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激光雷达的厮杀18年:西方“诸神黄昏”,东方“新王隐现” ...

世雨8 2022-11-18 15:25:07
            
             作者 |Bruce
             编辑 |于婷
             鼻祖、发明家、神童、梦想家、特种兵和中国双星,激光雷达“诸神混战”,行业疯狂洗牌。
             风云激荡中,每个人都在亲身见证历史。
             2004年,美国发起DARPA挑战赛,无人车上路,汽车上首次出现激光雷达。
             2010年之后,无人车赛道升温,谷歌、百度、Uber、滴滴先后入局,多家激光雷达公司进场掘金,上演了一场机械式、半固态激光雷达的"神仙斗法"。
             如今,海外鼻祖Ibeo破产,Velodyne与Ouster抱团取暖。中国玩家先是赢下长距激光雷达的定点大战,很快又将战火引至近距补盲。
             冰火两重天,激光雷达的主场转移到了中国这边。
             旧日格局摇摇欲坠,漫天烽火中,新王隐现。
             专利战、降价,无人车上几重斗法
             第一批抢先完成车载激光雷达商业化的公司,孕育于那几届无人车大赛中。
             早在2005年,第二届美国DARPA挑战赛上,斯坦福车队率先祭出四颗Sick单线激光雷达,令人惊艳地首次完成比赛。
             这个名为Sick的玩家,正是激光雷达鼻祖ibeo的前母公司。
             受此启蒙,一家做音响起家的公司决定转型,它就是日后被称为机械式激光雷达发明家的Velodyne。
             Velodyne的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很快出现在DARPA挑战赛上。
             直到2010年,谷歌首次测试无人车时,Velodyne开始绑定大公司,狂飙突进。
                          
             同年,那位在2005年惊鸿一瞥的鼻祖Ibeo,拿下奥迪A8的订单,抱着打造全球首款车载量产激光雷达的决心,与法雷奥一同面向乘用车市场,走向了另一条路。
             短短3年后,百度无人驾驶车项目起步,Velodyne再次成为“the chosen one”,一时风头无两。
             但挑战者即将登场。
             2014年,“梦想家”Quanergy,针对Velodyne的机械式激光雷达成本高、体积大、量产难等弱点,提出概念超前、方案更优的OPA技术路线,成为市面上最受资本追捧的明星,估值一度高达15亿美金。
             Velodyne也毫不客气,被叫板后,举起“专利”大旗回应。
             2015年,Velodyne以侵犯自己的US 7,969,558专利为由,将Quanergy上诉至美国法院。
             四年漫长拉锯。最终,美国专利审判与上诉委员会(PTAB)宣布,Velodyne胜诉。双方这才达成庭外和解。
             而就在双方开打专利战的同年,Quanergy高管出走,创立了Ouster,号称是“第一家将高性能 SPAD 和 VCSEL 方法商业化的公司”。
             但其实,Ouster早期的产品,同样绕不开机械式激光雷达的玩法。Velodyne后来腾出手,也对其发起了专利诉讼。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因为Veoldyne真正的对手,是来自中国的东方“双星”。
             速腾聚创(下称速腾),在2016年发布了16线半固态激光雷达,测量距离超过150米,测量精度小于 2cm,出点数为 320000 点/每秒,水平测角 360°,垂直测角 30°,售价 4.68 万元。
             这个产品直指Velodyne的16线激光雷达,VLP-16。
             VLP-16的测量距离为 100 米左右,测量精度小于 3cm,出点数为 300000 点/每秒,水平测角 360°,垂直测角 30°,售价 7999 美元,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约5.23万元。
             速腾的性能好于对方,价格却更便宜。
             禾赛科技(下称禾赛),在2017年推出40线激光雷达Pandar40,探测距离150m,售价3万美元。
             Pandar40剑指Velodyne的32线激光雷达VLP-32,后者的探测距离为100m,售价4万美元。
             ——仍然是同样的策略: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
             产品之外,两家中国公司还在服务方面下了“血本”,恰好一拳击中Velodyne的软肋。
             坊间传闻,速腾当时不计亏损,实行7天包退换,不满意就换新,7×24小时服务。禾赛同样提供7×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
             这明显打在了Velodyne的“七寸”,它的反击也很快到来。
             2018年,Velodyne主动发起价格战,宣布旗下16线激光雷达面向全球客户,将价格价格压到3999美元,降了50%。
             次年,在胜诉Quanergy后不久,Velodyne又以同样理由,在美指控禾赛和速腾专利侵权。而后,被诉的禾赛与速腾又在中国及欧洲相关地区,反向对Velodyne发起专利侵权指控。
             刺刀见红。
             最终,禾赛与Velodyne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并向Velodyne支付了约1.6亿元诉讼相关的专利许可补偿。而速腾,也与Velodyne签订了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只不过,尚不清楚速腾是否支付给了对方专利许可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明家”Velodyne忙着与“梦想家”Quanergy以及“中国双星”速腾、禾赛“神仙斗法”时,Ibeo踏入的那条路上,出现了更多玩家。
             成立于2012年的Luminar,其创始人当时年仅25岁,人送“神童”名号。与通过机械式激光雷达主打无人车市场不同,“神童”Luminar走的是半固态路线,主打乘用车市场,并很快获得丰田、现代等车企投资。
                          
