上市企业合计76家,占据主要地位。其中,2021年净利润超1亿元的民营上市公司有67家,占比达88.16%,反映出其具有较好的经营效益。
从市值来看,百强企业的总市值达1.79万亿元,平均值为179.36亿元,中位数为102.85亿元。百强企业中,截至9月30日,市值超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家;市值在500亿—10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8家;市值在100亿—5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43家。可以看出,过半百强企业市值超100亿元。
从区域看,百强企业中,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的上市公司分别有17家、18家、25家、16家、10家,经济强省的产业领头羊效应凸显。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支持实体经济加速推进,战略新兴产业优质上市公司持续涌现,高端装备制造业涌现出一批影响力大、创新力强的上市公司,引领产业优化升级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
榜单显示,百强企业中,半导体、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化学制药行业的上市公司成主力军,上市公司数量分别有40家、27家、6家、4家。
从研发质量看,在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的背景下,上市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创新活力持续走强。据数据统计,2021年末,百强企业合计拥有1.42万项发明专利,平均每家企业拥有142项发明专利。
百强企业中,2021年,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60%的上市公司有28家,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过30%的上市公司有56家。此外,2021年,研发费用率超8%的上市公司有72家,研发费用率超20%的上市公司有18家。
前十强企业中,半导体行业企业占据6席,分别为兆易创新、晶方科技、圣邦股份、艾为电子、思瑞浦、北京君正。
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内在动力,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中国智造”的榜样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文13250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车规AEC-Q102」
Qian723
关注
主题数59
半导体国产化,中国何为?
阅读 3468
3470家芯片制造企业“倒闭”
阅读 3297
细分行业龙头受青睐 QFII、社保基金齐加仓
阅读 2544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