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发现更多内容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标签
酷站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其他登录
QQ
微信
首页
Portal
讨论研究
知名厂商
金鉴实验室官网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好友
帖子
收藏
道具
勋章
任务
广播
群组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首页
›
「人间琐事」
›
「社会新闻」
›
“镍王”青山控股年入3680亿:旗下瑞浦兰钧冲刺IPO 三年 ...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返回列表
“镍王”青山控股年入3680亿:旗下瑞浦兰钧冲刺IPO 三年半亏超16亿
[ 复制链接 ]
王孙依wsy
2023-1-20 00:00:22
原标题:“镍王”青山控股年入3680亿:旗下瑞浦兰钧冲刺IPO 三年半亏超16亿
每经记者:叶晓丹 每经编辑:张海妮
3680亿元!青山控股近日披露了2022年集团销售收入。2020年,青山控股营收为2928亿元。
2年时间,销售规模增长700多亿元。这家发迹于温州,从不锈钢向镍金属进军,产业全球布局的民营企业,也被称为“低调的镍王”。
“青山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原来国际上镍排名没有中国企业的历史改写。”2022年,榜上有名的青山控股迎来了更密集的曝光。在LME“妖镍”事件多空博弈中,青山控股被更多的国内外舆论关注、聚焦。
多头围猎,空头豪赌,价格暴涨、LME“拔网线”,镍期货的非理性市场,让一些人狂喜,也让一些人疯魔。遭多头逼仓的青山控股,在2022年经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镍盘危局”。
“2022年度青山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是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积极主动面对困难。”青山控股董事局主席项光达在2022年年终座谈会上总结道。
温州青山控股总部 每经记者叶晓丹摄(资料图)
冲刺IPO的瑞浦兰钧:狂飙与隐忍
拥有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开发权的青山控股,也在大力推动产业链向下游拓展,2022年12月,青山控股旗下新能源板块瑞浦兰钧冲刺港股IPO,更将“镍王”产业版图的一角暴露于公众视野之下。
0.75元/Wh,这是瑞浦兰钧披露的2022年1~6月份储能电池产品的平均售价。
储能电池产品是瑞浦兰钧2022年上半年狂飙突进的一大业务板块,招股书显示,该板块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599.7%,营收占比为46.8%,超过了动力电池产品,成为瑞浦兰钧的第一大营收来源。
如果以年为单位,纵向对比公司不同年份的产品平均售价,2019年瑞浦兰钧储能电池产品均价为1.07元/Wh,此后一度下探至0.59元/Wh,其后小幅拉升,2022年上半年的价格较2021年同期有所增长。
不过,瑞浦兰钧陷入了“卖多亏多”的境况。公司储能电池产品虽然2022年上半年销量上涨,但毛利却亏损2.27亿元,毛损率为12%。而从瑞浦兰钧披露的2019~2021年数据来看,储能电池产品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上半年,随着销量的提升,亏损额也比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
瑞浦兰钧对此回应称:“储能电池产品中小容量电池的比例较高,而其利润于往绩记录期间较低,一是小容量电池的生产效率仍在改进,并未达到最佳水平;二是为争取市场份额,公司将小容量电池的售价设定在较具竞争力的水平。”
低价换市场,这也拖累了公司整体的业绩。
招股书显示,瑞浦兰钧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2.33亿元、9.07亿元和21.09亿元;期内亏损分别为1.12亿元、0.53亿元和8.04亿元。2022年上半年营收40.17亿元,上年同期营收6.66亿元;期内亏损7.0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16亿元。
股权穿透后,项光达、青山控股、永青科技是瑞浦兰钧的控股股东。
