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诞生,除了“生父”任溶溶,还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诞生,除了“生父”任溶溶,还离不开两位动画大神 ...
[ 复制链接 ]
易网随缘倚
2022-9-23 09:16:03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聂青
说起 " 没头脑 "" 不高兴 ",相信很多人脑海里都会自然闪现出两个生动的形象,两个小朋友,一个又矮又胖,喜欢穿背带裤;一个高高瘦瘦,脸形像一只拉长的鸡蛋。他们是经典动画《没头脑和不高兴》里的主角,影片自 1962 年上映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提起 " 没头脑 "" 不高兴 " 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对于其中的台词 " 不高兴!就是不高兴!"" 你这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得了!",许多观众至今记忆深刻。
《没头脑和不高兴》脱胎于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任溶溶的同名中篇小说,其 9 月 22 日百岁离世的消息,引发了网友的一片唏嘘与感慨," 那个给我们童年带来欢乐人的走了。" 无论原著,还是改编的动画短片,《没头脑和不高兴》都已留存在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里。
20 世纪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算是其中之一,在寓教于乐之余,两个形象的塑造更是超越了所处的时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组 CP,对应现在的网络热词是呆萌、傲娇,类似的 cp 组合在后期的动漫、影视剧中都可以看到。" 没头脑和不高兴 " 成为影视作品中的热门组合。无论是表现友情还是爱情,都很容易形成优势互补,在影视作品中形成反差萌,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
《没头脑和不高兴》能够成为经典动画,除了作家任溶溶在原作人物塑造、幽默叙事的打底,也得益于两位动画大神的推动。
《没头脑和不高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当年少儿动画的传奇人物张松林、姚培华等担纲创作。导演张松林为著名动画艺术家,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副主任,主要作品有《没头脑和不高兴》《小燕子》《蜜蜂与蚯蚓》等,已于 2012 年离世。
据其徒弟上海美影厂著名导演兼原画师常光希回忆,这部 20 分钟的短片,编剧、导演、美术设计、配音、配乐等集合了当时圈内最顶尖的创作者,这种模式后来成为一种标杆,在美影厂其他动画长片中得以沿用。《没头脑和不高兴》是 1962 年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专业毕业班的毕业之作,而导演张松林则是这个班级的班主任。他带领全班 30 多个同学历时 4 个月完成了该作。他鼓励同学们天马行空地去想象,全班学生每人分画 5 至 10 个镜头。
配音大神姚培华是片中没头脑的配音,她配音的作品,同样经典到家喻户晓,《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里可爱的大头儿子、《成长的烦恼》中的本恩 · 西佛尔、山口智子在《古佃任三郎》中饰演的犯人二叶凤翠。其配音风格鲜活富于变化,在小男孩和年轻女性中随意切换。
在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中,任溶溶担任编剧,任溶溶曾透露," 没有他(张松林),我的作品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 在动画片的助力下,《没头脑和不高兴》成为中国童话幽默夸张最成功的典范之一,而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动画片《没头脑和不高兴》成为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易网随缘倚
关注
主题数4
线路板pcba(线路板的生产流程)
阅读 6835
发布新话题
首页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