             半固态MEMS这条路上,后来还出现了创始人有特种兵背景的Innoviz,凭借一个Demo成为宝马的御用激光雷达供应商,之后抢下大众的大额订单。
             埋头进入乘用车市场的Ibeo,通过Flash技术切入主打中长距激光雷达赛道。Ibeo与法雷奥一同为奥迪A8打造的激光雷达SCALA,在2017年问世。
             但很可惜的是,或许是出于安全考量,奥迪A8当时的L3自动驾驶方案并未量产。
             这些玩家在无人车上的进展不多,但都有着自己的战场。
             时间来到2020年,海外激光雷达公司迎来高光时刻。
             先是Velodyne通过SPAC方式借壳上市,摘下“激光雷达第一股”称号,紧接着Luminar、Innoviz、Ouster等相继上市。
             这些上市公司,后来市值普遍都超过了10亿美金,其中Luminar市值一度高达120亿美金。
             觥筹交错,香槟满杯。这些海外公司频频举杯之时,似乎都没想过,也许鼻祖会衰退,神童会迟钝,发明家会失去灵感,梦想家要面对现实。
             看似沉默的中国双星,最后抢尽风头。
             就在Velodyne与禾赛、速腾的专利纠纷结束后不久,速腾在2018年获得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上汽集团与北汽集团的战略投资,在低速车和机器人市场,抢下智慧物流平台菜鸟网络、高仙机器人、酷哇机器人、行深智能等国内绝大部分机器人客户。
             后来,速腾推出的高线数激光雷达,又陆续与小马智行、Auto X、图森未来等公司达成合作。
             禾赛则在2018年、2020年先后获得百度、博世投资。近年,百度的RoboTaxi无人车,搭载的均是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
             直到2019年底,Velodyne决定裁撤中国办事处20余人,不再在中国直接销售激光雷达。
             就这样,中国双星联手将“发明家”Velodyne驱逐出了国门。
             “神仙斗法”告一段落。
             更大的战场,“诸神混战”
             无人车公司狂奔几年后,车企开始进军自动驾驶——同样绕不开激光雷达。
             面向车企,海外激光雷达公司如“神童”Luminar和“特种兵”Innoviz,很快顺利地拿下车企巨头订单,势头比Velodyne更加凶猛。
             举几个数据,就能感受到当时对方有多强劲。
             Luminar的测试合作伙伴一度多达50家,覆盖了丰田、戴姆勒、沃尔沃、奥迪、福特等车企。
             Innoviz则是与宝马合作,后来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获得对方高达40亿美元的订单。
             面对这些对手,中国双星开始发起又一次进攻。
             2020年底,速腾突然宣布重磅战果,将开始向北美车企(后证实是Lucid Motors)交付车载激光雷达。
             不止速腾,一些新的中国激光雷达玩家也开始在战局中冒头。
             2020年底到2021年初,小鹏P5、北汽极狐阿尔法S HI、蔚来ET7,开始疯狂争夺激光雷达全球量产第一车的称号。
             这三家的激光雷达供应商,一家是由大疆孵化的Livox览沃,一家是华为,最后一家则是图达通。其他玩家,比如,探维科技、一径科技等,也日渐活跃。
             后浪涌现,但舞台上的主角,还得是速腾与禾赛。
             2021年 1 月,速腾在美国 CES 上首次展出其研发了5年多的MEMS 半固态激光雷达M1的SOP版,并进行实时演示,也就是后来的M1。
                          
             同年8月,禾赛发布了自己的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
             这两款产品,前者采用二维MEMS芯片扫描方案,后者采用一维转镜扫描方案。速腾、禾赛、innoviz采用的均是905nm半导体激光器,而Luminar和图达通则采用的1550nm光纤激光器。
             行业中关于905nm和1550nm谁更好的讨论已经有许多。从结果看,905nm路线目前稍胜一筹。
             由于它的技术与供应链更成熟,可靠性更高,所以很快在定点车型、量产进度上甩开了对手。
             据Yole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法雷奥份额第一,达28%。速腾聚创、大疆、图达通、华为和禾赛科技份额,分别为10%、7%、3%、3%和3%,国内公司合计达26%。
             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公司的攻势愈发凶猛。
             根据国际顶级金融分析机构S&P Global(标准普尔)2022年调研分析数据显示,全球激光雷达企业在车载前装市场已获得的定点合作汽车企业数量:速腾18家,排名世界第一;华为 10家,排名世界第二;大陆8家,排名第三;禾赛7家,排名第四;大疆览沃2家,排名第十。
                          