青山控股官网介绍,瑞浦兰钧是青山控股结合其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投资布局的首家企业。
动力电池产品和储能电池产品是瑞浦兰钧目前的两大重点板块。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在2022年11月的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中,瑞浦兰钧排名第八。锂电池在过去一年,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高景气,也迎来了持续旺盛的需求。只是从实际收益来看,瑞浦兰钧如入“半是火焰,半是海水”的境况中。
旺盛的行情、亏损的业绩,在2022年底递交招股书之前,瑞浦兰钧进行了多轮融资。招股书披露,2022年1月A轮融资中,青岛上汽、嘉兴上汽对瑞浦兰钧增资;2022年2月底的A+轮融资中,温州交运也和公司签订了增资协议。
2022年8月,瑞浦兰钧B轮的两批融资吸纳了更多的投资者,其中包括天津海河(IDG Capital Entity)、芜湖闻名、平安投资、中信投资、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等,也包括深创投、厚朴东方、3W Global I在内的第二批投资人。
此次冲刺港股IPO,瑞浦兰钧表示募集净额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先进锂离子电池、先进材料和先进生产工艺的技术研发;偿还银行贷款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而瑞浦兰钧只是青山控股3680亿元庞大版图中的“冰山一角”,产业遍布全球多地的青山控股,在国内秉持低调作风,创始人项光达也甚少对外发声。唯在LME“妖镍”事件后,项光达和青山控股才逐步走到舆论的聚光灯下。
镍盘危局:聚光灯下的“镍王”
4万美元、5万美元、10万美元……
2022年3月8日,LME镍期货价格短时间内,急速上攻。当镍价飙升至101365美元峰值,这一价格创下了LME有史以来镍价最高纪录。而对空头而言,镍盘的价格每向上增一个点,损失就加剧一重。
8个月后,LME专家在自辩书中称,2022年3月8日当天“极端的价格变动,无法用理性的市场力量来解释,市场已经变得无序。”
镍盘危局,多空豪赌,而青山集团也在这一场赌局中,被多家媒体报道持有大量空头头寸,在非理性的市场中被多头逼仓。
LME去年11月底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披露的自辩书中提及:“高额追加保证金将导致至少7个清算成员出现违约。如果这种无序的交易被视为有效且代表了市场价值,将导致所有的公开市场头寸被重新估值,也导致前所未有的追加保证金要求,至少超过197.5亿美元。”
最终,在伦敦时间2022年3月8日8:15,LME暂停了镍交易,并取消了英国时间3月8日当天零点(含)之后在电话交易和LMEselect上执行的所有交易。
这一决定,也被认为是LME“让时光倒流”(wind back the clock)的决定。
这也给了LME镍期货的空头头寸持有者以喘息之机。
“时光倒流”的决定,也让LME遭致司法诉讼和巨额索赔,也不乏有声音质疑:LME去年3月8日作出宣布交易无效的市场决定,是否是为了保护青山集团或其他持有空头头寸的公司?
LME在自辩书中表示“这完全错误”。LME强调,交易所的核心法定职责是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这些决定不是为了支持或保护任何特定的集团或任何特定的市场参与者,也不是为了LME集团的财务利益。
不过,LME也提到了青山控股在此次事件中的一些问题。
对于在去年3月8日作出宣布交易无效的市场决定,LME认为,镍期货的场外交易存在非常大的空头头寸,场外市场加剧了市场的混乱状况。同时LME指出,青山集团内部似乎持有一些场外市场空头头寸。
在LME提交给法院的自辩书中,也提及了场外市场对LME镍期货市场的扰动。LME在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邮件中透露,LME现在知道,包括大量场外交易头寸(包括青山集团所持有的一部分)是造成LME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但在当时,交易所并不知道这一点,上述任何一方的利益都不构成伦敦金属交易所做出决定的动机。
自去年3月8日宣布暂停镍期货交易后,直到伦敦时间去年3月16日8:00,LME才恢复镍合约交易。
在LME重新开市前的这段时间,国内舆论最关注的是,LME开盘后,青山集团有没有足够资金用于交付保证金?能不能调到足够的现货用于交割?
