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背后:告别堆料,技术为王,成本竞争 ...

李圆子wzl 2023-3-23 08:11:04
            
            作者 | 朱世耘
            编辑 | 邱锴俊
            两个多月的价格战没有任何停下来的意思。
            3月19日,阿维塔11单电机版正式亮相,将于24日上市拉低售价门槛;十多天前,埃安Y拿出了11.98万元的Younger版;比亚迪海豹工信部申报的新款长续航车型动力缩水60Kw,预计其售价将下调至24万元左右;据传小鹏P7i还有一款磷酸铁锂版车型作为“后手”来拉低入门款价格……
            从官降、各种权益释放,到地方政府下场提供巨额补贴,再到改动核心配置的新款车型上市,这场价格战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场。
            这不再是以往压榨经销商和车企短期利润的去库存、抢份额之战,而是对市场格局、产品价值和底层技术能力的较量和重构。
            “血战“背后,事关未来的先手牌正在被激烈争夺。
            01
            价格战效果如何?
            目前来看,特斯拉Model Y价格是降到位了。
                        
            通过1月份4万元左右的降幅,Model Y在2月份开始回到“月销3万“的趋势当中,并对竞争对手产生了连锁反应:
            比亚迪宋PLUS对Model Y的销量优势差距在2月被快速拉近;
            更快做出反应的埃安Y在2月反超宋Pro,与元PLUS的销量差距也缩小了近一半;
            比亚迪、埃安在15-20万元级的竞争烈度传导到8-12万元级的哪吒“身上”,哪吒V从月销过万直接跌落到3千辆的级别。
            紧凑型的比亚迪宋/元新能源和埃安Y并不是中型的ModelY的直接竞品。但当新能源SUV市场的定价车型拿出新价格时,尽管中间存在10万元的价差,还是必须“跟牌”:
            降价前,Model Y入门款车型与宋PLUS顶配的价差在29%左右,后缩小至21%,在比亚迪3月份优惠6800元后又扩大到24%。
                        
            ModelY直接竞品的日子就更加“难过”。
            1-2月,问界M5、阿维塔11和飞凡R7都提供了1.6-3万元不等的实际优惠,但整体入门款价格仍高于Model Y的25万元。而“换电”、“选配基金”等大礼包依旧无法撬动市场:问界M5与Model Y的销量差距从去年12月的356%扩大到2月的1235%。阿维塔11和飞凡R7的前景也是不容乐观。
            对比Model Y,Model3的降价对销量的促进效果不大。
                        
            1月份3万元左右的降价只为Model 3带来了3%的环比增长,2月份环比下降55%。
            作为直接竞品的比亚迪海豹受到的影响并不持续,与Model 3的销量差距在过去三个月分别为20%、152%和81%,海豹2月销量环比11.6%的下降幅度远小于Model 3。
            倒是作为Model 3“平替”的深蓝SL03在Model3入门款与其顶配价格几乎重叠后,受影响严重,在1月中止了月销过万的上升势头,并在2月迎来了较大的跌幅。
            不过目前,直接竞品和“平替”都没有对Model 3的降价做出激烈反应,3月海豹拿出8800元的优惠,深蓝2.2万元的优惠有1万辆的限额。
                        
            02
            精打细算,告别堆料
            从哪儿降价?首先被降的,是过去两年大堆特堆的智能驾驶系统。
            2月的方案中,阿维塔11赠送一年城区智驾功能 (700元/月);飞凡R7赠送2年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软件包使用权(500元/月);小鹏P7i更是全系标配XPILOT和XNGP(入门款外)。
            赠送/标配的背后,是智能驾驶的商业模式已从之前的卖软件,变成了卖硬件。
                        