             中国遥遥领先。
             不仅如此,显露颓势的海外玩家还接连曝出问题。
             2022年Q1“神童”Luminar亏损加剧,市值腰斩;11月7日,“发明家”Velodyne与Ouster宣布合并;11月8日,梦想家Quanergy也因连续30个交易日市值低于1500万美元,被要求启动退市程序。
             直到今天,Innoviz的激光雷达产品未见量产交付,Luminar的产品仍只见于上汽飞凡R7。
             “鼻祖”Ibeo呢?
             Ibeo奥迪A8量产受挫,2020年艰难拿下长城汽车旗下车型定点,却最终无法力挽狂澜。今年10月份,量产难、长期资金不足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Ibeo等来的不是量产,而是破产。
                          
             至此,海外激光雷达公司“诸神黄昏”,而中国激光雷达公司“新王隐现”。
             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决战!“双星”争辉
             视角转向中国激光雷达战场,首先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幅极其内卷的画面。
             今年11月,速腾与禾赛几乎同时发布了自家的纯固态近距补盲激光雷达产品,速腾E1和禾赛FT120。
             禾赛称FT120已经获得超百万台定点,速腾则毫不客气地晒出视场角、探测距离等核心指标,宣布E1更胜一筹。
             其实,要比较谁更胜一筹,有一个核心维度可供参考,那就是芯片
             因为,全固态激光雷达的核心壁垒之一是接收芯片。既要看能不能早布局,还要看能不能把核心芯片给做出来。
             一位资深激光雷达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我们,“现在的一些产品的接收芯片其实是SPAD(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工艺类似早年的CCD相机。发射、接收环节中最关键的技术,都不是一些小厂能掌握的。”
             在技术、产品之外,速腾与禾赛也在围绕测试验证车规级标准定点量产投资人阵容等环节大秀肌肉。
             一方面,速腾的中长距的M1激光雷达,一举拿下超过50款车型共计超过千万台的定点订单,包括比亚迪、上汽、吉利、一汽、北汽、长城、奇瑞、小鹏等十数个头部车企,覆盖轿车、SUV、轿跑、超跑和重卡等不同车型。
             禾赛也宣布,中长距激光雷达AT128已经获得了数百万定点,合作车企包括集度、高合、路特斯、理想、爱驰和长安,并且已经实现月交付破万台。
             海量的定点订单,几乎都来自中国车企,可见中国市场对激光雷达的接受度之高。这个每年汽车销量高达2600万台的市场,是孕育激光雷达企业最肥沃的土地。
             截至目前,速腾的产业投资人中,已经涵盖阿里菜鸟、比亚迪、北汽、德赛西威、广汽、吉利、上汽、小米、立讯和宇通等一众产业巨头。
             而禾赛的产业投资人中,也涵盖了百度、小米、博世和美团等。
             另一方面,速腾建立了目前行业中唯一获得CNAS认证的车载激光雷达实验室。可以对不同产品、不同车企,进行不同体系、多轮次的严苛测试。
             同时,两家还在争当标准制定的牵头机构,影响激光雷达的多项车规级标准的走向。禾赛牵头了《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速腾则牵头《MEMS型车载激光雷达》标准。
             工厂方面,速腾选择三种量产模式一起上,自建产线 + 与立讯成立合资企业立腾 + 全球第三代工企业捷普合作,打造了“三位一体”智能制造集群,一期投资超10亿元,厂房面积超5.5万平方米,先后搭建近20条自动化产线,投入超1000台机器人,年产量百万级,目前已进入大规模量产。
             禾赛则坚定地采取自建工厂的模式,斥资 2 亿美元在上海嘉定建立了一座占地6万平的「麦克斯韦」智造中心,年产能百万级,预计2023年建成。
             “新王”隐现
             中国企业的这种内卷,对海外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压迫感。
             强者恒强,可以从下面这张表中感受一二。
                          
             可以看到,“二八法则”已经开始产生作用,“雪球”早就轰然滚起,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全球政策支持力度最高的市场,中国,正在为自己的东方新星构建起宽阔而深邃的“护城河”。
             全球激光雷达行业将进入类似动力电池的行业格局,在中国市场胜出的企业,将在全球市场竞争坐稳头把交椅。
             谁会是激光雷达行业新的王,速腾还是禾赛?又或者是某个还未展露实力的黑马?总之,它必然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