北京时间去年3月15日凌晨1点,青山在其公众号青山实业发布声明称,“青山集团已经与由期货银行债权人组成的银团达成了一项静默协议。在静默期内,青山和银团将积极协商落实备用、有担保的流动性授信,主要用于青山的镍持仓保证金及结算需求。在静默期内,各参团期货银行同意不对青山的持仓进行平仓,或对已有持仓要求增加保证金。作为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山集团应随着异常市场条件的消除,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减少其现有持仓。”
青山控股在这场多空豪赌中,成败几何?外界无从得知,也很难评断妖镍事件带给青山控股的影响有多大、多深远;更多的博弈或许在这场风波之后,已隐入烟尘。
青山控股的“朋友圈”:近年不断扩展
在被外界冠以“镍王”之前,青山控股最早的业务聚焦于不锈钢行业。
作为温商代表,青山控股的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创立的浙江瓯海汽车门窗制造公司。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经商氛围浓厚,民营企业发展得到了进一步滋养;十年之后,青山控股的前身浙江青山特钢公司正式成立。据青山控股官网介绍,该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不锈钢生产企业之一。
2003年,青山控股正式成立,此后更提出“筑万仞青山,炼百年不锈”。
在项光达看来,2008年时,整个钢铁行业都是一样的:普碳钢、不锈钢,都受制于资源的约束。“不锈钢60%~70%都是镍,那镍是谁来生产的?是老外生产的,我们自己没有生产。”但是,不锈钢要发展,就必须解决“镍不足”的问题。
2009年,在印度尼西亚镍矿禁令出台前,项光达是主动选择去印度尼西亚建冶炼厂的第一人。
七年之后,青山控股或许要感谢2009年的远见,它为多年后青山控股发力新能源赛道埋下了长足的伏笔。
另一家镍全产业链上市公司力勤资源(HK02245,股价15.26港元,市值237.44亿港元)在招股书中分析称,不锈钢历来占全球镍产品消耗量的最大份额。2021年,不锈钢的镍产品消耗量为1927.1千金属吨,占全球镍消耗量的66.5%,而电池的镍消耗量占14.0%。未来,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预计将是全球镍消耗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26年,按全球镍消耗量计,估计电池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34.3%。
手握印度尼西亚镍矿开发权的青山控股,为后续新能源锂电池上下游布局提供了极具战略地位的原材料供应。也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展以及印度尼西亚禁止镍矿出口政策中,成为国内掌握稀缺上游的少数民企。
力勤资源招股书透露,全球镍矿储量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巴西,截至2021年占全球镍矿储量的55.2%。红土镍矿及硫化镍矿储量分别占60%及40%。
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地。硫化镍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及中国。澳大利亚拥有红土镍矿储量及硫化镍矿储量。尽管中国对镍资源有很大的需求,但仅拥有非常有限的镍矿储量,占全球储量的2.7%。
印度尼西亚是镍矿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并自2020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镍矿出口,旨在发展其国内镍产业链。因此,镍矿出口预计将转向其他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进出口贸易商及中国镍行业企业预计将转向投资于印度尼西亚的当地冶炼项目及出口其他镍产品(例如镍铁、MHP及MSP)。
这一政策给中国镍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记者注意到,近两年,国内镍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加大了在印度尼西亚的投资布局。
浙商期货有色金属高级分析师蒋欣彬1月19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镍矿资源禀赋极高的国家,印尼政府长期致力于提高镍产品附加值。2009年以来,印尼政府出台一系列出口、投资政策以扶持相关产业发展,例如镍矿出口量与冶炼厂建设进度挂钩、镍矿出口禁令等。随着头部中资企业在印尼项目陆续达产,大量低成本镍原料陆续回流国内企业并进行深加工,印尼地区镍产业投资已出现较大收益。