            以小鹏P7i为例,能实现城市领航的Max车型比Pro贵2万,可能的22万元磷酸铁锂版是否会只提供基础L2级能力,犹未可知。
            小鹏的价格也是目前智驾系统能力的市场标价:
            L2级基础能力“免费”提供,对应1-2个前视摄像头、1-3个毫米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12个毫米波雷达,和10TOPS左右算力的芯片;
            高速NOA和记忆泊车功能增加2万元,硬件在L2基础上升级为800万像素摄像头和10-100TOPS算力芯片;
            城市NOA和代客泊车功能再增加2万元,硬件增加激光雷达、算力达到200-500TOPS。
            目前,尚未落地的城市领航功能仍属订阅付费类,价格多在500-700元/月。但已经广泛落地的高速领航和自动泊车功能都已随硬件成为“标配”。
            再进一步呢,直接砍掉高阶智驾硬件也成为车企价格战的选项之一。
            在上市时主打“屏霸”智舱和全融合智驾的“卷王”飞凡R7,此次价格调整为:顶配上浮2万元增加1颗Orin(原有一颗)、1颗激光雷达;
            其它车型降价2万,疲劳监测、自动变道、4D雷达由标配变为选装,英伟达Orin芯片降级为Mobileye Q4H、5G网络将为4G。
            “现在的用户越来越了解自己的需求。我们通过配置的细分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飞凡用户发展中心总经理刘晨表示。
            从需求来看,智能驾驶水平并不直接影响销量。
                        
            2022年,特斯拉官方表示只有1-2%的中国车主选购6.4万元的FSD,3.2万元的增强智能驾驶功能也只有很少的人购买;
            在15-20万元级的比亚迪、埃安、深蓝车型上,也大都以成本为2000-3000元的1V1R、1V3R的博世L2级智能驾驶功能为主;
            30-40万元级的极氪001采用只有48TOPS的MobileyeEQ5方案,高阶智驾驶系统售价1.6万和3.5万元,也并不影响其在去年实现月销过万。
            有知情人士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今年激光雷达的车企订单砍单严重。
            不卖软件卖硬件,困难的时候先砍智能驾驶硬件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智能驾驶技术尚不完善,冗余堆料后,但仍存在风险导致实际使用率低,造成用户“花1000TOPS的钱,发挥50TOPS的功能”,难以形成真正支撑价格的卖点。
            而随着价格战愈演愈烈,智能驾驶堆料卷法结束后,下一个或将是电动化中的电池和电机堆料竞赛的终结。
            03
            技术主导的成本竞争
            终结终端堆料的卷法,并不等于车企间在电动、智能化技术上停止竞争。事实上,此次价格战最不同于以往的是在于发起者打的并不是“消耗战”。
            截至2022年Q4,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5.9%。由此计算,如果特斯拉若为了实现今年30%-40%的增长目标而愿意抹平毛利的话,在全球范围内还有17%左右的降价空间。作为对比,1月份的这一“刀”,特斯拉的最高降幅“才”13.5%。
            换而言之,即使是这样的价格屠刀,特斯拉仍是赚钱的。与此同时,特斯拉FSD beta版在北美已推送40万辆,反响不错。今年中国第一批进口的Model S/X则已更新为HW4.0硬件。
            高达25%的汽车毛利率和90%的FSD递延收入毛利率成为特斯拉打这场价格战的底气所在。但究其根本,软硬件的高毛利率是基于特斯拉对汽车产品、制造和自动驾驶底层技术创新变革所实现的。
                        
            跑通大构件的一体压铸帮助特斯拉大幅提升组装效率;而4680电池装配如果彻底跑通生产,又将在效率和成本上让特斯拉再进一步;
            部分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电子电气架构使Model Y的线束长度只有1.5公里,是分布式架构燃油车的十分之一所有,节省成本的同时也提升装配效率;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之前沟通会上则直接点明,特斯拉自动驾驶硬件系统成本1000美元,以成本控制见长的理想则为4000美元。
            因此,中国企业要与特斯拉打这场持久的价格战,拼的将不只是短期利润甚至现金流,而是在底层技术上的追赶和革新。
                        
            目前,包括吉利、小鹏、蔚来都已跑通了大构件的一体压铸生产技术;多个中国车企已投资或计划投资数十亿元,用于租用或建设自有的超算中心,供自动驾驶模型的训练迭代;今年,中国车企基于SOA架构的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整车操作系统架构、城市领航功能都将开始大规模落地。
            此次价格战或将前所未有的激烈和“血腥”,是对各个企业产品、技术、体系能力的全面拷问,甚至成为不少企业的最后一场“淘汰赛”。但“活下去”并不是最终目的,技术和产业体系的升级迭代才是战斗着的各方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新能源车要有关键三电十芯片!!!
2023-3-23 09:11:20
返回顶部