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节节攀升,高端车型的高续航需求推升镍原料整体需求,大量产业链企业以资源为导向,纷纷进入印尼与头部企业合作,通过现有基础设施及镍矿资源建设冶炼项目。由于上游资源品价格波动大,产业链公司通过锁定原料供给稳固供应链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镍王”的上市公司“朋友圈”近年来也不断扩展,伟明环保(SH603568,股价19.21元,市值325.5亿元)、格林美(SZ002340,股价7.72元,市值396.5亿元)、华友钴业(SH603799,股价64.40元,市值1029亿元)等上市公司正尝试和上游达成更紧密的战略合作。
华友钴业早在2018年就和青山控股有合作。2018年,华友钴业、青山控股在印度尼西亚设立华越镍钴(印尼),项目规划产能规模为6万吨镍金属量,其后又引入了洛阳钼业(SH603993,股价5.04元,市值1089亿元)为新增股东。2022年,华友钴业披露与大众汽车(中国)和青山控股就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制造平台。
和青山控股同为温商的伟明环保,在2022年2月投资者调研中透露,拟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高冰镍项目,年产高冰镍含镍金属4万吨,项目总投资不超过3.9亿美元。高冰镍项目选址在青山在印度尼西亚的工业园区内。
同时,2022年伟明环保联合青山控股、盛屯矿业(SH600711,股价6.26元,市值196.6亿元)、欣旺达(SZ300207,股价22.62元,市值421.3亿元)等,在温州市共同规划投资开发建设高冰镍精炼、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高镍正极材料生产及相关配套项目。
2023年1月15日晚间,格林美公告披露,1月14日,印度尼西亚青美邦镍资源项目首批1200吨金属镍的MHP首次装船发货仪式举行。
印度尼西亚青美邦镍资源项目,由青美邦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青山控股下属公司、香港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日本阪和兴业株式会社、ECOPRO GLOBAL Co., Ltd.联合投资兴建。
2022年8月,印度尼西亚青美邦镍资源项目在此前5万吨镍金属/年的基础上新增投资建设2.3万吨镍金属/年产能,目前印度尼西亚青美邦镍资源项目总产能为7.3万吨金属镍/年。
格林美方面表示,这标志着公司自主设计的印度尼西亚青美邦镍资源项目的成功运行,如期完成爬坡调试,迈向达产达能新阶段,2023年一季度将产出5000吨金属镍的MHP,全年产出25000吨金属镍的MHP。
青山控股的“上市公司朋友圈”正在持续扩展。值得注意的是,三元前驱体厂商中伟股份(SZ300919,股价72.80元,市值488.2亿元)、华友钴业、格林美、邦普循环存在向上游原矿开采及硫酸镍领域延伸的情况。
力勤资源分析认为,未来数年,随着镍资源主要原产国之一印度尼西亚的镍铁产能的提升,印度尼西亚有望提供更多含镍产品,从而大幅提升全球镍供应量,并逐步拉低镍价。同时,鉴于镍冶炼项目的现金成本以及市场对含镍动力电池的强劲需求,预期未来数年镍价将不会出现大幅下跌。
此外,从镍价波动来看,蒋欣彬认为,经历了2022年年初LME挤仓行情后,镍价出现剧烈波动,主要是由于期货交割品供应不足导致库存长期徘徊于低位,低库存状态下商品价格容易出现大涨大跌。展望后市,随着国内企业利用高冰镍生产电积镍的工艺逐步成熟,交割品供应不足的问题有望逐步解决,而在镍系产品整体供应趋于过剩的背景下,镍价有望逐步从高位回落,但回落节奏仍需关注库存变化情况。
当然,现实也给市场参与者以深刻警告。当可预期的大趋势和突发的“黑天鹅”狭路相逢时,不按套路出牌的极致行情可能给市场所有人以“当头棒喝”。
时代的际遇与人性的考验,在百转千回之中,留痕显影,成为过去。
每日经济新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点评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浏览过的版块
「FIB-TEM」
王孙依wsy
关注
主题数856
记者亲历现场:胡鑫宇遗体发现地点距离致远中学步行仅5分钟
阅读 6524
教育部最新要求:职校“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
阅读 5169
百万年薪“天才少年”确认离开华为:不会全职做视频,开启创业生活
阅读 4580
发布新话题
首页
分类
目录
索引
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